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因为好奇伤害了许多小动物,冥冥之中从事这个行业也许是在赎罪。”
刚刚结束一只13岁金毛告别工作的王龙,讲着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家里人都说以后让我做外科医生,因为我对小动物太好奇了,那时候并不懂得对生命敬畏,经常扯下小昆虫的腿拿起来看它是什么结构。没有想到如今我又亲手送别了上万只宠物。”
(达达宠物生命纪念馆负责人王龙)
王龙是一名85后,学音乐专业,留一头长发。毕业后当过老师、从事过服装业、当过歌手、拍过戏。2013年王龙从领养人那里得知,自己送出去的小狗出车祸去世了,领养人只是草草找了片空地挖坑埋了,这让他又生气又无奈。从那之后,他便有了要做宠物殡葬的想法。
经过近3年的了解和奔波,终于在2016年初在临潼区的一片无害化处理场地开了达达宠物生命纪念馆,正式开始了宠物殡葬事业。
(达达宠物生命纪念馆)
“当年没有人理解,毕竟跟死亡打交道是人们非常避讳的事情。”王龙开始做宠物殡葬后,遭到父母和家人的反对。但是他坚持本心,这一行一干便是近10年。
(正在进行告别仪式的离世宠物)
“但是慢慢的,我好像变得麻木了。”有天一位老太太前来火化猫咪,她一边哭一边给王龙讲述着与猫咪的点点滴滴,看到王龙没有被触动便觉得不是自家的猫咪,是不会懂这种伤心的。王龙对她说:“阿姨,不是这样的,如果每一只去世宠物来火化,我都和他们的主人一样悲伤,那早就已经没有我了。”
其实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已经麻木了,而是如果和每一只来告别宠物的主人产生共情,就会每天都在悲伤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样既不能帮助主人从失去爱宠的情绪中走出去,也会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悲痛之中。他慢慢学会了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角度,客观冷静的同主人送别他们的宠物。
(离世宠物照片墙)
“就这么一块小小的地方,空气中其实弥漫着很多物质、很多故事。”在近10年的工作中王龙送走了无数宠物。有因为生病没有抢救过来的;出门玩时被汽车碾压已经不完整的;还有因年迈去世后主人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放在家中已经腐烂发臭的。也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主人,有因为气愤用刀扎自家宠物的;也有分手后精神失常勒死共同养大的宠物的;还有不忍告别将离世宠物放在在家中冰柜已经三年的.....
(宠物告别室)
王龙觉得宠物殡葬行业除了能够让主人体面的送“毛孩子”最后一程,更重要的是人类正确认识死亡和对下一代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为什么起名字叫生命纪念馆,因为我觉得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可供选择的宠物骨灰盒)
有些父母觉得死亡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带着孩子一起来,但是却不想让孩子看到,安排孩子在车中等待。也有些父母带着孩子一起道别,并告诉孩子死亡不过是灵魂离开了肉体,去往了另一个星球。“小男孩一边哭,一边抱着宠物一边说我没有照顾好你。我虽然已经见过太多离别,但那一瞬间,我还是绷不住,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