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要闻回顾:中国12月份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2%

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稳定在四成以上。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妇女就业权益得到有力保障。2022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2%。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为6766.4万人,占比为40.5%。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健康保障加强。深入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和健康宣传教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特殊权益得到有力保障。2022年,执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为72.9%;女职工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3.3%,比男性高1.1个百分点。

工信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坚持新老并举,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措施,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完善产业生态,增强高铁、电力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制造”名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挥高新区等产业园区作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工信部: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

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补短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实施“一链一策”,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化点成珠、串珠成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锻长板,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提升产业质量。着力强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一批战略性标志性装备。用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国家发改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抓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实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国家发改委: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

国家发改委: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切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有效落地。结合中期评估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研究提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编制实施好年度计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年度重点工作。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深圳:2024年要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飞地经济等经济形态

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按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和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高水平专业化集群化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强大的领军企业和庞大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群体,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茂波:香港将于2024年举办更多盛事活动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总结香港过去一年的经济情况。陈茂波表示,回顾2023年,香港踏上全面复常之路,跟内地和国际逐步恢复正常往来,经济回复增长、失业率回落至低水平、通胀温和。陈茂波称,明年香港将会有更多盛事活动,凸显香港中西文化荟萃和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以及便捷连通海内外的优势。特区政府期望通过举办更多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并在其中注入更多新元素、新体验,让海内外朋友有更多机会、更乐意一来再来,让香港成为公干出行、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甚至是家庭乐的理想目的地。

金融新闻>>>

2023年股票ETF市场获得超过6400亿增量资金

数据显示,ETF新产品上市叠加资金抄底,2023年股票ETF市场获得超过6400亿增量资金。其中,2023年之前成立的存量股票ETF获得了超过5680亿元资金净流入。从产品来看,宽基ETF成为全年“吸金”主力,沪深300ETF、科创50ETF、上证50ETF及创业板ETF等净流入领先。在ETF盛宴之下,一批头部基金公司旗下ETF规模增长迅猛。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国泰、南方旗下股票ETF规模超过千亿,嘉实、富国、易方达、华泰柏瑞、博时年内股票ETF规模大幅增长。(中国基金报)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涨146点

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全年累涨逾13%

COMEX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跌0.56%,报2071.80美元/盎司,主连2023年累涨13.45%。COMEX3月白银期货结算价收跌1.17%,报24.086美元/盎司,主连全年累涨0.19%。

伦镍全年累跌将近45%,伦钴跌约44%

LME期铜收跌66美元,报8559美元/吨,2023年累计上涨超2.23%。LME期铝收涨6美元,报2384美元/吨,全年累涨超0.25%。LME期锌收涨17美元,报2658美元/吨,全年累跌超10.56%。LME期铅收跌18美元,报2068美元/吨,全年累跌超9.81%。LME期镍收跌131美元,报16603美元/吨,全年累跌超44.74%。LME期锡收跌265美元,报25415美元/吨,全年累涨超2.44%。LME期钴收平,报29135美元/吨,全年累跌超43.92%。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全年累跌逾10%,美天然气期货创下自200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小幅下跌,全年累跌逾10%。WTI2月原油期货收跌0.12美元,跌幅0.17%,报71.65美元/桶。WTI主连本周累跌2.6%,12月累跌5.67%,2023年累跌约10.7%。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0.17美元,跌幅0.22%,报77.04美元/桶,主连本周累跌2.57%,12月累跌6.99%,2023年累跌约10.3%。NYMEX2月天然气期货结算价收跌1.68%,报2.514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主连全年累跌近44%,创下自2006年以来最大年度降幅。

行业新闻>>>

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将创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将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其中,2023年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900万辆,汽车出口预计接近5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稳定在50%以上。据介绍,今年有一系列大力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出台,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3年11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783万台,同比增长13%,较2017年11月峰值仍稍低7%,处历年的次高位水平。其中,中国车企的销量占世界份额38%,今年1―11月的累计份额达到33%。

乘联会崔东树:11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8%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3年1-11月的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052万台,同比增长11%,但距离近几年的高点水平差距仍有6%,差距水平缩小。由于中国车市较强,11月世界汽车销量逐步接近峰值,世界汽车行业的运行明显改善,导致国际车企销量改善。2023年11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783万台,同比增13%,较2017年11月峰值仍稍低7%,处历年的次高位水平。2023年11月中国车企的世界份额38%,今年1-11月的累计份额达到3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环比下降6.7个百分点

12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InventoryAlertIndex)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但景气度显著回升。

三峡枢纽2023年通过货运量超1.72亿吨,同比增长7.95%

12月31日,据三峡集团官微消息,2023年,三峡枢纽年通过货运量超1.72亿吨,同比增长7.95%,其中三峡船闸全年过闸货运量超16865万吨,同比增长8.02%。三峡船闸年过闸货运量、三峡升船机年过机货运量、三峡枢纽通过货运量,以及向家坝升船机年过机货运量,均再创历史新高。

中物联:我国仍是全球需求规模最大的物流市场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消息,2023年我国物流业迎来恢复性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将达350万亿元,我国仍然是全球需求规模最大的物流市场。制造业升级、消费新业态、新能源“新三样”等重点领域需求贡献率稳中有升,电商物流、即时配送等细分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2023年百强房企销售额62791亿元同比下降17.3%,千亿房企较去年减少4家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始终处于景气区间,均值为109.95,已经接近2019年的同期水平。该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入出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1070亿美元。

元旦档票房刷新影史纪录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4年元旦档(2023年12月30日-2024年1月1日)总票房突破13.11亿,超2021年元旦档13.03亿票房成绩,刷新中国影史元旦档票房纪录。

国家移民管理局:6国超11万人次免签入境中国,观光休闲占7成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自12月1日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述6国来华人员共计21.4万人次,较11月份环比上升28.5%,其中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人数共计11.8万人次,占同期6国入境总人数的55.1%,从入境事由来看,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人员中来华观光休闲和从事商务活动人员共计9.1万人次,占比77.3%。

2024年1月1日起,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将减免旅游签证申请材料

为进一步便利中美人员往来,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将减免L字(旅游)签证申请材料:前往中国旅游的在美人员申请赴华签证,可免提供往返机票、酒店订单、行程单或邀请函等申请材料。因个案不同,具体请以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要求为准。

港珠澳大桥全年客车通车量创新高,港澳单牌车占比过半

1月1日,拱北海关对外发布消息,“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一周年,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境港澳客车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23年经大桥口岸进出境客车超268万辆次,同比增长1.35倍,与2019年相比增长2.45倍,其中港澳单牌车近140万辆次,占比超过50%。

公司新闻>>>

央行同意支付宝(中国)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截至2023年12月)显示,央行发布银许准予决字[2023]第189号文,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知乎收纽交所通知函,美国存托股交易价格低于合规标准

12月29日,知乎宣布,公司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信函,通知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的交易价格低于合规标准。该通知对公司美国存托凭证的上市没有立即影响,公司将监控市场状况,目前仍在考虑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AITO问界12月交付新车24468辆,环比增长29.96%

AITO汽车1月1日宣布,2023年12月,AITO问界系列交付新车24468辆,环比增长29.96%,2023全年累计交付94380辆,问界新M7于12月交付20611辆,问界M9上市七天累计大定超30000辆。

理想汽车:2023年12月交付50353辆,全年交付超37万辆

1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12月交付数据。2023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50,353辆,同比增长137.1%,成功达成月交付五万辆的目标。2023年第四季度共交付131,805辆,同比增长184.6%。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

广汽埃安: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

12月31日,广汽埃安宣布,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与此同时,广汽埃安还在12月28日达成累计产销百万。

龙年茅台生肖酒将于1月6日上市,市场指导价仍为2499元/瓶

龙年茅台生肖酒将于1月6日晚间在i茅台上正式发售,500ml装的龙年茅台生肖酒市场指导价仍为2499元/瓶。(财联社)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发表新年致辞:2024年交付挑战将进入深水区

12月31日,碧桂园控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莫斌发表新年致辞。莫斌在新年致辞中表示,保交付是碧桂园牢牢守住的底线。截至12月31日,碧桂园今年已累计交付房屋超60万套。“2024年的交付挑战将进入深水区,面对仍然大量的交付任务,我们始终不放松对品质的要求,开放工地接受业主的参观和审视,竭尽全力完美交付。”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计划明年在中国设立子公司

普拉特斯称,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计划设立一家锚定亚洲所有地区的子公司,“不是在新加坡开展的贸易,而是建筑、工程以及化肥和炼油厂的合作”。

海外新闻>>>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4级地震,地震引发5米海啸

据新华社援引日本气象厅1月1日消息,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当天发生7.4级地震,地震引发5米海啸。

2024年起USB-C将成为欧盟电子设备通用标准

“通用充电”要求将适用于所有手持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耳机、便携式扬声器、手持式电子游戏机、电子阅读器、耳塞、键盘、鼠标和便携式导航系统。而到2026年,这些要求也将适用于笔记本电脑。

韩国2023年出口同比减7.4%,贸易逆差100亿美元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月1日表示,2023年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7.4%,为6327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减少12.1%,为6427亿美元。由此,贸易收支出现100亿美元逆差。

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为1.2%

12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新年献词时表示,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1.2%,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否如贸工部预估取得1%至3%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局势是否稳定。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消费税将从8%上调到9%。对此李显龙说,这个额外税收将帮助政府应对因人口老龄化而不断增加的医疗开支。政府在新的一年将继续为本地家庭提供定心与援助配套,缓解消费税上调的影响。

五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今天正式生效,金砖新伙伴期待经济发展

据央视新闻,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新成员国的专家学者表示,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各国挖掘自身潜力,合作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并期待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

阿根廷正式拒绝加入金砖国家

印度法院下令释放两名vivo印度子公司高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31日报道,印度一家法院12月30日下令,释放中国手机制造商vivo印度子公司的两名高级员工。路透社报道称,印度打击金融犯罪机构中央执法局本月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了两名vivo印度子公司高管。被捕的两名vivo公司高管于23日被带到位于德里的一家法院,随后送往中央执法局拘留。印度报业托拉斯称,被捕的两名高管为vivo印度子公司的代理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执法人员还逮捕了该公司一名顾问。(参考消息)

巴勒斯坦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3%

马士基航运公司暂停其所有船只通过红海48小时

马士基确认“MAERSKHANGZHOU”轮遇袭,目前该轮继续向北航行

THE END
1.自2024年初以来,中国对?11个欧洲国家和...来自英伦云小学...自2024 年初以来,中国对 11 个欧洲国家和马来西亚分阶段宣布免签入境至 2025 年底,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西班牙和瑞士的公民。今年7 月中国也恢复了对文莱和新加坡的免签入境,但尚未恢复对日本的免签入境。试行计划中,免签入境的期限最长为 15 天。根据移民统计数据,20...https://weibo.com/7020825088/OwUCikxeq
2.东方财富财经早餐6月26日周三外交部: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上述国家不符合免签条件人员仍需在入境前办妥来华签证。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253113416056.html
3.2024年中国免签“朋友圈”再增欧洲六国,3月14日,中国正式对瑞士...2024·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4/05/26 20:32:53 【知识点】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解读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单选题-单题|适中 (0.65) 【推荐1】中欧班列(义乌一马德里)是“一带一路”上运输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国内穿过省份最多的列车。旅途中可能看...https://zujuan.xkw.com/7q22911851.html
4.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波兰纳入免签国家...为促进国际间的人员交流,中国决定放宽免签政策,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波兰纳入免签国家名单。根据外交部最新消息,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来自这三个国家的普通护照持有者,在华停留不超过15天,因商务、旅游、探亲或过境目的访问中国时,可享受免签待遇。需要注意的是,不符合免签条件的旅客仍需提前申请中国签...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625/46750428.html
5.2024年不再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国家2024年不再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国家 英子 首页 发现 下载手机端 2024年不再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国家 英子 08-23 阅读7471 发布于 08-23 送花 投诉 阅读 7471 44 暂无评论评论 点赞 分享 https://www.meipian.cn/565yilmc
6.国际频道中国经济网美保护主义或破坏欧元区增长:“关税将让大西洋两岸均成输家”2024/11/18 日媒感慨:日系品牌汽车在中国影响力下降2024/11/18 ...俄乌冲突将迎第1000天,美媒:俄乌冲突下一步很大程度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如何施展手段2024/11/18 新媒:欧洲仍对特朗普对乌政策心存幻想2024/11/18 ...http://intl.ce.cn/
7.中国对哪些国家免签证20242024年3月14日至11月30日期间,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中国对https://www.wuhan.com/xinwen/127286.html
8.对中国免签的国家有哪些巴哈马是一个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国家。在2020年1月,世界上有71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其中包括巴哈马。巴哈马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在疫情期间并未取消,只是暂时停止,后疫情时代这些政策会恢复。 答案参考以下3篇等文章 02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公民可以免签入境的国家之一,需要从规定的海关入...https://page.sm.cn/blm/midpage-317/index?id=24_f8f29ff0caeca3cece63df6cfb37dea3
9.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包括哪几个国家...欧洲国家包括哪几个国家 欧洲国家的聊天软件 更新时间:2024-07-12 欧洲国家的聊天软件...欧洲国家的聊天软件 欧洲国家分布地图 更新时间:2024-07-12 欧洲国家分布地图...欧洲国家分布地图 欧洲国家对中国免签 更新时间:2024-07-12 ...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ss/index.php?s=%E6%AC%A7%E6%B4%B2%E5%9B%BD%E5%AE%B6.html
10....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5个欧洲国家免签。2024年3月14日起...2023年12月1日起,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5个欧洲国家免签。 2024年3月14日起,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欧洲国家免签网页链接划重点:完全不提美、日、韩。查看图片 法国这点人口。只要抱紧中国大腿,是很容易过上好日子的。关键,它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且军事独立(没有美军驻扎)。https://xueqiu.com/6899663539/282355099
1.2024年持中国护照/英国签证免签国家地区盘点—RedScarf马来西亚(Malaysia):自2023年12月1日起,马来西亚对中国公民实施停留不超过30天可免签入境的便利措施。【Reference】 泰国(Thailand):泰国将自2024年3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实施永久免签政策。【Reference】 新加坡(Singapore):2024年2月9日起,中新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停留不超过30天。【Reference】 ...https://www.honglingjin.co.uk/122663.html
2.对中国人免签的国家有哪些?持 普通护照出国免签的国家欧洲: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圣马力诺、格鲁吉亚、南斯拉夫、波黑 亚洲:孟加拉、朝鲜、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老挝、土库曼斯坦、越南美洲:古巴、厄瓜多尔、圭亚那、秘鲁、 非洲:贝宁 2024-07-25 08:16:42星空留学 对中国护照给予免签和落地签的国家有哪些? ● 泰国期间...https://www.yswxk.com/qa-detail/674e9fab1dc311ef87b2fa163e1970d8
3.2024年5月第一季度出入境政策简讯中国延长对法国等12个国家...2024 年 5 月第一季度出入境政策简讯 一、国际旅游资讯 1. 中国延长对法国等 12 个国家免签政策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2. 法国:宣布将在 2025 年前为中国旅游团和商务旅客实施签证便利化措施。 3. 斯里兰卡:继续免除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七个国家的公民签证费用。https://www.visanc.com/archives/7129
4.2024最新持中国护照可免签/落地签/电子签国家汇总其实就算没有免签和落地签,很多国家开放的电子签也相当方便,不用跑去使馆/签证中心申请、网上提交材料,然后邮件查收审核通过后的电子签证即可。那么目前哪些国家和中国互免签证呢?哪些国家对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呢?中国护照持有者可以申请哪些国家的落地签和电子签?小编为各位整理了一份2024最新持中国护照可免签/落地签/...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129712
5.2024年中国免签“朋友圈”再增欧洲六国,3月14日,中国正式对瑞士...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国家与世界 / 世界与中国 / 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做法 单选题 | 容易 | 组卷1次 | 引用(1) | 相似题 1. 2024年中国免签“朋友圈”再增欧洲六国,3月14日,中国正式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国试行免签政策。互免签证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7167192
6.土耳其护照免签国家2024最新一览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护照免签能力代表着它在国际舞台上的流动性和影响力。土耳其,作为一个旅游胜地和多文化交汇点,其护照赋予持有者前往世界各地的便捷。此外,土耳其护照对于希望前往美国等国家的申请人来说,也可以起到非常有用的“跳板”作用。澳臻移民专家在本文中将逐一解析土耳其护照可以免签的国家,以供申请...https://property.liveinau.com/news/3496/
7.对中国免签的国家2024最新消息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已经与许多国家签署了免签协议,使持有某些国家护照的游客可以免去办理签证手续直接入境。那么,对中国免签的国家都有哪些呢? 首先,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持有以下国家护照的游客可以免签入境中国旅游:新加坡、文莱、日本、卢森堡...https://lenglv.com/zhishi/52754.html
8.瓦努阿图护照免签国家和地区名单2024年最新瓦努阿图共和国位于南太平洋的群岛国家。瓦努阿图护照持有人通过投资计划有权免签证或持抵达签证前往96个国家。受欢迎的投资和旅游目的地包括英国、香港、新加坡和俄罗斯。接下里为大家梳理2024年瓦努阿图护照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国家和地区名单。 一、瓦努阿图护照免签国家-欧洲 ...https://www.omtvisa.com/11782.html
9.中国对哪些国家免签?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迈入“免签时代”。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通过信息图表为您介绍中国对哪些国家免签。 2024年3月22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https://sputniknews.cn/20240322/1057887433.html
10.一文盘点丨近半年来,这些国家对中国游客免签了!南方+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又上升了!今天,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议,该协议将于2024年3月1日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再一次扩容。 不仅是泰国,近半年来有多个国家都为中国游客制定了免签政策,其中部分政策已生效,还有些即将生效,一文为您盘点—— 免签政策即将生效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8/c855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