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类驯化饲养的家畜之一。从过去看家护院的家犬到现在的警犬、导盲犬等,犬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狗当作宠物来养,但与之相对应,狗咬人事件多发。遛狗牵绳、文明养犬应成为养犬人的责任。
■不文明养犬致狗咬人事件多发
在城市,如何文明养犬是大众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问题。
“养宠物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不影响他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们害怕的是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最近发生的多起狗咬人事件,都和养狗不文明行为有关。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被狗追逐和撕咬时,反击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深度伤害。”张华说。
从国内已发生的狗咬人事件来看,养犬不文明行为是狗咬人事件多发的主因,大部分狗咬人事件里的狗是行动自由的狗,没有被主人拴犬绳。《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城镇犬只数量为5119万只。根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
■难监管的养犬不文明行为
宠物狗的凶猛固然令人害怕,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负责任的养犬人。
2021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法律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既然有法可依,不文明养犬行为为何屡禁不止,“狗咬人”难管在哪?陕西瑞森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一鸣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养犬人不遵守养犬规则;二是由于人们普遍选择在小区内遛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对养狗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三是由于养犬者人数众多,单纯依靠行政机关的监管,不仅执法成本高昂,且很难持续性监管。
“除了遛狗不牵犬绳外,不少养犬人也忽视了其他一些养犬应尽的管理职责。狗在外面,往往会随地大小便,不及时清理会造成道路等公共场所的污染。此外,弃养等不文明养犬行为也较为多见。还有爱狗者将城市不能饲养大型犬视为一种对自由的剥夺。但越来越多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告诉我们,严谨的禁养,不但不是遗憾,反而是文明的体现。”张一鸣说。
■多发的狗咬人事件呼唤精细治理
城市养犬,涉及多个治理主体,包括养犬人、发放犬类准养证的公安机关、小区物业公司等。因而,犬患需要众多责任主体合力治理。
除了法规的制定,城市养犬问题的治理还需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一些城市在狗患治理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上海警方试行抓拍不文明养犬行为,对犬类目标进行智能分析筛选,锁定养犬人的不文明养犬行为;浙江绍兴试行养犬登记证记分制管理,居民在养犬过程中有扰民等违规行为将会被扣分,扣完12分则有可能被吊销养犬登记证。
“要遏制狗患、建立养犬者与社会公众和谐共处的环境,实则是要进一步倡导文明养犬行为。如果养犬人能够及时捡拾狗的粪便、用犬绳牵好狗、外出时给狗戴上嘴套等,那么其他人对狗的厌恶感便不会那么深,恶犬伤人的悲剧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争议甚至对立也会减少很多。”张一鸣说,养狗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和城市治理的问题。管住狗,关键在管好人。只有明确谁来管、怎么管,相应的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管控。
陕西检察机关依法对冯迎春涉嫌受贿、徇私枉法案提起公诉
西音舞蹈作品《俑生俑事》华丽绽放“荷花奖”舞台
建高水平创新平台让陕西开发区新质生产力再“提速”
今晚18点35分精彩正在上演
“汉水北上·润泽三秦”引汉济渭工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陕西:“三项改革”为科研人员“撑腰”让科技成果靓丽“出阁”
陕西延安:增“智”提质为经济发展赋能
陕西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何静:中国无氧登顶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第一人
候鸟飞临黄河湿地陕西加大巡护力度
陕西提前完成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