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九三学社宁波市委员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宁波市委以及上级社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各级组织和全市社员,或驰援湖北、奔赴最前线;或坚守岗位、为百姓筑起防线;或捐款捐物、建言献策、志愿服务,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力量,贡献智慧。
郑重倡议迅速响应
社市委专职副主委童文俊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提高认识,调整作息,进入工作状态,传递组织关心,全面对接、联系各基层组织和社员,深入、细致地做好信息收集、宣传报道、社情民意报送,以及捐献款物、物资联络等疫情防控和服务社员工作。截至3月25日,社市委共编发公众号46篇,宣传防疫抗疫一线社员187人次,其中38篇次报道被宁波政协、统战家、宁波日报、甬派、浙江政协同心苑、联谊报、人民政协报(网)等录用,很好地展现了九三学社社员众志成城、凝心聚力的精神风貌。
同时,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三位同志报名参加了市委统战部“一线疫情防控服务队”持续轮班执勤,部分同志向居住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
医生战士最美逆行
社市委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伟和,是这次我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重点传染病医疗救治专家组呼吸组组长,不仅要承担院内隔离病房患者的会诊工作,还要负责大市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及治疗方案完善等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疫情发生以来,赵伟和天天奔赴于各医院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不分昼夜。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他也曾担任市医疗专家组组长,深入抗击非典一线,立下汗马功劳,并受到时任国务委员李铁映的接见。17年后,他责无旁贷地再次挑起了我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的大梁。担任市级专家组成员的社员还有市中医院支社洪波、俞亚丽,市李惠利医院支社吴宏成,市妇儿医院支社王霞,鄞州区基层委员会李强、应华娟。
奉化区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马彦俏,舍小家、为大家,剪发出征武汉。“武汉有难,国家需要,我应该,也有能力参与到这场战‘疫’中!”她负责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16个床位,悉心守护着重症患者,与他们共同战“疫”。第31天,她第一次给儿子写信说,“长大后,国家有需要,也请你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在媒体发表后,感动了无数人。
社市委副主委、市第一医院影像科主任黄求理,带领全科人员对所有疑似病例开展影像检查和诊断,有效甄别患者。
宁波市政协委员、市妇儿医院支社副主委、医院产科病区主任兼产五科主任陈安儿,参与制定妇产科应急预案,梳理优化流程,确保病患和孕产妇生命安全。
市第一医院基层委员会社员、医院医务科副科长胡文涛,积极响应医院的招募令,1月19日首批进驻隔离留观病房,主动请缨承担临时科主任职责,深入协调聚力,细致沟通关爱,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
除了他们,还有众多的“他”和“她”――市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市李惠利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儿医院、宁大三、微循环研究所,余姚、鄞州、海曙、江北、镇海、北仑、慈溪、奉化、镇海炼化的医卫界社员们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集智聚力精准建言
在社市委编发的93件社情民意信息中,既有宏观建议,如《国家生物威胁防御系统亟待建立》《关于尽快成立国家捐赠物资管理调配中心的建议》等,也有微观建议,如《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疫情传播风险亟待防范》《疫情防控期间应慎用一次性餐具》等,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献智出力。
各条战线守土有责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社员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倾情助力,共克时艰。
被评为第三批战“疫”先锋的宁波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稽核检查处副处长赵迎春,在宁波火车南站出口严守奋战50多日。
宁波市政协委员、市青工委主任、海曙区一支社主委、宁波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施惠祥,奋战一线指导规范检疫排查、采样检测,及时采取阻止出入境、临时隔离、移交集中医学观察等措施,严把宁波口岸传染病输入输出关。海曙区一支社副主委、宁波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龙再浩,从1月22日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启动疫情紧急处置以来,持续检测各海关、机场、港口送检样品。
宁波市政协常委、社市委副主委、宁波工程学院副校长鲍吉龙,建章立制,带领翠柏校区和机器人学院的各部门员工做好联防联控。
宁波市政协委员、社市委常委、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主任张哲,节前重点部署防疫物资储备,节后慰问督查落实中心及分中心各项防疫工作,并推出线上办理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宁波市政协委员、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支社主委、大队副队长柳永胜,1月24日上午即只身返甬,主动请缨,研究部署大队应急预案,担负起现场指挥全队1366人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
北仑区政协常委、北仑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北仑区政务服务办公室主任周瑾,率先引进“浙里过”健康办事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双向免单、线上线下受理政务服务事项,让“数据多跑路、办事更健康”。
北仑区政协常委、北仑区一支社主委、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副局长余维波,带领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小组成员天天跑医院,切实加强对医院环保管理的专项检查力度,全力阻断病毒可能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余姚市政协委员、余姚市基层委宣传委员、临山镇副镇长孙奇(分管教文卫工作),顶着5个确诊病例的巨大压力,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和同志们,发动各村干部和老百姓,奋战一线,坚守余姚的北大门。
余姚市政协委员、余姚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余姚市一支社主委、梨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杰,承担省公安厅大数据比对排查人员的跟踪分解落实工作,负责筹建梨洲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安置点。
高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洪涛,从1月21日防控疫情开始,就连轴值守,协调开展高新区疑似病例转运、密切接触者隔离、流行病调查、疫点消杀指导等各项工作。
宁波市人大代表、海曙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海曙区二支社主委、海曙区统计局局长王数,主动开展民情企情问卷调查,参与基层疫情联防,设置信息化非接触扫描,提高信息登记效率。
余姚市一支社宣传委员、朗霞街道办事处马丽萍,主动承担宣传报道工作,每天跑卡口、隔离点,采访一线战“疫”者,撰写的多篇稿件被人民政协网等媒体录用。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社宁波大学基层委员会一支社社员荣明,开启“停课不停练”线上公益课。
鄞州区政协委员、大步里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红娅,开设网上漫画公益课堂,助力学子度疫期。
江北区二支社社员、江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科长赵一鸣,积极加入市慈善总会和宁波复旦校友会的志愿者队伍,负责联系印度尼西亚华侨捐赠的防疫物资。
百余位社员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助力心理应激干预,华侨捐赠物资对接运送,执守火车站、高速口、社区门岗、道路交通要道等卡口。
余姚、海曙、鄞州、江北、镇海、慈溪、北仑、高新区等基层委员会担任乡镇街道干部的社员和下基层的机关社员,以及根据组织安排驰援基层工作的社员,纷纷参与了清楼行动、卡点执守、交通排查等工作,驻守基层,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宁波市政协委员、美诺华公司董事长姚成志,亲自挂帅制定公司防疫方案,责成分管领导牵头落实消毒、防护、隔离和测体温等各项防疫措施,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不等不靠,变危为机,进军抗病毒药物领域。
宁波市政协常委,高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高新区二支社主委,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材料技术所所长汪爱英,认真做好研究所各项防疫工作,带领团队在春节期间针对护目镜防雾等离子体处理开展紧急攻关,多次实验取得积极进展。
镇海区政协常委、镇海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宁波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劲琳,确保防控优先有序推进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建设。
宁波市政协委员、社市委委员、宁波新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屠秋月,及时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防疫复工“两手抓”。
宁波市人大代表、奉化区科技局副局长路波,积极征集奉化区企业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典型场景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市级应急攻关项目,深入摸排企业复工情况,落实防控责任,传达政策助企解困。
宁波市人大代表、慈溪市基层委员会主委、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中医医院)院长董静波,不仅加强医院管理,每天与广大医务人员一起严守防疫第一线,还主动对接工商联和商会,带领集团中医、院感专家团队上门指导,免费提供中药防疫饮,协助企业复工复产。
宁波市人大代表、建工综合二支社主委,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服务总站总师办主任王秀芳,带领同事细致检查市重点工程——轨道交通4号线东钱湖车辆段项目部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况。
市直属机关一支社、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处罗亮,初一起每天赴企业指导,确保医用口罩、隔离眼罩、红外额温计等产品的规范生产。
高新区三支社社员、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事务部主任曾军,发挥专业特长,公益解答,在线接受法律顾问单位及中小企业法律咨询等。
艺术创作情满志坚
我市艺术界社员纷纷发挥特长,踊跃创作,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社员致敬,为他们加油鼓劲。
社市委文化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大学一支社社员、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梁卿,为《天使真爱》作曲,献给剪发出征的女英雄们。深情的歌曲被制作成音频、视频,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及宁波电视台、宁波广播电台等媒体广泛传播。
宁波市人大代表、慈溪市一支社主委、上越陶艺研究所所长施珍,以“瓷”抗疫,创作的青瓷作品《凤凰涅槃》经受烈火的考验,如“最美逆行者”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奔赴前线,驰援武汉。
市直属综合二支社副主委、宁波市文化馆表演艺术中心负责人、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范翱鹰,为歌曲《你是我的雷神和火神》作曲。
余姚市三支社社员、泗门镇成之庄科举文化博物馆馆长褚纳新作诗《颂白衣使者》《赠岗卡卫士》,并由社市委艺术总团视觉艺术分团顾问、宁波大学二支社社员陈亚非书写,献给抗疫第一线的战士们。
镇海区一支社社员、镇海区江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波,认真做好企业防疫抗疫各项工作,并作诗《庚子立春抗击疫情》战“疫”。
捐款捐物凝聚力量
社市委发出倡议书的同时,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专项捐助通道。各基层组织迅速发动,踊跃奉献爱心。截止目前,已收到1043人(次)捐款,总计300994元,其中九三专修学校捐款5万元。同时社员通过其他途径捐款35699元。
宁波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劲琳,北仑区二支社主委、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静逸,江北区三支社社员、宁波欣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晌,以及慈溪市基层委员会的企业家社员们,均以公司的名义向当地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捐款共95.3万元。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防疫物资告急,尤其是防护服、口罩等一直处于急需状态,一系列消毒产品缺口不断增大。王曙光、熊继焕、蔡志惠、李克桑、杨浩波、赵一鸣等社员,想方设法,辗转多地,积极筹集、购买、捐赠防护物资。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抗疫路上,爱心不止……
宁波建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曙光,人在国外,心系祖国,全家总动员,辗转多地,人肉背回50套防护服,捐献给宁海县第一医院,又将1400个口罩捐赠给村委会。
余姚二支社社员、捷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继焕,想方设法代购了7200只日本PFE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和9000ml医用消毒液,并委托两位日本友人专程送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捐赠给余姚市人民医院。
宁波天博福斯特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惠,腊月廿八,把公司库存的150个口罩全部捐献给街道办事处。又想方设法联系国外客户和朋友,采购到100副护目镜和400个医用手术口罩、N95口罩,捐赠给宁波市第一医院。
美诺华公司董事长姚成志,踊跃捐款捐物,集团及各子公司向宁波大谢开发区管委会、宣城上虞工业园区等捐赠口罩、乙醇消毒溶剂、洁净服、防护服和消毒酒精等紧缺医用防护物资,助力地方政府防控工作。
余姚二支社社员、浙江舜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飞锋,购置560支消毒液、200瓶免洗洗手液和50本专门为老年公寓编制的《疫情防控指引》宣传资料,捐献给余姚市舜辰老年公寓。
海曙区机关事业社保办公室副主任丁燕君,向基层乡镇环卫站、村委会等捐赠医用外科口罩2000个,并积极联系彩虹大药房、白云商会、外贸公司等,协助乡镇基层部门采购防疫物资。
持续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社员们,一直默默地奉献着,已经记不清连续工作了多少个工作时日。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大爱凝聚,众志成城。全市九三学社社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责任、担当和必胜的信念,诠释着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