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上海杨浦滨江有个项目是备受期待的。这个期待,主要来自三方面群体:
一是地产业内人士——这关乎一家超级央企的上海新启程;
二是上海人民尤其是杨浦居民——这关乎杨浦滨江的“门面”;
三是对一线滨江办公有期许的企业——这关乎自家是否要在这里“落户”。
如此万众瞩目的一个项目,是作为中交集团上海总部基地的中交滨江广场。
视频漫游效果
这个项目沉淀了中交的诸多心血,就在8月18日,也终于迎来了又一重大进展:
约160米高、未来将由中交自持、作为中交人总部办公地的A座塔楼,正式完成结构封顶!
效果图
这意味着,这个杨浦滨江的首发之作,距离正式焕发新颜又更进了一步。
01
中交滨江广场,这个总体量约19万方的商办综合体,从去年开始艳姐就一路跟进报道,看到其有了新进展也是感触颇深。
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太难了。
这种难度,是天然存在于地块之中的,核心有三:
其一,本身是百年瑞镕船厂和老公茂纱厂旧址,又有诸多历史保护建筑遗留;
其二,紧邻未来将建造古船博物馆的两条百年干船坞;
其三,位于黄浦江畔。
示意图
这三点,每一个拎出来粗粗看上去都是巨大的亮点,但却也是“阻碍”项目开发最大的难点。
百年前的老公茂纱厂办公楼——1号楼修复后实景图
后两点,可能大家并不太能有直观的感受,毕竟从表面看,这些存在都是项目天然的加分项,怎么就成难点了?
因为要实现“加分”,首先需要的是解决前置难题。
我们可以来看项目交付时的状态:
两条干船坞以非常“霸道”的姿态,伸入了建设场地内,最长的部分,甚至达到了约63米,总共占用的面积也有约4800㎡。
船坞伸入建设场地
这不仅仅是占用了地上大量可使用面积的问题,要知道,这种百年的船坞,地上地下结构也相当复杂,有坞墙、方桩、灌注桩、钢板桩……如果不做拆除,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船坞伸进场地内的障碍物情况
所以在做这个项目时,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
船坞清障。
但是船坞本身需要做保留保护,加之为了后来的古船入坞,必须在保证船坞稳定性和使用价值、以及避免地下水突涌的前提下,进行清障。
截自地块“出让须知”文件
所以这块地,冥冥之中也注定了终将属于中交。
专业的中交,通过全回转套管钻机清障施工工艺,先建扶壁式挡土墙、再回填素土、并在临近船坞段采用先进的清障成桩一体化咬合桩……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最终高质量按期完成了船坞清障与桩基基坑工程,也顺利在去年11月迎来了古船的入坞。
船坞清障过程示意图
实景图
所以未来将建立在船坞之上的古船博物馆,作为杨浦滨江的超级配套,中交滨江广场也确实是“最配”享受这个近距离赋能的。
而未来中交滨江广场和古船博物馆的联动,或许也会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更紧密。
从商业地下通道一路行至滨江的视频漫游效果。仅作为示意,项目预留联通船坞的接口,具体以政府公示为准
完成船坞清障后,就需要直面第三个问题:近在咫尺的黄浦江影响。
因为中交还要做一个最大将达到21.6米深、面积更是有足足2.3万方的超深基坑——也是一个距离黄浦江仅仅只有300多米的超深基坑。
地下深基坑围护结构BIM模型
虽然未来项目将享受一线江景视野,但也意味着这里的土质是比较特殊的江滩土,地下0.5米到1.8米之间就是地下水静止水位,施工难度不言而喻。
所以在基坑开挖前,中交还足足花了21天先做管井施工并进行抽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了充足的降水准备,并做了非常完备的排水防水工艺,从用材到施工手法都相当考究。
未来地下室的外墙,也是基坑的围护体,作为地下的连续墙,将兼具排水和防水的功能。
一切都考虑周全后,基坑的开挖也就顺利推进了,在这个基坑之上,才有了如今我们见到的已经封顶的A座、以及稳步推进建造的其他模块……
02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是我们不去特意说很难察觉到的难点,但足以见到中交集团对于这个未来上海总部基地的用心,以及背后隐隐展现出的来自国匠的硬核实力。
这些难度都克服了,所以我们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了中交在后续的产品打造中,为了交付出更好的作品不断跟自己较劲,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高端用材、高级工艺。
比如未来两栋双子塔楼构筑成的巨轮中,非常贯彻实施的“无柱空间”。
不仅地面大堂尊贵感十足,有约10米净高的星级挑空、以及约50米长的无柱连廊。
两栋双子塔楼的百米云端处,更有做了多层挑空、通高无柱的峰层空间。
这个峰层最牛的点在于做了连贯完整的270°三面围合式单层索网幕墙,优点从效果图就能看出:
无大型钢支撑、无边框、轻盈通透、视野开阔……
但要做到这样的高空江景视觉体验,不仅是用材极其考究,比如要用全超白夹胶中空玻璃、双向的不锈钢封闭索……
更是要考虑到高空风压、和玻璃最大达到800KG的自重问题,用柔性的横竖钢索通过夹具承载住这双重考验,所以又是对施工技术又是一大考量。
这中间有非常多精细、专业的工艺手法,拉锁要分三级张拉、顺序、索力都有严格要求。
高空拉索幕墙面板安装设施搭设图
但最终,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样让人心驰神往的呈现,270°环幕江景视野效果堪称一绝。
天幕峰层外部效果图及视野效果图
如果再将视线向下看,另一个惊艳度不亚于峰层的点是:
在两座塔楼之间约12.6米标高的位置凌空架起的那座连廊。
连廊效果图
这是一座纯架空的无柱大跨度钢连廊,足足约9.8米高、约21.7米宽、约55.75米长,重量都有1600吨,加上场地空间有限,因此整体的施工难度极高。
所以这么个大家伙,中交的处理办法是:先在地面完成拼装,再通过整体提升的工艺技术抬高后再进行焊接,单是提升器和提升吊点就有20多个,还有一整套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系统来保证精度。
而这么复杂的操作只是为了让两座塔楼更好的交互,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空中一线江景空间——即便未来B栋是要整栋出售的。
从目前的规划看,这个连廊未来可以化身绝佳的观景“桥梁”,据说内部的招商方向也是奔着一线江景餐厅而去的。
正在将这些难点一一克服去尽可能将项目做出更好面貌的中交,也做到了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惊喜的产品展现。
有可以跨越百年历史,一眼望到江的视觉通廊;有功能非常复合多元、又不失调性、暗藏“船”元素玄机的景观空间;有多维立体的生态系统……
更有足有约2万方的体量、沿着杨树浦路铺开的商业裙房,这里是聚焦高净值客群的“滨江会客厅”,复古与国际范儿兼备,高端圈层、高端业态,注定是未来上海又一地标型商业。
这些都是在中交的用心凝造下,给到的属于一线滨江总部的排面。
03
中交滨江广场中,两栋高矮不一的双子塔楼,是当之无愧的视觉焦点。
国际5A超甲,左手LEED金级,右手绿建三星,搭配LOW-E玻璃幕墙系统&8大智慧商办平台。
我们重点来说一说8大智慧平台,其中有非常多的细分模块,简单举两个例子。
比如有访客上门,在管理比较严格的场所,常规的流程往往是客户到地了联系人来接,或是现场登记后进入。
但是在未来的中交滨江广场却是这样一套流程:
来访前先线上预约,现场可以直接人脸识别无感通行,而从进入闸机开始,国际大牌迅达电梯也会很懂事地进行智能派梯,即便是高峰期,也能较快等来电梯。
甚至还有尊贵的VIP专梯,可以实现更快速地直达目标楼层。
再比如困扰很多有车一族的停车问题,向无头苍蝇一样在停车场兜半天找不到一个车位的情况在这里几乎不存在。
因为车位是可以提前预约的,停车以后甚至还有专门的地图可以帮助实现反向寻车。
而这8大智慧平台背后,还有一套堪称行业顶尖的数字孪生系统作为支撑。
实控情景示意
还是拿停车的例子来说,未来会有专门的模块进行实时管理,所有的车位信息、出入口拥堵情况都会相当一目了然,即便有状况也方便及时进行疏导。
占了VIP车位的临时车辆、长期停放的僵尸车,都会在大数据下被快速排查出来,便于管理,对使用者来说,体验也更佳。
高级又便利。
结合在整体产品营造上的表现看,这种高规格的打造,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所以艳姐还是相当期待未来项目正式面世后的表现。
基本可以预见:
杨浦滨江很快就能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4
中交滨江广场,是生来就注定不凡的。
这种不凡,是即便抛开一切项目打造的逻辑,单看脚下的那片土地,就难以掩藏住的。
毕竟杨浦滨江的能级,实在是太高了。
足足有15.5公里长杨浦滨江岸线,是上海市中心最长的黄浦江水岸,更是绵延着近代工业文明百年的历史遗存。
在约5.5公里长、也是整个黄浦江唯一的南向岸线上,就有足足24处、66幢规划保护保留历史建筑。
可翻转手机查看长图
图源:杨浦滨江企业服务中心
基于此,整个杨浦滨江的生活配套也以极高的规格加速焕新中。
除了中交滨江广场南侧将要建立起的滨江考古基地、以及古船博物馆——未来的上海第三所市级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北馆”等超级配套,世界技能博物馆等滨江生活配套也都酝酿已久、逐一迎来开放。
百年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正式蝶变、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目标,已经不算太遥远。
杨浦滨江南段,不仅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最完整的滨江工业带,更是黄浦江核心段中唯一一个定位为“科创研发”的区段,未来世界级的创谷核心。
杨浦滨江到2025年力争完成的目标
沿着这条长长的滨江岸线,中交滨江广场、抖音集团上海滨江中心、中国节能上海首座、美团上海科技中心、哔哩哔哩新时代产业园……预计都将在2026年前基本实现竣工和投入使用,成为整个杨浦滨江发展的重要载体。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
整个杨浦滨江最浓墨重彩的起笔处,就是在中交滨江广场。
真正意义上的对望陆家嘴,位于黄金三角尖角之上的存在。
身处瑞镕船厂与老公茂纱厂旧址,与古船、毛麻仓库等为邻,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肩膀上。
因为这里的战略意义太过于重要,甚至还是整个杨浦滨江最早启动出让开发的。
但显然,中交并没有辜负这片土地。
05
作为在《财富》世界500强上排在第63位的国之重器,中交集团在过去的很多年间都是低调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诸多世界之最的缔造者。
但鲜少有人知道,这艘世界级航母起航于久远的126年前,它的前身,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疏浚企业天津航道局。
百年的时光,这家中国最早的民族疏浚企业从0开始,成为了中国现代疏浚业的摇篮,也一路逆袭成为了:
世界最大的疏浚企业。
而鲜少有人知道,中交集团和黄浦江,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如今隶属于中交集团的中交上航局,前身是专为疏浚黄浦江而成立的“浚浦工程总局”,迄今也有百余年历史,堪称这百年来黄浦江疏浚的最大功臣。
可以说,中交集团是黄浦江两岸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更巧的是,如今杨浦区着力推进的“一岛两翼”格局中的复兴岛,就是在中交上航局的努力下,逐步成型的。
如同命定一般,有着深厚“船文化”基因的百年中交,如今在黄浦江畔用一座世界级总部,会晤了百年杨浦滨江,开启新征程。
艳姐相信,就如中交所期盼的那样,乘着这样一艘巨轮,中交在对望世界,同样也能为世界所望。
中交滨江广场
B座塔楼可整售、A座塔楼可整层租赁
约2万方商业已全球启动招商
感兴趣的朋友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进一步了解详情
主编:张艳
责编:Nanako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