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低年级的女生竟然无情的虐待一只流浪猫,给它打耳洞,给它灌辣椒水……。可谁知道她们原来都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因为在缺少爱的家庭中变成了心理变态的孩子。
读完了这个事件我对这几个女生又讨厌又同情。我讨厌她们无情地虐待小动物,但又因为没有人疼爱她们而同情她们,她们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就是希望父母能够多注意一下她们,可她们的父母却对她们没有一点关心。我想如果她们的父母能多关心她们一点,多疼爱她们一点,她们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她们也一定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生活着,也就不会酿成今天的惨剧了吧!我也为自己有关心我,疼爱我的父母而开心,幸亏有他们,我才能快乐,幸福的生活!
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小学五年级:焦溪刘洋六一
“真场景”即真实的生活场景,它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易于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有的“真场景”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学《我与小动物》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我结合当时网上刚刚发生的“虐猫事件”,从网上下载的虐猫录像中截取了一段让学生观看。为防止画面过于血腥,我还把画面色彩调成了黑白色,并配上了一段恐怖的音乐。学生在观看之后,表情极为沉重。当我问:“看了这段录像,同学们有话要说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这个人真是畜生不如,竟然这么残忍地对待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对肇事者表示谴责;有的说:“我们国家应该出台一部动物保护法律,让那些残害动物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类似事件……因为这是刚刚发生的真实事件,而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作了报道,所以学生对“虐猫录像”这个真实的场景才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即使教师不再引导,学生以后大概也不会做虐待小动物的事情了。
二、面对生活中的“真问题”
“真问题”即社会生活中真实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真问题”,教者要努力使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教学《绿色小卫士》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把当天教室后面的垃圾桶拎到讲台上,从垃圾桶里找出一张张废纸,然后把一张张废纸抹平叠好,足足有三十多张,除此以外还有一本废弃的作业本居然有一小半还未写一个字。我面带怒色地说道:“上节课,同学们都知道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也知道这一张张纸都是由一棵棵大树制作而成,可为什么还是干这种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的事呢?”学生一个个面带愧色,惭愧地低下了头。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韩老师,我们以后一定会把纸的正反两面写完,把它真正变成废纸再扔。”我说:“正反两面写完就一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纸了吗?”学生被我这么一提醒,豁然开朗,纷纷提议要建立一个班级“变废为宝箱”——把用完的废纸扔在箱子里,积攒一箱后卖掉,所得的钱物可以捐赠给班级内的贫困学生,也可以买文具作为奖品,真可谓一举多得。就这样,学生浪费纸张这一“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还变废为宝,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化解生活中的“真烦恼”
得“道”者多助?
6月18日娱乐圈杨劲松的博客上发表了《〈同一首歌〉炮轰刘德华》一文,称刘德华以正在拍摄《三国》没有档期为由拒绝参加《同一首歌》正在策划制作的“英雄母亲”特别节目,致总导演孟欣落泪。刘德华的助理称此事可能有些误会,说刘德华现在正在赶拍电影《三国》,等9月份电影杀青就会题字。对此,《同一首歌》栏目组的李女士回应说:“来京的100位英雄母亲十分喜欢刘德华,渴望能听他唱《中国人》,如果不能来,题个字也好,这是对母亲们心灵的一种抚慰。但一直没有音讯……难道满足母亲的一点请求就这么难吗?”《同一首歌》称,“这样的明星不值得在央视亮相,我们更没必要为他提供赚钱的机会。谁都知道,对于明星来说,这个节目是名利双收的。刘德华,你凭什么对英雄母亲说不?”
6月21日,有一被证实的消息称,正在甘肃拍摄《见龙卸甲》的刘德华又被央视的另一档将在甘肃天水举行的节目《中华情》拒之门外。就连《中华情》栏目组的宣传负责人阎凯也称,其总导演坚拒刘德华“很奇怪”。得“道”的央视已经决定封杀刘德华?
网络非理性背后的理性原则――平等与公正
网络上的道德批判,一直以来都有“道德暴力”的恶名,近年来从“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到近期的“烧流浪狗事件”,以“道德”的名义,当事者受到的道德批判及因之引发的激愤导致的由网上而至现实的激烈的追讨行为都曾令社会各方感到不安。许多人都认为,这样的“道德暴力”,无异于“以暴制暴”。在施行这种道德批判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新的、甚或是更加严重的不道德。这类网络行动,被普遍认为是非理性的、为过激的道德批判激情驱使的不可取的行为。
然而,此次事件中,“得道”的央视却遭到了网友普遍、激烈的批评。网易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网友认为“刘德华有拒绝的权利,支持刘德华”,仅有6%的网友认为刘德华不应该对英雄母亲说不,有90%以上的网友在央视与刘德华谁更有理的选项中,选择了“刘德华更有理”。许多网友的分析、批评相当理性。不少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同一首歌》其实完全就是一种商业演出,凭什么要求明星“召之即来”?央视的不少部门都像“同一首歌”节目组这样,自认是“人民”代言人,“人民”化身,甚至简直就是“人主”,对刘德华发出“你凭什么对英雄母亲说不”的质问,简直虚伪透顶――你“同一首歌”就等同于“英雄母亲”?
最易为“道德”事件诱激的网络批评,为何此次在《同一首歌》节目组祭出“道德质疑”的大旗时,却反而“反戈一击”,对看起来绝对“堂皇”且颇“煽情”――又是女导演落泪,又是英雄母亲渴盼―――的道德批判做出了批判呢?
职场规则与职业道德
从此次央视《同一首歌》剧组与艺人合作发生纠纷遭到激烈的网络批评看,目前的许多社会活动、商业活动缺乏专业的规范、从事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约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无论是在过去传统文化主导的还是在现当代成熟的市场规则约束的社会条件下,各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事规范、准则和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如过去演艺界的一句老话――救场如救火,简简单单的一句,却道出了这个行业的最根本的原则,误了什么也不能误了观众看演出。这就是这个行业及其从业者的最重要的规则和道德底线。《同一首歌》此番作为之所以为网友痛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借着“公益”的道德招牌打的却是大捞×钱的商战。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全新形态,技术进步给它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媒不相同的特质。本文拟以“人肉搜索”为实例,对其负面效应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及对如何遏制负面效应,有效把关进行简单探讨。
一、“人肉搜索”小史
2001年出现了迄今为止公认的“人肉搜索”第一桩较为著名的案例。一位网民在猫扑网贴出美女照片,并称该女是自己的女朋友。随即有网友证明,此女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
二、“人肉搜索”时善时恶的原因
“把关人”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由传播学者怀特引入新闻研究领域。主要用来说明大众传播领域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把关人”在决定着信息的重点所在,掌握着解释信息的权利,决定信息是否最终流向读者,并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传统大众传媒中的信息经过记者、编辑等把关,呈现于受众面前,会显现出相对理性的面貌。网络传播中,论坛、博客、微博等原创信息更趋于感性,人人都可成为“公民记者”。当一条信息刚出现在互联网上时,网络编辑、“斑竹”等“把关人”也许不会注意到它,但当这条信息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时,“把关人”们出于技术、商业等考量,已经浮出水面的冰山再按回去几乎成为不可能。
三、网络媒体应对办法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相对自由,专业审查和审核程序相对宽松。网络舆论具有的个性化、言论主体多元化以及交流的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环境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但由于“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编辑必须将“把关”这一核心工作做好。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体系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和编排。通过报道新闻及设置有关的话题或者议题,吸引受众参与到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及时的新闻报道、网络互动交流和详尽的事实背景材料,对网络民意进行整合,在交流和互动中引导大众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2.传统媒体的作用
3.网民的“把关意识”
网络的互动性模糊了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的界限,很多网民成为信息的原创或转发者,“人肉搜索”也正是依靠网民的这种传播力量而发展壮大。但是很多网民不具有媒体素养,缺乏“把关意识”,对信息的真实度不加判断,对传播信息造成的后果更不予考虑。这就造成了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人肉搜索”事件常常害人不浅的现状。人人都希望成为捍卫正义、维持秩序的“网络警察”,但是有没有想过“警察”是需要资质的,这种资质就是媒体素养。
新闻报道一
这是一条小黑狗,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男主人外出打工,女主人在山上开了一个小店。从山下往山上运货很辛苦,狗狗波特就帮着女主人往山上送啤酒,一送就是两年,上上下下近500次。两年来,它运了近4,500瓶啤酒。
新闻报道二
黑龙江省阿城市有一个聋哑人,有一天坐在火车道上,当远处的火车鸣叫着呼啸而来时,他面临着生命危险。这时,在路边吃草的一只山羊见到了,拼命地跑了过来,用角把这个人推出了道轨,而它来不及躲避,不幸牺牲了。
新闻报道三
2010年,一只名为天使的加拿大宠物狗勇斗美洲狮,救下了一名11岁男孩。这个男孩名叫奥斯丁,他当时离家寻找柴火,与美洲狮不期而遇,美洲狮高速向他冲过来并发起攻击。在这紧要关头,18个月大的小猎犬天使挺身而出与美洲狮搏斗。随后赶来的警察击毙了美洲狮。警察称,是天使救了奥斯丁的命。
动物是有灵性的,或许它们信奉的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他好”的理念,它们仅仅只是希望得到主人的一个爱的抚摸或一顿美美的食物。所以,它们会乖顺地趴在你的脚下,在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然而,也有人辜负了动物们的期盼,伤害、虐待动物的案例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