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20年来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校,共接收了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外国留学人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地国。日益庞大的留学生群体、繁杂的留学生构成、多层次的留学生培养模式等因素给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往,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仅限于传统的方法,许多管理文件都以零散、孤立的纸质形式存在,有不易保存、查询不便、容易遗失的缺陷。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留学生管理迫切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留学生管理水平。
我国高校针对本国学生的管理早已运用信息化手段,技术也日益成熟,管理系统涵盖了选课、成绩查询、就业信息浏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本国学生的管理水平。同样地,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留学生管理,会使留学生管理变得更加规范、高效和便捷。
1.2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历时60多年,从90年代初期至今,逐步形成了社会各部门协助管理的留学生管理模式。一般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为:留学生管理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二级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实行招生、教学、事务一体化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同时,留学生住宿登记、交通事故、签证办理和突发事件等由派出所、交警队、外管局等部门协助管理。基于这样的模式,我国高校在留学管理中负有主要的责任。
由此可见,传统的留学生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需要引用一种科学系统的手段来提升留学生管理水平。
1.3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沿用比较传统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在工作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许多留学生管理工作者,每天除了完成日常管理任务外,还要疲于各种事务的处理。久而久之,留学生管理者会明显感到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灵活性,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在处理这些繁琐事务的过程中丧失了与留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留学生对管理者的工作表现产生不满,引起误会和矛盾,从而影响学院的声誉。可见,传统的留学生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急需改革突破,引入信息化手段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加上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内经济的发展空间巨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留学。各高校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留学生构成也更为复杂,这就对留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是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手段已普遍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早已运用信息化手段,技术也日益成熟,学生管理系统涵盖了选课、成绩查询、就业信息浏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水平,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留学生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也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具备五合一的功能,即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证件管理和宿舍管理五大方面的管理内容加上统计报表的功能。从留学生在线报名、办公室共享留学生基本信息,到留学生护照信息查询、签证到期提示和办理;从留学生宿舍网上预定,到留学生班级、课表、成绩查询;从留学生签证申请公函、毕业证书、成绩单的自动生成、打印到留学生人数、国别、报到人数的统计。通过该平台可以全方位实现留学生管理的自动化。
信息化手段将使留学生管理趋于科学化、系统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提高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1.4信息化手段给留学生管理带来的便利
1.4.1实现资源共享
留学生信息化工程的启动将实现高校之间、高校和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能够满足高校建立留学生基础数据库,日常管理、教学、考核、向上级部门上报留学生数据以及社会其他部门对留学生信息进行统计与管理的需要。实现信息一次录入,多人共享,一个人的工作可以使多人受益,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4.2提高了管理水平
留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内容涵盖了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注册、报到、信息查询、证件管理等:利用教务管理模块对留学生的班级设置、教学活动、课程安排等进行信息化辅助管理,不但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招生部门也可通过系统掌握留学生注册的情况,以便为学生办理学生证;宿舍管理部门根据宿舍预定情况及留学生性别、国籍等信息合理安排房间;运用成绩管理模块可方便地按照名单自动打印留学生的成绩单等;还可利用系统提供的查询工具方便地任意选取表内字段数据组合成报表,用生成的表格、数据直接上报,无需再做其他处理。借助留学生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办公效率得到了提升。
第二章平台总体设计
针对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我们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支持学校的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该系统解决方案,参照了我公司以往成功实施教学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丰富经验和方法。
2.1总体建设思路
我公司将把在参与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学校该项目中来,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建成,并达到预定的目标。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采用.NET的开放系统构架,以本公司开发平台确定的软件构架为基础开发。整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方便地加入其他业务系统。这个解决方案是专业咨询、软件产品、硬件产品的完美结合,是为帮助学校快速设计、建造更加适应学校未来发展的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而设计的。
2.2体系框架
2.2.1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从展现层、应用层、领域层、基础设施层四个层面共同建设国际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2.2.2支持分级管理、提供可配置化管理流程
对于招生流程、学生签证、教学大纲审核、转专业成绩认定、授课计划审核、教材征订等流程,系统提供流程配置功能,学校可针对本学校业务,自定义管理流程,保障管理的自由化、可配置化。
2.2.3多校区支持、多种校历个性化定制
2.2.4向导式提示操作,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
2与学校信息门户集成:根据学校信息门户提供的接口,提供应用接入和功能模块快速接入。师生通过微门户直接进入相应的微服务,无需二次认证。
2与学校数据中心集成:学校教学场地、师资信息可以直接从学校数据中心同步获取。学校数据中心需要的留学生信息可以推送给学校数据中心。
四、部分成功案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8年,经过5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发展为集外国留学生教育、孔子学院建设和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管理机构。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科、招生科、学生工作科等管理部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是教育部较早批准的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之一,早在1996年,我校就取得了招生来华留学生的资格。1998年9月5日,越南籍梁俊明、杨文坎来到我校报到注册,他们是来我校深造的首批外国留学生。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培养气象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此后先后有40多个国家600多名的留学生来我校深造。通过积极拓宽来华留学生的招生渠道,广泛宣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留学生招生政策,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实现跨越性增长,实现连续三年增长率名列全省第一名。目前,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两百多名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学生涵盖了20几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层次。
2009年11月9日,经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我校在巴哈马大学成立孔子课堂,并于2011年顺利升格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院)成立以来,先后为加勒比岛国巴哈马培养了多位汉语人才。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扩大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国际教育学院还先后举办了中美中学生中国文化夏令营、韩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夏令营、蒙古大学生中国文化夏令营、印度尼西亚大学生文化体验班以及韩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夏令营等多期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有近百名国外学生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并体验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语教学模式,实施了颇具影响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全英文教学专业。由于在发展留学生规模方面的出色表现,近几年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2.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OEC)于2011年由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更名,独立建制,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学和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来华留学生规模近900人,分别来五大洲82个国家,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和语言生、进修生(含博士后)等。英文授课专业包括MBBS、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工工程、药剂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汉语言文学等。已经建成包括国家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江苏大学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安信地板”企业奖学金在内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体系。
近五年来,OEC不断优化资源、提高质量。2014年开始组织留学生入学考试,每年组织国际化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项目。六名留学生任课教师先后荣获“江苏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建设校级英语授课精品课程22门,8门课程入选江苏省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在教育部MBBS项目检查评估中,成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