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安全教育新闻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
一是人身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会遭到不法侵犯冷别学生还会由于学业、生活和感情等问题而轻生、自残。
二是财产安全。由于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了盗窃、诈骗等案件频发,而大学生也成为不法分子敲诈勒索的重点对象。另外火灾的发生也会导致财产的损失。
三是防火安全。大学宿舍是人员密集之地如果用电不注意极易引起火灾。
四是交通安全。全国近几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数每年达10万人左右,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比例较大。
五是生活安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遇到打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传染性疾病预防安全、旅游安全等这些问题极易造成学生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害。
二、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职业技术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弥补中小学以及过去教育中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的过程中,都会将重点放在了学习教育上,而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致使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例如,有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并把他们带入校园,引发了校园偷盗、校园暴力等危险事件。还有些学生,甚至也会加入的队伍当中。
(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一是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基本都是学习与升学有关的知识,对法律方面的知识很少接触,到大学以后,虽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有所了解,但也了解不多,一知半解而已。二是意气用事,情绪偏激。大学正处在青春期,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从众心理强,爱瞎起哄,遇事不冷静,哥们义气,易冲动而不计后果,稍有不顺,或出言不逊、或大打出手,严重者甚至拉帮结派打群架,给对方造成伤害,触犯法律。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重视,各部门联动。
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各高校要成立以校级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院系成立以党政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其次要重视安全教育课。学校要将安全教育课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并配备专门的老师和教材,教学内容要形成体系,使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具有连贯性。再次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都是临时性的,一般是迎接各种检查、节假日前或出现事故时才进行突击性的教育,平时很少抓,安全教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所以各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最后要求保卫部门主抓,其他部门联动。学院保卫部门要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财产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网络安全知识及法规教育;外出游玩安全知识教育;识别传销知识教育;国防教育等。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
开设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程,是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基础的安全防范技能、培养安全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方式。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零散的、单一的、随意的安全教育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一是要课程定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入校后第一学期修习。同时随着年级的提升,也可设置心理、恋爱婚姻、求职权益维护等选修课程。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吸纳选拔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一线辅导员和保卫处工作人员等,组建一支专人负责、人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培训,“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面专家来校讲课;将骨干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采取集体研讨备课方式,确保授课质量。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教育。
(四)高校学生要主动的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裁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裁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青少年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
(五)建立家-校-社会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