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在看病路上遇到一男一女派发传单,他们说希望我可以帮忙扫码参与门店人气竞选活动,投票后可以参与抽奖。出于单纯拉票助力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随后在投票后出现了抽奖页面,按下抽奖后显示「恭喜获得一等奖:智能平板一台」,派传单的两人都适时表达出惊讶,直说我运气好,在一声声夸赞与祝贺中,觉得自己现场抽中平板电脑绝不可能是假的,随后男子提出可以带我去附近的「移动服务网点」进行兑奖,还贴心地说「因为我们是番禺网点,所以帮你问问海珠这边的同事可不可以代位帮忙兑奖」,那时候还觉得对方相当体贴,更加期待获得平板后可以转增给家人使用的愿景。
到店后,经过一番确认,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可以兑奖,顺便询问手机号问了多久,表示这是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推出的针对老用户的福利活动,才推出这项活动。期间工作人员查询我的支付宝芝麻信用评分同时,询问我的京东白条情况,并向我展示了作为奖品的联想启天K10Pro,在经过淘宝和京东查询后确信并非是「无中生有」的山寨产品,怀疑感也下降了不少。
签署合约后,工作人员表示要「冻结」我的京东白条额度作为担保——实际上就是通过购买商品,由他们收货,变相套现,并选择了24期分期付款。她表示当我还清账单的同时,他们也会将等额的话费分期返还到我的手机卡。为了更有说服力,她还在现场为我充值了700元话费,表示自己确实「履行合约义务」,让我更加放心。
当我拿着平板和这一纸合约回去后,聪明的智商似乎重新占领了高地,结合网络搜索和反思整个中奖经历,我发现了不少曾被忽略的细节:
种种细节综合在一起,无疑向我证实:完蛋,这次真遇上诈骗了。中奖时的兴奋荡然无存,只剩下懊恼与焦躁让我一度陷入崩溃。
在维权之前,我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整理手头的材料后得到以下可以充当证据的材料:
尽管这个证据表格相当粗糙,不过毕竟不是专门准备于起诉,从整理思路角度看已经相当够用。通过公章上的企业名称我成功定位到涉事店家的工商信息,根据其登记的住所地址和导航软件定位进行比对,确认查询的企业就是本次涉事企业无疑。
第二个问题,结合查询各种法律法规比较类案后,我最终为这次事件做了界定:这是一起商家以扫码抽奖为由进行变相销售,通过欺诈性方式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事件。同时涉及以网络借贷方式非法吸取资金。为事件作出界定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向有关部门提交举报乃至报警时,准确地指出事件的问题类型,减少沟通成本。基本上我后续在各种维权途径中的理由主张都是围绕着这个界定展开。
28号
29号
回顾完整件事件,可以说最终向市场监管局的举报为我带来了维权胜利。接下来我会对我采用过的维权方式一一作出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事实上,这种抽奖诈骗事件该认定为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本身便是一个有待讨论的情形:
如果你在报警后被告知属于经济纠纷不予受理的话,就不要考虑前往派出所尝试说明情况,试图说服警察了:因为你大概率会听到一样的结论,甚至还因为被骗一事而当场受教育,最终无功而返。
如前文所说,证明这件事涉嫌诈骗相当困难,但是证明这件事涉嫌欺诈诱导消费可是相当容易的:因为确实就是基于前文所说的「欺诈性的方式诱导当事人进行消费」,无疑是违反市场监管法规的行为。所以如表格所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是有权管辖的。
从处理方式而言,投诉受理后的主要解决方式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了通常就会建议你走诉讼途径。简单而言就是投诉要承担可能不予受理的后果(以致于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形——即市场监管局认为是诈骗应当找警察,而警察觉得这是经济纠纷应当找市场监管局),同时还有一定可能因为调解失败最终只能回到诉讼途径,即投诉的处理方式并不具有强制性,完全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举报则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并做出查处行为,而查处行为恰好是具有行政强制效力的。尽管行政决定本身不会产生返还当事人财产损失的目标效果,但完全可以依靠行政部门所确认的有关商家的违法情形,再次通过投诉途径或直接向涉事商家交涉实现目标效果。可以说举报是投诉的更进一步,也是在与商家交涉时可用的加压手段。
关于全国12315平台、当地12315热线和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举报投诉该如何选择,这里以全国12315平台上的内容解答:
全国12315平台只是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接收处理有关投诉/举报的途径之一,投诉人还可以通过拨打当地12315热线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途径进行投诉/举报。
以我向广州12315热线通话的情况来看,热线客服同样表示「向全国12315平台提交举报与向广州12315系统举报并非同一工作流程,故同样可以在广州12315系统提交举报」,三种途径并非是互相冲突的关系,完全可以同时应用,互相补充,加快效率。
在填写全国12315平台和地方12315热线举报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诉讼作为穷尽一切救济手段后的最终手段,可以说不到山穷水尽确实无需考虑:因为通常而言前述的三种方式都已经足以达成挽回损失的目标,不过实在要走向起诉,在这里我仅仅给出关于如何编写起诉状的建议,其他诸如证据清单制作,乃至有关案件的问题建议还是找律师咨询——通常而言这种事实清楚无异议的案件胜诉可能性相当大,基本上律师通常都乐意接手。
关于起诉状的编写,具体模板可参照如下:
被告(企业名称),住所地,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返还现金xxx元,恢复原状,并赔偿xxx元
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事实简要描述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事
综上,请求贵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附:1.本起诉状副本壹份;2.证据清单贰份。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
xxxx年x月x日
走向诉讼这一步通常就保持和律师联系,做好开庭前准备,如果不想调解则明确表示拒绝调解,加快诉讼进程即可。事后倘若对方迟迟未履行判决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及时保障个人合法权益。
永远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财暴富捡漏,只有充满心机和算计的陷阱与诈骗。被骗了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骗了还不知道自己被骗,就算知道了也不去想着怎么解决:记住,做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去做就什么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