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就是,被一个“网恋”对象骗了十几万。
不仅搭上了她辛辛苦苦攒下的买房钱,还背上了几万元的网贷。
事情发生后两个多月,她才告诉我。
也实在是走投无路,马上就要崩溃了。
我当时脑子里真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想到这种事儿能发生在她身上——
准确的说,她竟然能被套路??
听她把事情经过和我全盘托出……某种程度上毁掉了我的三观。
这种新兴起的骗局,有一个非常残忍的名字
这种骗局的受害者被称为“猪”
培养感情的过程叫“养猪”
沟通话术叫“猪饲料”
沟通工具叫“猪槽”
到了最后收网骗钱就叫“杀猪”。
经过闺蜜的同意,我决定复原她“杀猪盘”的经历。
先别以为“人傻钱多才好骗”,
每个人都会被骗,但没有人是“活该”。
闺蜜是985大学毕业的,在北京工作三年了,一直很上进,攒够了在老家买房子的首付。
人还蛮漂亮的,家里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从小单亲,但被保护的很好,所以是个乖乖女,单纯又善良。
也就大学的时候谈过一次恋爱,因为毕业后各自去了不同城市就分手了,紧接着就开始了996的生活。
其实也遇到过有好感的男生,但基本上吃一次饭聊聊天就不怎么联系了。
但毕竟快30岁了,每年回家少不了亲戚催婚,但闺蜜还是把所有的相亲局都推了。
其实一个人在北京这么拼,谁能不想找个贴心人一起生活呢?
只是闺蜜还在坚持凭感觉恋爱,孤独没关系,遇到有感情的人才能撑得起婚姻。
可能一个人久了又比较宅,闺蜜的交友圈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还用起了一款现在比较流行的交友app。
也许是觉得这个平台与众不同,更注重心灵上的沟通,所以就把它当做了网络日记。
也从没主动的加过什么人,只是偶尔压抑的时候吐吐槽,说一些没法在朋友圈表达的心情。
某天晚上,一个匹配度很高的男生和她打了招呼。
谁能想到,这次相遇却是一场从头至尾精心设计的骗局?
-2-
闺蜜曾给我看过那个骗子的照片,和我想象中“豪车、帅哥、健身男”的一贯套路不同,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男生,干净体面但也谈不上帅气。
后来我才明白,现在的骗子选择这样一种形象,就是为了让受害者“安心”。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听起来就很扯淡。
骗子塑造的形象平凡真实,为的就是让闺蜜放下警惕,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3-
骗子营造的人设是今年30岁,父母都是工薪阶层,自己在深圳做码农,有房有车,但因为交际圈子窄又忙于工作,一直没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第一次用社交软件就匹配到了闺蜜,所以“倍加珍惜”。
这个诚恳又努力的年轻人,让闺蜜以为就是能相伴一生的“真命天子”,不到一周就坠入爱河。
相比于文字和表情包,骗子更喜欢在聊天的时候发语音,从早到晚温柔问候,从吃饭到休息,都细心叮嘱。
有时候闺蜜加班,骗子还会远程帮她定外卖。
只是,他们从来没有视频过。
第一次视频的时候,对方刚连通就挂断了,消失了十分钟后才和闺蜜说话。
从那以后,闺蜜再也没提过视频的请求,也许是激发了闺蜜呵护欲,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为这个男人抚平伤痛。
尽管一直没见面,两人已经确定了关系,骗子的朋友圈也发了“异地定情”的恩爱记录,约定好年底一起在北京生活。
爱情的甜蜜,如一张巨网蒙蔽了闺蜜所有的理智。
毫无察觉的她成为了这一场杀猪盘中,渐渐养肥的“猪仔”。
-4-
在聊天的过程中,骗子时不时的透露自己在做某种“兼职”,本职工作只是他解决五险一金与社会联系的渠道,真正的经济收入都是靠兼职。
随着信任加深,骗子说自己开户太多,忙不过来,开始让闺蜜帮自己打理一部分账户。骗子把自己的卡号密码交给了闺蜜,并时不时叮嘱她帮自己在彩票网站定投。
闺蜜被这种“信任”感动到了。
第一次,闺蜜按照骗子的指示在网站上投了15,000元,第二天就有几注中了奖,最高的奖金竟然有2,000元。
闺蜜特别兴奋的告诉对方这个消息,没想到骗子态度很平静,表示这都属于日常操作。
骗子和闺蜜说,因为自己是搞IT的,所以能够发现这个网站的一些漏洞,能提前预估部分开奖的号码,所以中奖都在意料之中,这也是他工作几年就能在深圳买房买车的秘密。
更嘱咐闺蜜一定要保密,千万不可以让其他人知道,否则漏洞修复,他就又要换平台了。
这一切都设计的天衣无缝,骗子放下的诱饵还没停稳,鱼就主动上了钩。
闺蜜动心了,也想参与这种“投资”,幻想狠狠的赚上一笔,主动想把一半的积蓄投进去。
骗子很聪明,“劝阻”闺蜜,投资有风险,让她先投个五百一千试试水。
闺蜜在骗子的指导下注册了账号,投了1,000元,转眼间就净赚700多,她又试了几次小额投注,每次都成功盈利,而且还能提现。
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几天后骗子说平台有活动,充值达到50,000元可以获得10%的博彩基金,闺蜜想到没想就投了五万,成功的领到了5,000元的基金。
后来,骗子又鼓励她参与100,000的充值优惠活动——
这时候的她已被成功洗脑,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
-5-
马上要到年底,两人相约见面的日子快到了,突然出了问题。
骗子称交易平台更新规则,3天之内必须充值到预约金额20万元,否则每天扣除10%手续费,此时账户被冻结无法提现,除非充值完成。
骗子说自己的账户也被冻结,只能帮她充值8万元,其他就只能靠她自己想办法。
为了达标,闺蜜贷款了10万,凑够了本金,并准备提现。
可系统总是显示卡号出错,并直接冻结了账号,要求48小时内交25%的解冻金。
这时候闺蜜已经觉得有点不对了,想要劝骗子一起报警。
骗子给了她当头一棒:“我们现在是在赌博,本身就已经犯法了,如果咱们报警,被抓的就是咱们俩,钱都在里面,一分都取不出。”
前前后后,闺蜜连借带凑的已经投入了十几万,赔了自己房子首付钱不说,还欠了几万块的贷款。
这时,骗子突然消失了。
傻傻的闺蜜还担心骗子出了什么事,等了三天才突然醒悟过来。
自己被骗了。
被一个投入了全部感情和金钱的人,一刀一刀狠狠宰杀了。
-6-
说实话,多年前我也曾经网恋过,听完闺蜜的经历特别后怕,甚至有点感谢当年网恋对象的“不杀之恩”。
部分受害者信息统计
被骗金额占全国总损失的21.3%,其个案平均损失18.1万元,是其他类案件平均损失的4.8倍。
9月11日,224名杀猪盘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押解回国。
没错,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可不是靠一两个人完成的。
-7-
“杀猪盘”源于东南亚,有着完善的犯罪团伙和丰富的诈骗剧本。
他们分工明确,一般有四个小组:供料组、话术组、技术组和洗钱组。
供料组负责快速筛选用户,找到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人。
基本上,“杀猪盘”里的受害者画像一部分是情感经历较少的单身女性或者面临家庭逼婚压力的女性,以及大龄离异群体。
还有一部分就是同性恋者,由于较难被社会接受,所以在网络上遇到知己时,更容易敞开心扉,进入对方设计的陷阱。
这些“客户资料”在毫无隐私可言的网络上,非常容易找到。(社交账号的用户资料、兴趣爱好、甚至日常自说自话的吐槽,都很容易的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诈骗十分注重大数据的样本采集
接下来,就由话术组接手(这一步就是“养猪”)。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受害者私人订制一个符合他口味的“完美人设”,内容覆盖极其广泛。
骗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专家团队支持,根据不同人物的喜好填补各种细节,利用内容充实的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来让受害者觉得自己在和一个真实的人在聊天。
伪造朋友圈的图片素材库
网络时代,电脑那端跟你聊天的,是人是狗你根本无法分辨。照片、声音、语气、故事都是伪造。这其中最容易伪造的,就是有钱。
所以,像我闺蜜遇到的这位“30岁,踏实上进IT男”,就是针对她定制的虚拟人设。
据说,一套杀猪话术能卖十几万
整个网站的真实用户,只有你一个人。
当榨干受害者的银行卡后,就诱导他去借钱、网贷,宰杀完毕立刻消失。
而洗钱组再将骗来的钱“漂白”成可以流通的正常款项。这也是诈骗集团多设立在国外的原因,可以利用境外账户洗白。
这就是整个“疑似恋爱”背后的过程,我们以为的“人傻钱多好骗”,其实是一个无助而渴望爱情的人,被一整个诈骗团伙刀刀宰割。
杀猪盘最恐怖的不是骗钱,而是摧毁一个人的三观。
在这场疑似恋爱中,杀猪盘受害者几乎都认真的付出了感情,发现自己被骗后,人财两空的打击,加上羞耻不敢求助的情绪,让很多人很难再正常生活。
-8-
闺蜜说: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以为他和我一样,只不过是个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孤独青年,甚至最开始钱出问题时还替他担心,我还傻傻的想象过我们在一起的未来。”
“到头来,我不过是一只,他用谎言圈养的猪。”
“钱我可以慢慢还,但人心我再也不敢相信了。”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能被成功网骗的,基本就是学历不高,见识不多,见钱眼开智商还不在线的傻子。
但真实的情况是,“杀猪盘”受害者覆盖面极其广泛,从高学历的老师教授,到独当一面的公司高管;从背负家庭的单亲爸爸,到想要摆脱孤独的同性恋者……
任何一个渴望爱与温暖的人,都可能成为诱捕对象。
该被唾骂的是骗子,不是受害者,没人是“活该被骗”的。
人心隔肚皮,我们不知道对面那个嘘寒问暖的,究竟是人还是磨着刀的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