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股票的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炒股;行为
一、当代大学生炒股行为特点
(一)股市认识不到位,炒股目的不纯
(二)风险意识淡薄,抗险能力较弱
(五)交易技能较弱,以短线交易为主
二、针对大学生股民的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股票交易心态
(二)加强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学习
针对股票的分析主要分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股票交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完美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股市的发展受到社会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有莫名的事件发生。千股跌停和千古涨停的奇观只是股市风险表现着的冰山一角。因此,建议刚进入股市的大学生应当先寻找老师指引,然后小量跟随,循序渐进,并在股价下跌时及时“割肉”止损以免被套牢。在入市的初期以学习方法、积累经验为主要目的,正确评估自身的能力,认识自己的不足,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
(四)多元化投资,正确看待股市
股市属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并不创造财富,只是对于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正确认识股市对于投资股票而言至关重要。只有正确看待股市,才能够端正投资态度,合理规划投资步骤和范围,并准确地在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中取得平衡。在股票投资中时刻提醒自己分散风险非常重要,选择多只股票进行投资,或者在股市、债市、基金间进行投资组合,在非系统性风险到来之时,多元化投资策略能够让投资者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诗琪.浅析大学生炒股现象.商界论坛,2015(04)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五千多万股民中,老年人占到了10%以上,有的城市老年股民竟占到了炒股总人数的35%以上。
现实生活中,一些老人为什么如此痴迷炒股除了盈利赚钱外,炒股还能给老年人带来什么老年股民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此,本刊特约记者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调查采访。
股市淘金,银发族有喜也有忧
这天下午,记者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来到泰阳证券长沙市五一东路分部3楼营业厅,发现此处早已座无虚席。
在营业厅外面的散户室里,上百位股民或坐或站,眼睛盯着墙壁上那块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滚动着的沪深股市行情,时而发出“涨了”“跌了”的感叹声,时而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周围还有不少人或在自动开户机前查找,或在开户台前咨询和办理开户手续。记者发现,这些股民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竟高达80多岁。
记者先在散户室与几位老人交谈起来。一位姓谭的大伯见记者问他买了多少股票,赚钱了没有,似乎怕透露了发财秘密一样,默不作声。一会儿,看记者并不懂得炒股,他才指着电子屏幕一一介绍起来,待记者弄明白了一些基本知识后,他又滔滔不绝地说起了现在的股市行情。
谭大伯的“演说”,让旁边的两位大妈也来了兴致。一位姓刘的大妈说,她是机关退休人员,早几年买了几万元股票,一有钱就往里面填,本金现已上了10多万元。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大户室。在一台电脑前,一位老年阿姨盯着屏幕上快速跳水的股指,神情沮丧地叹着气:“哎呀,今天真是亏惨了咧!”
实际上,无论哪一家证券交易所,都有很多这样的老年股民。沈大爷和老伴儿都已经70多岁了,退休后老两口儿就开始投资股市炒股,至今已有10年股龄。他们的生活相当有规律,每天上午下午准时去证券交易所“泡”市,中餐就在证券交易所附近的一家餐馆吃。
“我们把积蓄的三分之一投资股票,有亏损的时候,也有盈利的时候。”尽管现在还有几支股票没有解套,但沈大爷和老伴仍然痴心不改。
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目前我国有四分之一的证券投资者年龄在50岁以上,他们中既有离退休干部,也有普通退休工人,且多数是散户,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是自己的养老积蓄。记者了解到,有的证券公司老年股民投入的资金,已占到公司总资金量的两成以上。
背景一:养老和金融体制变革,改变了投资理财观念。
过去,人们的理财方法比较单一,特别是老年人,往往习惯于把钱存到银行,依靠储蓄养老。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后,城市退休人员都有固定的养老金,不需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储蓄养老,手头有了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余钱。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近年来我国证券业发展很快,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投资渠道。为此,一些老年人便把余钱拿去炒股,期望获取更大的利润。
已有13年股龄的赵大爷告诉记者,前年10月份股指徘徊在千点左右时,二三元钱的股票很多,他觉得这是一次投资的大好机会。于是,他索性把10多万元养老钱从银行取了出来,一次性投入早就研究好的一支股票。赵大爷兴奋地说,他买的股票赚了130%的利润。
背景二:赚取养老补充金,为子女留下财富。
许多退休早的人员,特别是效益不佳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于养老金偏低,同时又难以找到好的赚钱门路,他们往往把子女给的零用钱拿去炒股,以求赚取一点养老补充金。也有些大胆的,他们把社保部门发的养老金拿出一部分来炒股,以求能够让养老金升值。
对于那些养老金比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他们除了留出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则可以放心地把大部分养老金投资股市,以求能够获取更大的收益,给子女留下一笔财富。
夏大伯10多年前从某企业退休后,每月只有600多元养老金,住在省城的他,尽管省了又省,还是难以应付各种必要的生活开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儿子、儿媳下岗后,不得不在外找了份卖苦力的临时工作,但收入很低。见此,夏大伯只好狠狠心,从一年微薄的养老金中拿出三分之一去炒股。因为投资少,炒的又是短线,夏大伯在股市上也就是赚点柴米油盐钱。但他每天都会准时去交易所看行情,把握买卖时机,以求炒股给自己补充部分养老开支。像夏大伯这样的股民,还不在少数。
背景三:排遣孤独寂寞,充实晚年生活。
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的庞大妈,以前一直在家做些家务,照看孙子。后来孙子上学了,她整天无所事事,过得很不开心。一天,她看到邻居炒股,也想去试一试。于是,她把自己手头的一部分积蓄外加儿女孝敬的一些钱,拿去买了股票,每天都要到股票市场去“泡”上几个小时,一边看盘,一边和其他老人聊天。尽管庞大妈入市两年多来并没赚到什么钱,但她却觉得生活充实了不少。
庞大妈总结自己“泡”股市有三大好处:每天去证券交易所看行情,生活上有了规律,还能锻炼身体;每天研究股票,能够活动脑筋,精神上也有个寄托;不仅如此,还能够在证券交易所结交许多新朋友,通过交流,心情会变得快乐。冷静对待,躲过风雨见彩虹
“股市扑朔迷离,它可以使你一本万利,也可以让你血本无归,甚至可能倾家荡产。”从企业退休的汪大妈谈起炒股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10多年前,汪大妈的哥哥从武汉某大学退休后拿出10多万元积蓄,再加上向别人借的30万元,全部买了股票。在哥哥的鼓动下,汪大妈也买了几万元股票。由于缺少经验,结果亏了不少。她不甘心,把老伴的养老金也拿了一半投进去。几年下来,她在股市投入9万多元都被套住了,急得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
汪大妈的哥哥更惨,由于债主一再上门讨债,这位老教授只好把自己住的一套三室两
厅的房子便宜卖掉,换钱还债,老两口儿搬到儿女家去住。可就在他卖掉房子不久,房价马上又上涨了。更让他伤心的是,去年股市在冰冻了多年后突然解冻回升,进入牛市。然而,这时手头毫无分文的他没法及时补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为此,老伴经常骂他,儿女也没好脸色给他看,老教授只差没寻短见……
“自从进入股市后,我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做梦都在炒股。赚了还想赚,亏了又不甘心!”汪大妈认为,炒股不但风险大,还折磨人,老年人更需要冷静。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柳思维教授认为,投机特性决定了炒股的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但有的股民为了实现在股市上的发财梦,不惜铤而走险,负债炒股,万一操作不当亏了本,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为此,柳教授呼吁股民特别是老年股民,要保持冷静,不管是盈是亏,都要用一种娱乐休闲的心态对待。
那么,老年股民在操作中如何才能规避股市的风险,尽量使自己的投资获利呢有关专家建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建议一:炒短线为主,投资不能过大
建议二:选择好个股,找准含金量
建议三:认真分析行情,把握买卖时机
把握买卖时机,决定着股票投资是赚是赔。一是要对股市进行分析研究,掌握涨落的大致周期,从而选择一个适当的买点;二是选择在涨势之初入市;三是根据上周行情确定买卖决策点位。一般来说,在股价跌至上周最低价位时应立即买进,突破上周最高点应立即抛出。这样不但盈利的机会大,而且能够避免股票被套牢。
【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1.引言
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控制是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两个关键因素。2008年民生银行开始筹备成立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市场研究中心,其主要作用包括:“开发先进的风险分析模型,建立满足业务需要、分析水平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对风险分析系统运用的实际经验,逐步自主开发市场风险分析模型;掌握对固定收益类、外汇类、信用类以及商品类等金融产品定价的成熟方法和实际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物为我用;针对人民币市场的特殊情况,建立符合现状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初步形成独立的内部定价机制。”然而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正是金融工程专业所讨论的两个核心内容。
2.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也演化出两个方向:(1)金融数学系,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的金融数学系、南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下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方向、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等,主要培养既具备金融基本知识又受到良好数学训练的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2)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在金融学院,代表性的学校主要是国内的财经类高校及其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学院,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教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以及简单产品的定价。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国内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观点
4.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1)课程实验
表1课程实验的具体设计
理论课程课程实验名称专业素质与能力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EVIEWS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掌握软件如何导入数据,通过软件掌握统计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具体按照步骤操作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商业银行业务实训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掌握银行业务(储蓄、对公、票据)等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
金融学、证券投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证券交易模拟
证券市场行情分析
证券财务报表分析掌握证券交易规则,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如何获取财务信息与资讯信息,账务财务指标的运用
固定收益访问中债网,查看债券信息根据债券新息得出利率期限结构
外汇业务
金融工程外汇交易
期货交易、权证交易掌握外汇的报价、实盘交易与保证金交易规则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规则、定价与套利机制
(2)专题实验
专题实验,就是开一些专题软件应用课程,这些软件在投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运用相对较多,比如MATLAB在金融数量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金融模型分析中的应用、Stata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AS在金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这些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一样,上一个学期。将这些课程的简介和方案列出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必须选择其中一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36课时,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软件在金融数据处理、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金融衍生产品计算、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数据的可视化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将这些课程的讲义和软件挂到实验室网站,方便一些同学自学。
(3)项目实验
(4)第二课堂实验
第二课堂也就是学生参与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举个例子,上海某一财经院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金融论坛”与“金融案例分析大赛”,其中两次活动分在两个学期进行。“金融论坛”的主题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通过设计金融产品,让学生了解这个产品的定价、投资者和发行方面临的风险和收益。“金融案例分析大赛”主要依托案例的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掌握投资选择,产品定价,以及面临的风险。为了与实践相结合,通常邀请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保险等业内人士进行点评,防止学生产品设脱离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立.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2]危慧惠.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
[3]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
[4]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5]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一、我国金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1.我国居民金融知识存在欠缺
金融的深化发展离不开理性的金融活动参与者。而我国居民的金融素质不足,表现在许多层面:一是持卡人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二是对银行可提供的金融产品认识不足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决策、抑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如对房子、存单等抵、质押品认识不足,没能办理贷款业务,而受到资金面的困扰;部分居民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不仅不利于银行开发理财产品,拓展银行的生存盈利空间,也不利于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放慢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存在些主要问题
(1)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对于我国多数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学生而言,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进大学后.所学习的课程并未摆脱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旧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为例,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实际上,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的研究。按照国际的主流观点,货币银行学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则仅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显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来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对微观金融活动缺乏研究.缺乏微戏经济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实证分析,培养的金融人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法解决金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金融英语教学严重滞后。金融人才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是金融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整体滞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完全是被动学习,荚语应用能力极差,多数学生甚至直到毕业也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英语词汇。从金融学科本身分析,目前国内学界与英美学界相比在理论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诸如《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ics》在英美等国出版的金融学刊物代表了整个金融学科的发展最前沿,而从国内高校在这些国际顶尖期刊的情况分析,能者多数都其有海外学习经历,而在国内的一些学者虽然金融研究水平较高,但出于英语能力不足而无法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表中国学者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5)金融道德教育几乎为空白。金融学的基础不是“聪明和勤劳”。而是“诚实和正直”。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良好的职业操守,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大学生不仅职业道德无从说起,而且就是一些基本做人准则也很难遵守。例如。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在考试中却利用各种手段作弊以获得通过:还有少数学生靠造假获得贫困生待遇,这些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诚实和正直”。以这种心态从事未来的金融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借鉴
1.针对宣传对象细分宣传的内容
(1)重视中小学生的金融教育。中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一生习惯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相应的课程、音像资料,使金融知识成为常识,促使中小学生从小具有理财的思想,认识到金融对生活的影响。中小学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通过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如漫画书、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进行少年理财教育以及灌输对金钱的正确观念,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对他们成年以后的理财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金融教育。大学生群体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易于试用和接受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善于使用网上银行产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利用软件在电脑上播放教育,利用大学的讲堂开办讲座、开办金融方面的公共课程等形式。在内容方面可以以助学贷款、信用卡知识、信贷融资、证券市场等为重点,一方面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金融需求,一方面结合他们毕业工作后的金融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大学生群体具有潜在效益,不仅可以培养大批体验银行产品的零售群体,而且在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成为有关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
(3)结合中国国情广泛开展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会农民关于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还包括教会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家庭理财,创造和积累家庭财富,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对农民群体的宣传,需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富有针对性,融展示、服务、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于一体,针对具体类型的金融产品,制作电视短片、相声、小品等节目,有机地将金融产品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