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好人群体就像古城夜空中的星光和街上的灯火,用道德之光照亮人心,用人间大爱温暖城市,为西安的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发布2021年第三期“西安好人榜”,阚燕英等28人被群众评议推荐为“西安好人”。
他们大多来自基层群众,既有企业职工、教师、医生、科技和文化工作者,又有民营企业家、驾驶员和退休职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崇德友善、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党爱国爱家爱西安的生动乐章,是广大市民群众可亲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在追赶超越的生动实践中向世界展示了千年古都的城市品格、城市情怀和厚重文明。
目前,我市共评选上榜“西安好人”783人(组),推荐上榜“陕西好人”239人(组),荣膺“中国好人”140人(组),形成了西安好人群体“群星璀璨”的良好局面,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助人为乐”好人:阚燕英
阚燕英,女,汉族,1961年7月生,中电科二十所集团退休职工。
(雁塔区委文明办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买喜平
买喜平,男,汉族,1988年2月生,中共党员,西安战狼拓展训练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荣获市“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7年退伍后,他创办了西安战狼户外拓展训练有限公司,现已培训企事业单位、学生等群体10万余人次,提供退役军人就业岗位140余人。公司先后被评为首批“西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西安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地”。他热心公益,退伍不褪色。主动为留守儿童开设军事体验营,让孩子们养成乐观好学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他还多次帮助慰问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的退伍老兵。他曾带领自己的团队参加秦岭博士生救援行动。新冠疫情爆发后,他迅速成立退伍军人志愿者应急分队,一起投入到防控战“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老兵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他的事迹被中国经济网、陕西日报、退役军人杂志等各类媒体报道。(阎良区委文明办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沈亚军
沈亚军,男,汉族,1976年9月生,西安市鄠邑区青年应急救援协会会长。
“见义勇为”好人:石俊辉
石俊辉,男,汉族,1975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级调研员,目前被抽调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工作。
2020年10月1日,他和家人自驾去张家口市旅行,在路过张家口市张北县时,前方行驶的车辆突发事故,车辆冲出公路,翻覆并撞断高压电线杆。出事地点遥远偏僻且当天气温极低,事故当事人袁超磊命悬一线,他和家人冷静果断进行救助,并将这位青年送往医院,并等到其同事赶来后才放心离开。今年4月29日,被救助人袁超磊和母亲专程赶来西安向他当面表达感谢。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得知他的先进事迹后,号召所有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传承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碑林区委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陈永正
陈永正,男,汉族,1977年4月生,陕西西咸新区公共交通集团西咸公交840路车长。
2021年2月15日晚8时,他驾驶公交车行驶至文景路城市运动公园西门时,发现前面行驶的蓝色小轿车车底着火,他立即向司机发出警示,但直到行驶至文景路凤城九路路口时,小轿车车主才发现车辆着火。在这危急关头,他迅速将公交车行驶在距离着火车辆二三十米的地方,将车辆靠边停稳,一边向乘客说明情况,一边拿起车上灭火器,快速向着火车辆跑去,帮助小车司机将火焰喷灭,成功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严重火灾事故。事后,他转身上车又投入到正常运营中。他的事迹被陕西都市热线、原点新闻、华商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获得广大网友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点赞。(西咸新区文明办推荐)
“诚实守信”好人:李鹏
李鹏,男,汉族,1980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锦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2017年诚信纳税个人”“西安市青年突击手”“2014年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2015年陕西经济十大创新人物”“2017年诚信纳税个人”“首届陕西十大社会责任企业家”“西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诚实守信”好人:刘琦
刘琦,男,汉族,1987年10月生,高陵姬家乡高刘村五组村民,出租车驾驶员。
“敬业奉献”好人:关永昭
关永昭,男,满族,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城区太华路街道银河坊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曾荣获区“五四青年奖章”。
“敬业奉献”好人:樊彬
樊彬,男,汉族,1986年10月生,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型号主任设计师。2016年、2018年被评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技术标兵。
“敬业奉献”好人:屠建华
屠建华,男,汉族,1960年4月生,莲湖区龙首西南社区主任、书记。
“敬业奉献”好人:毕新平
毕新平,女,汉族,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未央区谭家街道高山流水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敬业奉献”好人:杨琦
杨琦,男,汉族,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
他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把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在他的带领下,消化内科走出了“科室专业化、个人专长化”的发展道路,医、教、研一手抓,鼓励医务人员引进新技术、拓展新项目。四年来,科室常规开展国内外领先的内镜下技术近20余项,切实以最微创的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开设“功能性胃肠病”及“脂肪肝”专科门诊,方便患者就诊;他开展PICC延伸服务,无偿上门为患者行PICC置管护理,将优质护理服务从病房延伸到家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科作为三院抗疫的分战场,是“待排查”“疑似”病员的集结地,他带领六十人的集体吃住在医院,没有发生一例院感事件。他始终冲锋在防控一线,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参与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未央区委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王掌权
王掌权,男,汉族,1961年8月生,临潼区行者街办西河村卫生室乡村医师。
在基层工作的45年,他的足迹遍及西河村的每个角落。他对村里的建档率、贫困人口数、残疾人数、慢性病管理及家庭签约数等基本信息都了如指掌。他为患病贫困村民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对普通村民进行健康体检。他深知防病重于治病,只有做好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才能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利用展板、宣传页向群众宣传个人卫生、日常保健,他利用给病人就诊的机会,为村民们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对健康体检认识不够,他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讲道理,甚至自己掏钱雇车拉着村民去医院体检。现在村民自觉健康体检率已经能达到90%以上。疫情期间,一件白大褂、一个医用口罩、一根温度计、一本体温登记本便成了他的“战疫武器”。由于要配合街办,将一些村民送到隔离点隔离,他经常忙到半夜。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的光荣使命”的诺言。(临潼区委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马金梅
马金梅,女,汉族,1973年12月生,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先进班集体”。
在28年的教育工作中,她深得学生喜爱和尊敬。她舍小家,顾大家,2019年,她坚持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才到医院做手术。她没有因90多岁的母亲住院,请过一次假,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她深知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荣辱线,几十年来,她坚持手写教学设计,精心编撰独特的校本资料,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她编写的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在校内推广使用。在2019年中考中,所带班级数学A率达90%。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女神”,她用爱心和耐心挽救了叛逆期的张某航同学,以672分的高分考入了高中。疫情期间,一封带有暖暖情意的书信隔空传给了孩子们,帮助孩子们消除恐惧不安的情绪,并鼓励孩子们做有担当的中学生。(阎良区委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吕耀青
吕耀青,男,汉族,1982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敬业奉献”好人:董亚娣
董亚娣,女,汉族,1978年5月生,中共党员,周至县四群初级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多次荣获县级“中考语文科优秀教师”、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扎根农村一线整整20年,担任毕业班教学18年,班主任19年,语文教研组长15年。四群中学地处半山区,班级有许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这些孩子学习基础薄弱,思想、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严格、尊重、关爱”是她教育的准则,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班妈”。她从不迟到早退,从不因身体原因请假,常常带病工作。她大胆尝试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她都会采取将基础和难点重点相结合的方法,让同学们有效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她致力于教研教改,精心组织安排,带领语文组成员积极研讨“六段式”教学模式,她善于思考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教学效果显著。(周至县委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张攀
张攀,男,汉族,1994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咸新区公安局沣西新城分局励志东路派出所辅警。
“敬业奉献”好人:冯佳晨
冯佳晨,女,汉族,1996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现代唐人街管理有限公司演艺专员。曾先后荣获“陕西好青年”“陕西好网民”“陕西文旅推荐使者”“曲江文化旅游推广大使”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好人:张立新
张立新,男,汉族,1968年9月生,中共党员,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曾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航天基金奖、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创新奖等。
工作25年来,致力于北斗卫星研制,从北斗一号导航试验卫星系统到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他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北斗导航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北斗卫星系统的三大步跨越。他是我国北斗应用产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负责北斗一号系列用户机的研制和产业化推广;他是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负责分系统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和分系统的研制和工程建设,为我国北斗区域系统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和有效载荷与自主运行专题责任专家,负责23颗卫星载荷研制,攻克全部3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部组件100%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组批研制、密集发射和提前组网,载荷整体水平国际先进,局部领先,实现对GPS的比肩超越。(航天基地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王建辉
王建辉,男,汉族,1977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曾荣获中国能建西北电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好人:张丽
张丽,女,汉族,1966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
有这33年的教龄,35年的党龄的她把全部的青春年华都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基础教育事业。她排忧解难,诚心为民,2008年地震后,由于校舍存在安全隐患,四处奔走积极反映学校情况,将全体学生安全、平稳的分流,50多位老师妥善安排到8所学校任教,解决51位退休教师工资和社保问题。她以园为家,初心不变。2016年,她跨领域投身到学前教育事业。在旧校拆迁,新园建设工作中,高强度的工作带来身体严重的不适,她却顾不上去医院,自己买药吃,硬抗过去。2019年9月,幼儿园如期开园,她率领团队及时制定新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每天迎来送晚、全园安全排查,她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市教育局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姬强强
姬强强,男,汉族,1989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急救中心主管护理师,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转运队副队长。
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请缨,争当抗疫战场上的“运输兵”,在全市疑似及确诊病例转运的高危阵地上主动承担运输任务,攻坚克难,坚守在一线,连续奋战一年余,转运确诊、疑似病例60余例。2020年10月担任转运队代理副队长,指挥协调转运确诊、疑似患者1602车次,转运1600余人,指挥协调保障西咸机场入境航班361架次,全队转运发热、有症状入境人员525人,使所在团队连续安全运行455天,并保持零感染的工作佳绩。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日渐稳定,疫情防控工作转向“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他又主动要求到“外防输入”任务最重的机场承担转运任务,为西安市赢得疫情防控战做出巨大努力。(市卫健委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刘阿明
刘阿明,男,汉族,1987年8月生,中共预备党员,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保修分公司第五保修厂新能源空调班班长、技师。
他以“工匠精神”扎根公交保修一线,俯下身子沉下心十余年钻研。2015年,他研发的天然气燃气计量阀清洗设备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幅度节约了材料成本,单项发明累计为企业节约材料费约700万元。2019年,他制作的开沃纯电动高压系统工作原理3D模型,对职工技术培训起到重要作用。他勤于钻研学习,毫无保留地对徒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带教的20余名徒弟们都成为独当一面的维修骨干。2017年,他获得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比赛第一名、被授予“西安市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荣获“西安市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西安工匠”“西安最美十佳工人”称号;2020年被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市城管局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丁荣军
丁荣军,男,汉族,1968年7月生,西安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27路驾驶员。
“敬业奉献”好人:马碧海
马碧海,男,汉族,1970年12月生,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港务区分公司抢修技改部负责人。
为打通杏渭路气源,保障十四运场馆通气,在他的带领下,抢修队员连续奋战18个小时,完成7处管线接驳工作。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全运村验收工作,他和抢修队员攻坚克难,倒排工期,制定严密的全运村验收计划,克服人手不足问题,在两天内完成了全运村2178户验收工作。疫情期间,他上门为独居老人更换燃气表。在今年寒潮期间,早晚温度低至零下十几度,致使调压柜附属设施极易结冰,容易引发“放散隐患”,他带领抢修队员,战严寒,保高供,对调压箱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开展维修工作。他时刻守护燃气管网安全,真心服务,专业操作,确保每位用户用气安全,他用实干默默地为燃气安全平稳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西安城投集团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任尼尼
任尼尼,女,汉族,1982年8月生,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办荆航社区居委会委员。
2014年6月,在她二胎生产前半个月,父亲因急性心肌梗塞需要手术,她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家人的反对,和丈夫一起日夜在父亲的床头细心照顾,父亲最终手术成功顺利出院。2016年,她的父亲和公公先后被查出罹患直肠癌和肝癌晚期。她和丈夫愁得夜不能眠。她先陪父亲在西安做了直肠切除手术,照顾父亲一个多月直至出院,又赶紧回家照顾保守治疗的公公。为了将老人照顾得舒服周到,她把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喜好都一一记在心里,在公公的床头放着他喜爱吃的水果和零食,经常替老人擦洗身体和陪老人解闷聊天,把家里收得井井有条,直到去年公公离世,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贤惠的儿媳妇。历经这么多的苦难,她始终坚信,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阎良区委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高芳娴
高芳娴,女,汉族,1971年10月生,西安市碑林区钟楼小学教师。
多年来,她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有条不紊,孝敬公婆、体贴周到,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妯娌和睦,家庭幸福。每逢节假日主动承担起照顾、护理独居的公婆。婆婆体弱多病,连续几次住院,她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给老人做饭送饭喂饭。在婆婆脑溢血住院后,要下胃管打流食,她自己精心做好三餐,一口一口喂婆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被医院两次下了病危通知书的婆婆逐惭好转康复。前几年,她老公驻村扶贫,经常忙得回不了家,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除此之外,在亲戚和邻里眼中,她也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会找她商量解决,她也总会竭尽全力地给予帮助,赢得了家族和邻居的称赞。(市教育局推荐)
“自强励志”好人:邢亚飞
邢亚飞,女,汉族,1988年12月生,临潼区天使艺术培训学校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