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学校采取了自愿返校的防疫措施,我们“希望猫洲”实践团队的成员便散落在中国各地。返校的同学承担了活动线下任务,线上的成员也分配好了线上的工作。虽然我们大都还未见过面,可是通过半个月的线上交流沟通,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不仅收获到了一群优秀的队友,还增长了很多关于流浪猫救助的知识,并且树立了新的价值观: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用领养代替购买。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线上采访调研人群,我发现不少人都有养宠物的想法,其中以15-30岁年龄阶段的居多,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部分还没有自己稳定的住所,或是住在学生宿舍,或是租房、住在公司宿舍。也让我开始反思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我周围不少的同学有在宿舍养小动物,其中养猫的占不少数量。的确,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养宠物的想法,我曾经也这么想过。然而在宿舍养猫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宿舍是一个公共空间,进进出出的人流量很大,猫咪很可能会跑出去,找不回来就会成为流浪猫,其次是每到寒暑假,因为我们要返校回家,宿舍中的猫咪就无人照看,以及我们毕业后,如何合理安置猫咪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养猫是为了获得快乐、陪伴等精神需要,我们与猫咪的关系正如一句话所说,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你是它生命的全部。猫咪用它的一生来陪伴你,而你在一个念头间就决定了它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一时冲动就收养或购买猫咪,养猫之前,要先问问自己是否能做到永远不抛弃它,能否保证它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补充相应知识,科学养猫,一旦养了一只猫咪,就要不抛弃不放弃,对它的一生负责任。在实践中,也有不少人与猫之间的暖心故事。一位好心的领养人曾收养过一只小黑猫,但因为得猫瘟抢救无效去世了,他仍然念念不忘,于是他在一次猫洲团队发布的领养信息中,找到了一只和他以前的小黑猫很像的猫咪,他立即决定收养这只猫咪,因为这让他感觉小黑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这次活动也让我坚定了成为动物保护人士中的一份子,即使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也将尽我所能,希望通过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流浪动物的现状,加入到救助流浪动物的队伍中。我认为传递爱心并不难,哪怕是随手的一次求助信息的转发,路边的一次投喂,都是为救助流浪动物出一份力。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保护流浪动物的政策能早日制定并完善,让社会上动物保护的公益组织不再用爱发电,以及使以虐待动物为乐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不爱,请别伤害,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通讯员李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