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人大宣传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老实说,干这项工作很枯燥,也很辛苦。但我觉得苦中有乐,从自己多年的人大宣传工作中,我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人大通讯员,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做实做好,必须要多学习、常思考、勤动笔,坚持做到“五要”。
一要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工作,我们首先要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阐释了兴趣对于干好工作的意义。干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你不热爱它,那么你肯定干不了,也干不好。同样,如果你不热爱写作,被动地去接受人大宣传这项工作,结果是消极怠工,敷衍对待,那么就很难把人大宣传工作做好。只有把人大宣传工作当作一种责任来肩负,以苦为乐,在枯燥的人大宣传中寻觅自己心中的一块憩息地,这样工作不愁没有动力,工作起来才会有激情,工作成效才会显著。
二要敬业。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吃得苦,耐得住寂寞。众所周知,写稿是耗费脑力的苦差事,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既然你选择了这份工作,再苦再累你也要坚持下去,并且把她做好。
2013年夏天,我到樟村坪镇采访一位区政协委员、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为民办实事的事迹。进入该村,文明富裕之风扑面来:一幢幢居民小别墅造型别异,一条条山村公路平坦宽阔,我身临其境感受新农村建设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的新风貌、新风景、新实惠。该村书记黄廷龙任职3年来,耗力费神,不惜一切代价把长期居住在海拔1600米高山上的老百姓从山上迁下来,让他们住进小别墅。他还将该村村民住房进行统一规划,建成3个住宅小区,建设美好新家园,让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许多村民感动地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与真情。新闻不过夜,当天晚上,我就把白天采访到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写写想想、写写睡睡,一直到凌晨3点,一篇4000多字的人物通讯稿总算脱稿了,第二天人民网就以《宜昌樟村坪镇“愚公”村长让贫困村改头换面》为题发表了,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随后《人民代表报》、《楚天主人》、《世纪行》、《三峡晚报》等媒体以不同的题目相继刊发。
写作虽然很苦,但是,每当看到自己的稿子刊发出来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领导的认可,心中倍感幸福,让人身心很是快活,那种兴奋与自豪感恐怕只有自己才能领悟到。2009年,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还把我评为全国20强季度优秀通讯员,人民网还给我开辟了个人专栏。市、区新闻单位及党委政府每年把我评为优秀通讯员,给我以莫大鼓励。平时,每发一篇稿子都会给我以成功感,激励我去多写稿,写好稿。显然,我把写作当作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有了她,我的人生更完美更富足。
三要留心。当然,只是敬业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搞好人大宣传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惟有体验生活,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方能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人大通讯员要进村入户,接地气,听民声、访民情,眼观四方,耳听八面,留心观察,用心体验,我们就不难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中的“闪光点”,就自然激发了我们的写作灵感,激励我们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加工,厚积方能薄发。
此外,我们还要用心浏览报刊,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政策导向。作为一名基层人大通讯员,要想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我们就得留心观察媒体,研究媒体,看看报刊的每个版面,留意每个栏目每位编辑的风格,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写出符合编辑需要的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新思维、趣味性、可读性的新闻稿件来。
有一次,我随意浏览网页,从新华网里看见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救济贫困学生读书的报道。突然唤发我的写作灵感,我们本地不是也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立足白酒创业,白手起家,一路坎坷,历经艰辛,引领稻花香成为百亿元企业后,不忘回馈桑梓,心系百姓,为解决农民工就业,为家乡的环境建设、为贫困学生、为四川地震灾民慷慨解囊吗?!于是,我进行了多人次的采访,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一周后,我整理出一篇2000多字的通讯稿。2012年12期的《楚天主人》以《心系故土倾情为民》为题并配发2副图片刊登出来。《人民代表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先后也采用了。
此外,我们还要多学习一些新闻写作技巧。比如说,怎样制作新闻标题,如何写好导语等。标题要“新”、要“活”,力求新颖雅致,精炼明朗,吸引眼球。导语放在第一段作为概括性语言,要有创意、要富有特色,力求写一个精彩、诱人的导语。
五要勤奋。当好人大通讯员必须做到“三勤”即:腿勤、脑勤、手勤。
“腿勤”就是要经常转一转,走一走,多动腿。好点子、好新闻是要用腿踩出来的。你每天待在办公室里,不去乡下、基层转一转,是很难发现新闻的。即使有新闻,你道听途说,不身临其境去采访,去挖掘新闻深层次的东西,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来的。倘若不用腿跑,搁置不写,再好的新闻也变成了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