这一次终于轮到英国了。李嘉诚的再次“跑路”,让英国人成为被割的韭菜,成千上万英国网友也囔囔着:别让李嘉诚跑了!
据外媒报道,李嘉诚计划以1260亿卖掉英国电力资产。而其中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感觉财富放在西方不稳妥,但这并非他头一回这么做,而且这次资产抛售并不便宜。
“商与士同”一直是很多商人推崇的传统观念,其表达的含义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商人,需要有自己的德行和抱负。但这句话如果说给李嘉诚听,他大概率不会这么认为。
1驰骋商界几十年的港富“李超人”
李嘉诚在商界拥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老家是广东潮州,初中辍学举家来到香港,在舅父家里做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搬家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5年,年仅27岁的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胶厂”,当时要啥没啥的他,仍然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坚持熬过来了。在去意大利考察学习之后,李嘉诚推出“塑胶花”,并凭借这新兴产品赚得盆满钵满。
1958年开始,李嘉诚挺进房地产行业,在当时就预感该行业大有可为,疯狂低价买地盖楼,随着房价的暴涨,他在1987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并且常青至今。
2李光耀:“他对国家的贡献九牛一毛”
光从财富上来看,李嘉诚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偶像”。但他的一些做法和行为,也有很多人表示“很伤感情”。
新加坡首任领导人李光耀曾经表示: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行业近乎完成“垄断”,虽然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布局,但是他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产品,而且他对国家的贡献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李光耀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这样评价李嘉诚?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下南洋的华人之后。他带领新加坡取得历史性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而从他的角度来看,李嘉诚近年来的一些做法确实不敢苟同。在他眼里,李嘉诚利益至上,他个人的财富暴涨却不能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他认为房地产并不是“踏实”的业务,李嘉诚的业务更像“投机”的买卖。
果不其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之时,李嘉诚选择撤资内地,转投欧洲,在香港事件之时也没做到正向表率,为此李嘉诚的一系列做法饱受诟病,“别让李嘉诚跑了”之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成功的商人,不合格的企业家
在面对各种批评时,李嘉诚也曾坦言自己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人,不要用那些道德去衡量他,同时表示理解批评他的那些人,因为他们拥有爱国爱民的心,但是他们不懂得商业原则和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可能站在我们的角度,也确实理解不了李嘉诚的“境界”。
2017年,李嘉诚偶然接触到生命科技领域的“WLNAD”类物质,在亲身尝试后感叹自己好像回到了20岁,之后斥资2亿用于研发。
但是在国家利益层面,李嘉诚却没有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他的产业没有制造业、没有高科技,而更多是以垄断性行业来增加财富,这点似乎和企业家的身份不相匹配。
4资本无国界,商人心中应有祖国
“在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时,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拥有包容开放的经济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家们才能更好地扎根、生长。把根扎在这里,让叶子繁衍出去,这也才是中国企业家应该做的。
不可否认李嘉诚在某些方面的做法有失偏颇,受人议论,但他近日也被传出:“改回中国国籍”,“赚国外的钱来投资中国”,越来越多人也不禁恍惚是不是错怪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