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期刊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发文量超过600篇的学科共有9个,如表2所示。陕西师范大学以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从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即可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等学科研究较为集中。除此之外,发文量较多还有中国文学、数学、体育、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史、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显示出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特色。
检索结果显示,陕西师范大学作者论文标注的主要基金项目见表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的主要基金多为国家层面的基金项目,其中有3553篇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同期总数的17.39%。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强劲[2]。
本文调研只是对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现状的了解和剖析,还有很多问题和现象亟待讨论和探索。但是,无论是期刊编辑部还是作者,只要正确认识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引用和著录论文参考文献,将会促进我国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进一步规范。
作者:宋敏
一、准备资料
的假设,切不可为片面追求符合研究结果而随意丢弃原始数据,主观臆造,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提示可能有新的发现孕育其中。
三、制定提纲
四、拟写初稿
拟写初稿方法有多种,食盐研究论文的拟定多采用顺序写作法,即按照医学论文的规范体例或提纲顺序阐述观点,分析实验数据。也可采用分段写作法,这种写作法多时作者对论文的中心论点已经明确或提纲已形成,先写好已经成熟的段落内容,而对于某一层次内容病区把握而采取分段写作的方法,最后依次组合而形成初稿。初稿的写作过程中不要作过多的修改,所用的材料尽可能多,不要急于山区被认为不重要俄材料,可以在清稿之后一并再作修改。同时注意你好标题和分标题,注清饮用文献资料,便于定稿时形成刊物中规定的格式。
[4]邓涛.解读《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之一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档案,2011(8):31-32.
[5]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学基础[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7-98.
(1)由于国内医学写作信息滞后,国内英语和翻译学者仍以为科技英语的特点就是被动语态多,而且偏颇地认为用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显得更客观。因此,中国广大医学生、科研工作者、医务人员写英文论文时自然首选被动语态。
(2)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9《文摘编写规则》要求用第三人称,不可以用第一人称,汉语的无人称句译为英文就往往选用被动语态表达。
(3)被动语态滥用也是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英美人强调个人价值,认为如果一项研究工作值得写成,就不能含糊其词,作者应当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并认为过多使用被动语态是虚伪和懦弱的表现。相比之下,以谦虚著称的中国人的表达更为含蓄、间接。
目前,国际生物医学界倡导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为了国内医学期刊论文能更好的被国际医学期刊收录,我们应当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进行国际医学学术传播和交流。
一、主题词
主题词是目前国内外情报界广泛采用的一种人工标引和检索的主题语言,它的特点是规范性、组配性、相互性和动态性。英文检索时通常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医学主题词表》中的词组。中文资料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主题索引由主题词、副主题词和顺序号组成,使用时根据顺序号到正文查阅题录。
二、标题
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常在论文完成之后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揭示论文主题、概括文中内容的简明词语。所以题名应概念明确,层次分明,美观醒目,并尽可能包含主题词和关键词。题名中不应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科技论文题名一般中文以45字以内为宜,英文以5个实词以内为宜。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结构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用1——2句话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述研究的材料、方法、方案;应简要列出主要结果、数据;得出结论,指出研究价值和探讨。一般中文摘要250字左右,英文可长一些,尽量用数据说明。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文献题目或文摘、正文中提出来的具有实质意义、能代表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汇。它与叙词的区别在于它的非规范化,是自然语言。用于计算机系统检索系统,使用时要注意词的形式不同而造成漏检,因为它属非规范化词,关键词之间没有语法关系,易概念混淆。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论文、专著中曾引用的观点、方法和资料的出处或源文献,反映作品的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对本课题历史与现状的知晓程度和可信度。要求作者直接阅读过近5年内的重要一次文献。一般论著选用10条以内,综述在20条以内,按引用先后排列,并在文内右上角注上序号。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能随意变动使用规则,在最后页码之后不加标点。未发表文献和内部资料不能列入,只能引录公开出版的正式刊物专著。
施工核心期刊论文范例欣赏:
摘要:我国自80年代引入招投标制度至今,招投标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工程招标投标案件也时有发生,为谋取巨大的不当利益,各种规避、破坏公开招投标的行为和问题时有发生,已经严重违背了招投标的初衷。从查处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中,也暴露出了招投标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中的不完善。本文对目前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建议
1、引言
为了保证市场公开竞争机制,规范和统一建筑市场的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完善体制,深入推进工程招投标工作,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2、我国现阶段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领导干部行政干预,随意改变招标方式
2.2工程量清单报价,价款不做调整,投标人单方承担风险
2.3歧视性发标问题
有些工程对资质等级要求并不高,但建设单位为将工程交给其承诺的投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刻意将其资质等级提高,或者按其承诺的投标人的条件编制招标文件,对其他潜在的投标人设置了重重的障碍,人为的排斥着其他潜在的招标人。
2.4背离招投标文件订立施工合同
按照招标法中的条文规定,在确定中标人之后,招标人需要在中标通知发出的30日内,与中标单位确定施工合同。合同中确定的建设规模、标准、标的内容、合同价格需要与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相符合,不能背离双方的约定而另订其他的协议。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招标单位对招标确定的施工内容进行随意变更和调整,导致实际合同结算价比中标价超出很多。
2.5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
目前,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由于建筑产品采购权集中在招标人、招标和评标专家委员会手中,致使社会监督无法发挥作用,降低了投标人因提供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
3、改进建议
3.1加强人员培训及法制教育
3.3实行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及全过程的监督
对招投标自招标公告至中标结果等的全过程都要公开,接受全社会的舆论监督。每个环节的监督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查处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的腐败行为,对招标活动进行全过程备案,出现任何问题,都能有案可查,及时纠正错误,追查责任人,实行终身负责制。
3.4充分发挥招投标中介机构的作用
招投标机构以中介身份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其专业分工细、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的特点,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既对各方负责,又取信于各方,同时也可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3.5推动企业节约成本,改进技术
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善于创新,对企业级项目经理部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优化管理,控制成本,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从而有效的做到节约成本,以提升企业利润。
3.6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
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对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6.1转变和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通过电子招标投标的实施,构建行政、当事人、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3.6.2促使招标投标主体自律,促进招标投标诚信体系建设
电子招标投标更大范围实现信息的公开,能较好地发挥自身主体的自律作用,促进招标投标活动进一步规范,减少人为干预,有效防止投标人之间的围标串标行为。
3.6.3促进招标投标市场一体化,突破传统监管局限
4、结束语
工程招投标已经成为推进现代化建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出现的不良现象,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日趋完善将会逐步消失。及时纠正,正确引导,良性发展,是我们招投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建议、主动配合、有效推动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作者单位:山东三强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8]SEGLENP.Whytheimpactfactorofjournalsshouldnotbeusedforevaluatingresearch[J].BritishMedicalJournal,Education,2007,314(7079):497.
[9]PECKS.Sciencesufferswhengettingagrantbecomesthegoal[J].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8,55(7):42.
[10]HEIDORNPB.Sheddinglightonthedarkdatainthelongtailofscience[J].LibraryTrends,2008,57(2):280-299.
[11]REFINETTIR,CORNRLISSENG,HALBERGF.Proceduresfornumericalanalysisofcircadianrhythms[J].BiologicalRhythmResearch,2007,38(4):275-325.
[12]丹.数据论文:数据集独立出版与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5):95-98.
[13]YOUNGNS,IOANNIDISJP,AIUBAYDLIO,etal.Whycurrentpublicationpracticesmaydistortscience[J].PLoSMedicine,2008,5(10):1418-1422.
[14]杨滟,孙建军.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长尾数据管护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4):45-50.
[17]LaughtonP.OAISfunctionalmodelconformancetest:aproposedmeasurement[J].Program:electroniclibraryandinformationsystems,2012,46(3):308-320.
[18]CaplanP.DAITSS,anOAIS-basedpreservationrepository[C]∥Proceedingsofthe2010RoadmapforDigitalPreservationInteroperabilityFrameworkWorkshop,ACM,2010,17.
[19]LaPlantL,ZwaardK.AholisticapproachforestablishingcontentauthenticityandmaintainingcontentintegrityinalargeOAISrepository[C]∥ArchivingConferenceonSocietyforImagingScienceandTechnology,2008,(1):109-113.
2通读法
3常识法
运用常识法进行数学式校对时,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的理论常识。例如:数学式缺少或有多余的左括号或右括号;数学式进行相加或相乘运算时,缺少运算符号∑或∏;数学式中有积分运算时,缺少积分变量;等等。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变量求解时得到c=-4a3,算例计算时却代入了c=4a3,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正误问题。与作者确认后,c=-4a3才是正解。由于作者在计算时采用了c=4a3,从而导致后文大量数学式结果有误。又如有表达式at(i=1,2,3,4)=1,按照常理一般括号里应是对前面变量的下角标进行解释,此处角标为t,括号里为i,存在矛盾。经与作者确认,此数学式应为a=b=c=d=1。对于此类问题,首先需要把握好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要认真、仔细、谨慎,做出合理的怀疑和有据的判断,从而使文中数学式更准确。
4逻辑判断法
1.1参考文献分析方法
一、核心期刊的由来及功能异化
核心期刊的地位日益上升,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远远超出了图书情报系统,而在职称评定、学术论文评价,乃至于研究人员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的作用凸显,从而它由评价对象和采集、检索信息的工具变成了评价尺度,由最初的为图书资料部门利用有限的经费建设优质馆藏提供参考,变为评价期刊质量优劣、论文水平高低、职称晋升与否的依据。不少单位明文规定,科研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可以用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否则是废纸一张。
二、核心期刊对职称评定的正面作用
核心期刊已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说明它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是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这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能代表本学科发展动向和发展前沿水平;核心期刊整体水平高,因而它具有整体评价功能;核心期刊本身具有竞争性,并非“终身制”。必须承认,将核心期刊引入职称评定,是职称评定的一大进步。
将核心期刊作为量化评估,总比论资历、凭印象的职称评定要公平得多,客观得多。
现在许多单位制定了本单位的晋升、考评的重要期刊目录,有的扩大到核心期刊的几种版本,有的只列出权威期刊目录,对核心期刊的权威性作了变通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强调核心期刊的作用。虽然“以刊评文”也有其不合理性,但以前使用的一些标准更不科学,更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且还会受到各种人际关系的干扰。引入“核心期刊制”起码使职称评定工作逐渐走向有章可循,使申请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核心期刊对职称评定的负面作用
核心期刊引入职称评定工作中,首先造成某些学科间的不公平竞争。某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可能多,某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可能少,某个学科甚至没有;有的是月刊,有的是双月刊或者是季刊。这种不公平竞争使原本实力强但核心期刊少的学科陷于尴尬境地,有时某一实力弱的学科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竟可以数倍于另一实力强的学科,使被考评人的职称评定屡屡受阻,有的只好导致各学科想方设法尽量扩大自己核心期刊的数量,或努力加入核心期刊确定者的行列。由于各学科的核心期刊数量不均,造成互相攀比,有的单位只好把不是核心期刊的刊物算作本单位的核心期刊,但最终怎样量化、怎样制定奖金额度又成了问题。有些单位还将核心期刊引入学科管理者的考评,使这一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
只看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忽视各种核心期刊之间的差别和同一核心期刊上不同论文之间的差别。论文的质量由核心期刊的编辑认定,职称评定由核心期刊来定,职称评定时只需核对一下是否是核心刊即可。实际上职称评定是被核心期刊左右,而不是被评委左右,核心期刊在起主要作用。从某一方面说,是把权利给了核心期刊的编委和编辑。论文的学术水平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从以上分析看,用核心期刊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实质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难以达到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目的,势必会使论文成果的评价出现偏差。
职称评定与核心期刊联系在一起后,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职称评定越来越注重核心期刊数量,而忽视了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这会大大挫伤很多人钻研业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比如,老师不重视如何教书育人;临床医生不重视如何提高医术解除病人痛苦等等。
四、结语
核心期刊在职称评定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学人们的重视,尚有待于在今后的职称评定工作的运作中日益规范,不断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希望能够尽快地建立健全一套能够对“学术论文水平”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以找到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的运作方式和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1]马智,刘卫国,赵建逸。核心期刊及其功能异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4):378-380.
[2]党亚茹。论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及其局限性[J].情报杂志,1999,18(2):54-55.
[文献标识码]A
(一)载文量信息
载文量包括期刊的总载文量和期刊下属各学术性栏目的载文量等。总载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在某时期内吸纳和传递学术信息的能力,是衡量某期刊在同类期刊中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7]各学术性栏目的载文量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期刊的学术方向,也反映了某时期内的学术动态和热点。载文量的变化则反映了期刊稿源和编辑出版工作的稳定性。因此,通过统计分析期刊的载文量信息,既可以了解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水平和地位,又可以了解某行业的学术动态,为期刊的准确定位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作者群信息
作者群是期刊刊载学术论文的作者的集合体,是期刊的“衣食父母群”。通过对作者群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作者群的特点,为采取合理的措施吸纳更多优质的稿源提供参考。期刊的作者群同时也是期刊的读者群,所以对作者群的统计分析也可以为期刊的出版发行和宣传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作者群分布
作者群分布包括作者群的地域分布、所属单位分布、年龄分布和职称分布等。[8]科学研究通常与地域和研究群体有重要的联系,所以作者群的地域和所属单位分布可以反映某项研究的热点区域。作者群的年龄和职称分布可以反映从事某项研究的主力群体,职称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2.核心作者群统计分析
(三)合著信息
合著论文是指作者有两位或多位的论文,论文合著率是指合著论文占期刊总论文量的比例。[9]论文的合著率可以从侧面反映研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是否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论文合著率越高,研究的复杂程度越高,涉及到的学科专业越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合作越密切。
(四)基金项目资助信息
论文基金项目资助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成果及论文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受到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都经历过同行专家的严格论证和把关,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而且基金项目资助的级别越高,研究成果及论文的学术水平往往也越高。所以,基金项目资助下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的论文一般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影响力,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已成为当前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10]
(五)关键词信息
1.关键词数量
科技期刊刊载的论文一般都要求有关键词,不同期刊对关键词的数量要求也不太一致。论文关键词个数的多少虽不能直接反映论文水平的高低,但不能过少或过多。对于科技期刊来说,论文的平均关键词数量的稳定性侧面反映了期刊编辑和出版的规范程度。通过对关键词数量的统计分析可以为规范编辑工作提供参考。
2.关键词出现频次
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说明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越多,该领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少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该方向或领域较为冷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较少,成果和论文较少;另一方面可能是该方向的研究具有前瞻性,所以从事该方向研究的较少,取得的成果也较少。对于出现较少频次的关键词要注意统计分析,这对于办刊单位和编辑及时把握学术动态和调整期刊学术栏目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六)引文信息
(七)审稿专家信息
审稿专家为论文的学术性和先进性把关,审稿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论文的学术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对审稿专家信息的统计分析:一方面,编辑要统计审稿专家的联系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大的学科来说,通常又分为许多细小的研究方向,编辑还要统计分析审稿专家的研究方向,提高送审的准确性和效率。除此之外,编辑还可以统计分析审稿专家的审稿效率、审稿态度,筛选优秀的审稿专家;统计分析审稿专家的性格特点,便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与之进行交流与沟通。
(八)载文收录信息
载文收录是指科技期刊论文的摘要或全文被国内、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情况。目前,国内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商业数据库,国外的主要有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以及其他行业内的数据库等。[13]论文部分或全文被数据库收录后,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数据库检索和下载论文摘要或全文。所以,对论文收录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期刊及论文的受认可程度及影响力,为评估期刊的网络传播情况和影响力提供参考。
(九)载文被引信息
二、统计分析科技期刊载文信息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做好稿源吸引工作
科技期刊的稿源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作者的自由投稿,这是期刊主要的稿源;二是开辟专栏时对专栏所属领域专家的约稿;三是对行业权威专家的约稿。做好这三方面稿源吸引和邀约是确保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
(二)有助于提高送审准确性和审稿效率
审稿环节的把关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质量,是论文编辑和出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审稿环节涉及论文的送审、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和审稿意见的反馈及整理等,也是非常繁琐的一个环节,审稿环节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稿件的出版周期。
对于编辑工作者来说,利用载文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编辑工作。基于统计分析获取的学术热点和动态信息可为编辑对稿件的审读提供参考;获取的专业术语可为编辑加工和修改稿件提供参考;根据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编辑可以更好地对论文关键词进行把握,提出意见,以提高检索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根据对摘要内容及结构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编辑对论文的摘要进行修改和加工,提高所刊论文的规范性。
(四)有助于改进期刊出版发行和网络传播工作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做好期刊出版发行和网络传播工作是期刊持续发展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保证。通过利用载文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可以了解期刊的读者群信息、载文的网络传播情况,对当前的读者群和载文传播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统计分析载文信息还可以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载文传播情况,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播效果,获取载文传播的新途径和发展动态,为期刊出版发行和网络传播策略的调整和规划提供参考。
(五)有助于进行期刊的定位及发展规划
期刊的定位是期刊的创办者根据市场调查情况,对期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主要栏目、主要内容、发行方式等诸方面内容的确定。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将本期刊与同行业、同类科技期刊载文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本刊载文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分析期刊的运行情况,找出自身的不足,为进一步改善办刊水平提供参考;通过将本刊的统计分析数据与其他期刊的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判断本刊的水平和位置,为下一步的发展和定位提供依据。
三、统计分析科技期刊载文信息的途径
(一)基于商业化数据库的载文信息统计分析
目前,国内外许多公司或出版集团都建立了商业化的科技论文全文或摘要数据库,例如国内的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国外的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ThomsonScientific公司ISIWebofKnowledge检索平台下的三大引文库(SCI、SSCI和A&HCI)等。这些数据库的出现为载文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提供了方便。
利用这些商业化数据库,可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载文信息的统计与分析:
1.许多大型的且覆盖范围比较广的数据库都提供部分载文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利用商业化数据库自带的这些功能来统计分析载文信息。商业化数据库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一般是普适性的,可以对部分载文信息实现横向和纵向比较,利用起来比较简单,但不同的商业化数据库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不尽相同,所以编辑需要事先了解不同的商业化数据库分别提供了哪些统计和分析功能,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功能。
(二)基于编辑个人掌握信息的载文信息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强,杨忠民,许建礼,等.《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30年刊载论文统计分析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122126.
[2]孙凡.《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力及网络传播趋势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8):211216.
[3]田美娥.基于中国知网的《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统计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9699.
[4]胡竹萍,龚雪,王曙明,等.《暖通空调》杂志文献统计数据对分析受众群体需求的启示及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增刊):6972.
[5]胡小洋,游俊,赵燕.文献计量分析:专业编辑的可选学术研究方向――以江汉大学1980年以来三大索引收录论文的统计分析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5458.
[6]史丽文.SCI引用《水土保持学报》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4,28(4):334336.
[7]陈亦强.《高等教育研究》2000―2002年载文统计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101105.
[8]金伟.《编辑学报》1995―2004年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06,18(1):7880.
[9]杨光,纪淑文,王宪.《太阳能学报》创刊以来载文及作者群的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1,22(3):246249.
[10]冯向春.《化工学报》1998―2002年论文作者统计分析[J].化工学报,2004,55(11):19251927.
[11]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440446.
[12]安秀芬,黄晓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661663.
[13]张诗乐,刘雪立,盖双双.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在WoS数据库被引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990993.
[14]潘志萍.《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载文被引统计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12,34(2):259263.
TheStatisticandAnalysisofPaperInformationinTechnical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