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协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廉洁协议”的内容,即交易双方或交易一方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约定,有哪些禁止行为。违反“廉洁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商业贿赂。
第二部分是违反了“廉洁协议”之后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有以下几种:
(1)扣缴保证金。
(2)支付违约金。
(4)守约方保留对违约方结算和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的权利。
例如,在“廉洁协议”中约定“若出现商业贿赂行为,守约方有权对违约方所提供的物料及服务等是否符合合同中保证的数量、质量标准进行合理怀疑”,以此作为日后拒绝支付或主张降低合同价款的依据之一。
02
(一)“无效说”认为廉洁协议系格式条款应无效,理由概括如下:
第二,行贿和受贿是两种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行为,违反廉洁协议的行为,必然是甲乙双方代理人共同才能完成,一旦违反必然是协议双方违约,但“廉洁协议”往往仅单方面惩罚一方,应属无效。
(二)“有效说”认为“廉洁协议”并非格式条款.即使在某些情形下确属格式条款,“廉洁协议”也不因格式条款而无效。
第一,格式条款的主要特征在于“未与对方协商”,且该未协商指的是在订立合同时无法与对方协商,若一方当事人可协商而不协商,并不能因该条款未经过协商程序而认定其为格式条款。
第二,格式条款不必然无效,只有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己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或排除对方权利的格式条款才无效。换言之,格式条款无效的实质是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公平原则,如果“廉洁协议”并非约束一方加重一方责任的格式条款,则不应判定其无效。
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创投奇创公司和被上诉人海派特公司自愿签订《反商业贿赂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双方当事人均应严格遵守。
协议约定在构成商业贿赂的情况下,海派特公司有权要求创投奇创公司:“根据情节承担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违约金”。
虽然被上诉人海派特公司诉请了100万元的违约金,但没有确切证据支持,故一审法院在综合考量本案案情及市场行情,亦考虑到被上诉人为调查、诉讼所支付的合理费用,最后酌定创投奇创公司向海派特公司支付违约金20万元,合理合法,并无不当。上诉人创投奇创公司称金额过高,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员工钟某应被告员工陈某山的要求少送三个气钻的行为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反商业贿赂协议》,故依约原告应支付被告违约金,但本案货款金额仅为106596.32元,被告主张的违约金明显过高,故本院酌情调整为25000元。
二审法院认为,诉争交易行为属于案涉《反商业贿赂协议》约定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粤秀公司有权主张“恒通经营部”的实际经营者崔某泉、郭某兰承担违约责任。蔡某辉乃诉争不正当交易行为主要参与者,粤秀公司作为蔡某辉的用人单位,对蔡某辉的选任存有过失,故该司对损失的发生亦存有过错,应自行承担与其过错程度相当的损失部分。
二审法院认为,关于《反商业贿赂承诺书》是否有效和深圳盛佳公司违反该承诺书的违约金数额问题。首先,本案中深圳盛佳公司作为独立的商事主体,其所签订的《反商业贿赂承诺书》中约定的违约金等内容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深圳盛佳公司在二审中主张其受依利安达第五公司胁迫而签订该份承诺书,而非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因深圳盛佳公司未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其上述主张,本院不予认可,故该份承诺书依法有效。其次,深圳盛佳公司主张《反商业贿赂承诺书》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应予调整。
本案中,深圳盛佳公司与依利安达第五公司提交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各方的实际获益或实际损失,但是,深圳盛佳公司违反买卖合同和承诺书的违约行为在客观上已经造成依利安达第五公司在本次和后续交易、公司人事变动以及司法维权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综合考虑本案中各方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的履行情况、违约的过错程度、预期利益以及双方为促进交易正常进行、本着诚实信用原则约定的补偿性、惩罚性违约金等因素,依利安达第五公司自愿将《反商业贿赂承诺书》中约定的“就高不就低”的违约金(按照已发生交易总额的300%或贿赂一次10万至50万的标准计算,含与依利安达第五公司及另诉的两间关联公司的交易,2017年至2018年的交易总额已达700多万,贿赂次数达68次)调整为200000元较为合理,深圳盛佳公司认为一审判处违约金过高、应予调低,理据不足,本院不予认可。一审判决认定深圳盛佳公司应支付违约金200000元并无明显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二审法院认为,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格兰仕公司认为案涉反商业贿赂条款合法有效,恒生设备厂辩称该条款系一方强加另一方义务,免除相对方责任的格式条款,应属无效。本院对此分析如下:
一方面,格兰仕公司及恒生设备厂系平等民事主体,现有证据未能反映案涉反商业贿赂条款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属于格式条款;
另一方面,即便案涉商业贿赂条款系格式条款,其并不必然无效。从该条款的内容来看,其系对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廉洁行为的约束,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符合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和实践“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石,是交易双方理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案涉反商业贿赂条款并未加重对方责任,免除己方义务。综上,恒生设备厂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案涉反商业贿赂条款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该条款合法有效,对格兰仕公司和恒生设备厂均具有约束力。
同时,甲方保留采取其他法律救济措施追究乙方的权利。”......本院确认恒生设备厂向格兰仕公司员工转账的目的系为请求陆某就案涉合同设备的验收事宜提供便利,该行为符合《设备买卖合同》第十四条第三款约定的情形,构成违约。
至于是否存在陆某向恒生设备厂索贿之事实并不构成恒生设备厂免责的事由,恒生设备厂应承担违约责任。......最后,关于违约金数额的认定,因案涉反商业贿赂条款并未根据违约情节轻重区分不同的违约责任,而是笼统地以100万元违约金作为标准,存在不合理之处,故本院结合案涉合同履行情况、合同标的、双方过错程度等,根据公平原则酌定违约金为50000元。
综上,一审法院对恒生设备厂的违约责任认定不当,本院予以纠正。格兰仕公司的上诉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03
虽然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商业贿赂行为可能导致企业承担违约金等民事责任,但是,需特别提醒,企业实施商业贿赂还可能涉及行政责任,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04
目前而言,法院对企业间签订的“廉洁协议”及其中约定的违约金,大体上持肯定态度。因此,在企业签订的合同中,尤其是采购、销售、工程等合同,添加“廉洁条款”或“廉洁协议”附件,十分有必要。
但是,企业在起草“廉洁协议”时,应当注意采取“列举+概括”的形式细化对违约行为的约定,详尽、针对性地列举常见贿赂行为;区分过错程度,分情况约定违约金数额,例如,“如供应商主动向采购方商业贿赂时应承担交易额10%的违约金;如供应商经采购方员工索要后给予利益时应承担交易额5%的违约金”等,降低“廉洁条款”或“廉洁协议”被认定为“格式条款”、“格式合同”而无效的风险。
同时,应当注意,在商业贿赂行为发生后,及时固定贿赂行为、损失发生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贿赂款涉及的银行流水、商业贿赂的录音录像、民事或刑事维权的成本等,为后续索赔做好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本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第三十二条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审判程序中,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其已经对所主张的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措施,且合理表明商业秘密被侵犯,涉嫌侵权人应当证明权利人所主张的商业秘密不属于本法规定的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初步证据合理表明商业秘密被侵犯,且提供以下证据之一的,涉嫌侵权人应当证明其不存在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有证据表明涉嫌侵权人有渠道或者机会获取商业秘密,且其使用的信息与该商业秘密实质上相同;
(二)有证据表明商业秘密已经被涉嫌侵权人披露、使用或者有被披露、使用的风险;
(三)有其他证据表明商业秘密被涉嫌侵权人侵犯。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权利人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
(一)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的;
(二)通过章程、培训、规章制度、书面告知等方式,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员工、前员工、供应商、客户、来访者等提出保密要求的;
(三)对涉密的厂房、车间等生产经营场所限制来访者或者进行区分管理的;
(四)以标记、分类、隔离、加密、封存、限制能够接触或者获取的人员范围等方式,对商业秘密及其载体进行区分和管理的;
(五)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计算机设备、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访问、存储、复制等措施的;
(六)要求离职员工登记、返还、清除、销毁其接触或者获取的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继续承担保密义务的;
(七)采取其他合理保密措施的。
第七条权利人请求保护的信息因不为公众所知悉而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商业价值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所称的具有商业价值。
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认定该成果具有商业价值。
第十条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所承担的保密义务,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所称的保密义务。
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但根据诚信原则以及合同的性质、目的、缔约过程、交易习惯等,被诉侵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获取的信息属于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人对其获取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