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精选5篇)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科学技术应用研究

1新时期电子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

1.1电子科学技术的概述

对于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而言,其所关系到的内容包括了以下这些:

(1)电子本身的运用规律,也就是电子自身的发展规律;

(2)电子设备里的电磁场等;

(3)光电子材料、电子线路等。

1.2电子科学技术的状况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生以后,计算机诞生和出现了,其使得电子技术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机械、制造业、武器等领域的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因此人们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家用电器,比如计算机、电冰箱等等。但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慢。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材料业均得到了一定的进步,而且还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速度。

2新时期电子科学技术

2.1信息通信网络领域的应用

在信息网络通信领域里,电子信息技术一般是通过信息网络里的数据进行传递,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来设计数据传递终端设备。信息网络通信领域的作用是促进信息的传递,信息网络一般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支持。操作和运行的时候,通讯网络里很多都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传递。根据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电子科学技术在网络信息通信里的应用非常多,举个例子,平时生活中用的POS机、座机、手机等,都需要对信息传递。在传递中产生的问题,基本上都依靠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

2.2“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2.3工业产业领域的应用

2.4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

在其他领域当中,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但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当中,其最重要的技术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对汽车的发电机来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和操作。汽车电子信息系统里有很多的网络传感结构,比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有的网络传感器都需要借助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提供发动机相应的数据,再借助一定的处理来获得相应的结果。此外,还有中央喷射器等一系列的部件,其可以完成不同的指令。这就是汽车领域里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促使汽车变得更加先进、智能。

2.5军事领域的应用

我国的海岸线超过了18000公里,国防政策是战略防御,采用电子水声工程能够促进海上的防御和维护。电子水雷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将电子技术和传统水雷技术结合,并且放在水中。可以起到封锁海区航道,抵御等一系列的作用。除此之外,其也可以对敌军的行动进行阻止。而水雷引信则是将电子技术和引信技术进行结合的一种技术,作用是对舰船进行判断和分析。如今,在舰船上多采用了隐身和降噪的技术,使得舰船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对于军事方面的防御和打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电子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广泛应用电子科学技术。网络系统的产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环境,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共享和传递。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因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使得基于网络的应用也开始渐渐的发展起来,产生了不同的信息解决方案。但是,建立在电子科学技术中的各种应用,最大的制约问题便是安全性。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性和不能进行追溯的特点也导致安全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

4总结与体会

电子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导致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必须促进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子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使其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翔.探讨电子科学技术中的半导体材料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145-145.

[2]谢健君.现代科技馆展品设计与电子科学技术[J].科技传播,2015(03):166-168.

[3]李悦丽,张汉华,黎向阳.“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法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13(02):54-56.

[4]刘晓玲.关于刑事电子科学技术痕迹检验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4(11):244-244.

[5]熊婷.对新时期电子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294-294.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科学技术;定位研究;自然科学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要逐渐走上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在对之前我国学者就政府对自然科学的管理中,我国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研究主要以科研活动为主要出发点,从而扩展到科学管理的探讨上来。这样的研究方式是有一定偏差的,很容易导致我们产生对科学技术管理过于狭隘的看法,难以全面地进行认识。就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极大的推动力来看,我们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宏观角度去看待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第一,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对其有高度的重视;第二,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当下对科学技术关系的问题,例如管理的内容应该有所拓宽,管理的方式应该改变为服务型的管理,将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管理,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政府自然科学管理

2.1公共管理的概念

2.2公共管理方面就政府对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的理解

在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必须改革管理方式,从原先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使得政府的管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从而提高我的综合国力,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转型。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加强我国的军事、国防实力,加强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我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社会文明建设、农业建设、工业建设、国防建设、教育事业建设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大,政府对其管理就越具有难度。政府作为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使得科学技术的贡献向经济、文化、国防的方面发展,所以正确引导科学技术的功能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

3正确理性定位政府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管理

3.1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对科学技术管理的平衡

3.2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管理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3.3确定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发展的要求。

所以,要对科学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进行正确定位,就必须要明确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第一,科学技术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政府的管理中需要把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提升到和经济、财政管理等同的地位,而不是将其等同于教育、卫生、社会等方面的管理;第二,政府下辖的各个机关单位,比如卫生、交通、教育、经济管理等部门,都需要将科学技术管理作为单位的管理重点,需要把科学技术融入到产业发展,区域进步来实行技能型管理;第三,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需要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和各个部门的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相协调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3.4强调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区域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发展速度、发展特色不同,其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在进行科学技术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应该就每个地方的发展特色来进行管理。但是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并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死板,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断提高,中央对于地方的发展、变化难以及时进行了解,国家就科学技术管理出台的管理措施难以同地区发展相适应,难以满足地区的发展需要。并且地方科学技术管理大多复制中央的管理方式,使得地方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就自身情况进行分析,难以最大化地利用地方资源来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政府管理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正确的定位,就必须要重视地方的特色,从自身实际来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不能做一刀切。

4结语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体现的重要性都是不容质疑的,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必须加快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改革,需要从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的地位,其体现的作用来重新定位自然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进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

[1]王焕祥,段学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

[2]曹丽燕,马宪民,蔡齐祥.关于公共科技及其管理的

几个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3]孙斐,韩伟.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研

究综述――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1,(3).

[4]刘太刚.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破与立――兼论后

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J].北京行政学院

学报,2011,(3).

[5]王焕祥,孙斐.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共科技管理制度

的演变与启示――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J].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新课标物理实验课程包含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对理论课的系统性而言,纵向的各个实验内容之间一般不具有起承转合的关系,例如,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从光电效应的发现过程入手,先抓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1879年,柏林科学院提出了用实验方法验证麦克斯韦理论的竞赛题目;1883年菲茨杰拉德推论莱顿瓶放电可以产生电磁波;1887年,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随后,我们继续介绍光电效应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史记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使学生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原理的演变过程,分析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突破点,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人文性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有重要的潜在意义。科学技术史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错的综合性科学,可起到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这是科学史特有的优势,因而科学史的教学对于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对比研究

一、引言

本文选取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6-1981.5)和新农村建设时期(2006)的《农民日报》为研究对象,意在通过对这两个特殊时期的农业科技新闻进行分类统计,通过这两个时期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设置、形式的改变及数量的变化等来比较分析《农民日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报道的发展历程、变迁和存在的问题等,以探明今后报纸媒介农业科技新闻的采写与有效传播的新途径,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报道涉及的信息种类

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说,它报道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方针政策,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科学工作者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反映等等。本文根据张占山主编的《农业实用新技术》和牛盾主编的《1978-2003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③中关于农业科技的分类,以及《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涉及的内容及农业行业的特点将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进行分类,即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将科技新闻报道大致分为以下10个类别:品种资源与育种、土壤肥料、栽培管理、贮藏加工、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用新技术、高科技、科技人物及其他。

三、《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报道量对比分析

1.各类科技新闻报道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研究发现,两时期的科技新闻报道量有较大悬殊。1980.6-1981.5期间科技新闻的年报道总量只有621条,而2006年的科技新闻有2387条,超出前者1766条,增长了284%。除水产养殖技术外,其余类别的科技新闻年报道总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2.不同时期科技新闻侧重点相同

四、从报道比例看科技新闻的内容设置

1.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强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加大了新品种推介的报道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新品种的报道仅有15条,占品种资源与育种类科技新闻年报道量的15.3%;而2006年有228条,是前者的15.2倍,所占比例也上升到了46.34%。这足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在宣传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大,对推动品种改良所起的作用。

统计还发现,改革开放初期的15条新品种报道中,涉及的农作物只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水果、油料作物。而新农村建设时期报道的新品种种类不仅增加了,而且报道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科学施肥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报道热点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不堪重负,而一些专家却指出,我国传统化肥施用利用率仅35%左右,农民买化肥的钱多半是白花了。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上下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测土配方施肥虽然科学,但普及率还不够高,许多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为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唤醒农民朋友们科学施肥的意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对测土配方施肥予以了大量的报道;在147条土壤肥料类科技新闻中,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新闻就有78条,占该类新闻的53.06%。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向农民朋友们介绍新化肥,教农民如何施肥,如何改善土壤等。新农村建设时期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虽然还有,但报道量已大大减少。

3、改革开放初期重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期重经济作物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发表的197条关于栽培管理的科技新闻中粮食作物占多数,有79条,占该类新闻的40.1%;关于经济作的有65条,占32.99%;余下的53条为综合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期,情况发生了逆转,关于粮食作物栽培管理的报道只有160条,占总数的28.67%,而关于经济作物的却上升到了289条,占总数的51.79%。研究中还发现,关于蔬菜、水果的栽培管理类新闻在报道量上有着惊人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初期,小麦、水稻是重点报道对象;而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蔬菜、水果成了明显的报道重点。据研究发现,新时期关于蔬菜、水果栽培管理方面的科技报道中,有较多是关于大棚、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少。

4.畜牧兽医类科技新闻出现新内容

5.科技人物的报道明显增多,新农村建设时期注重宣扬科学精神

比较两个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不光报道数量上有很大差距,而且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变化。创刊初期,《农民日报》关于科技人物报道普遍较少且简短,在20篇科技人物报道中,其中仅有12篇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出现,图片小,且采用的是黑白印刷。这些新闻一般只是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简短的介绍,无法将科技人物从事科学活动的事迹进行全面地传达。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专门设立了中华农业英才风采、农村科普先锋等专栏,加强了对科技人物的新闻报道。据统计,2006年的科技人物报道占年报道量的7.62%,而改革开放初期所占比重仅为3.22%。新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篇幅普遍较长,能详尽地报道科技人物及科学精神,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读者学习科技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科学精神的舆论导向作用。

6.沼气技术是农用新技术类新闻中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时期出现无公害技术

兴建沼气是生态家园建设中的重要内容。1980年7月23日,《农民日报》新开了大办沼气专栏,对沼气的功能、沼气池的建设等基本常识进行普及。新时期,《农民日报》开设了生态家园建设版,主要报道沼气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积极宣传这一技术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好处。

在这两个时期,沼气技术均得到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关于沼气技术的新闻报道有25条,占农用新技术科技新闻总量的50%。25年以后,关于沼气技术的报道量上升到了123条,仍占该类新闻总量的50%。作为我国农业的权威媒体,《农民日报》所作的长期宣传和报道在沼气技术的普及上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新时期,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是农用新技术中的新秀,其报到量仅次于沼气技术,有72条之多。《农民日报》通过“无公害食品行动”专版,大量报道了全国各地无公害食品行动情况,以及向农民朋友们介绍无公害技术等。

五、《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报道表现形式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构成元素及新闻组合层面对科技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探讨,即主要从新闻图片、版面构成等进行研究。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科技新闻的图片数量明显增多。改革开放时初期的科技新闻图片有98幅,25年后,增加到了522幅。研究发现,品种资源与育种、栽培管理、农用新技术、科技人物等科技新闻在不同时期均使用了较多的新闻图片。在图片尺寸方面,80年代初期普遍很小,平均20cm2左右,如1980年11月23日的一幅科技人物的图片大小为5.3cm×3.9cm。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所使用的大多数图片尺寸都比较大,而且新时期的报纸有些版面采用彩色印刷的形式,更为清晰、形象生动。

八十年代初期,《农民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一般编排在第六版,该版设有农科试验、学科学、国外农业科技等专栏。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打破了只用一个专门的版面来报道科技新闻的局面,将过去的小专栏演变为现今的专版或专刊。并对农业科技新闻作进一步的分类,设立了动物保健、畜牧兽医等版面,且在版内设立了家禽门诊、饲料与营养等专栏,方便读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六、建议

1.图片的使用应“宁缺勿滥”

图片可以使新闻更具说服力,但图片的使用应“宁缺勿滥”。建议在选择图片时,首先应考虑其是否符合新闻事实;其次再考虑艺术效果。

2.根据农民的信息需求来确定媒体的报道内容

从农民的信息需求出发,是《农民日报》稳定和扩大读者群的有效途径。时刻想着农民的需要,不断研究读者心里是涉农媒体办得出色的关键。

3.农业科技新闻分类应细化,让小专栏成为读者的阅读向导

研究发现,小专栏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八十年代初,《农民日报》设置的专栏有:时政新闻、每周农情、农村新事、大家讨论、今日世界、祖国在前进、国外农业科技、学科学等。现在的《农民日报》将曾经的小专栏扩大为专版、专刊,而且在许多版内也设有小专栏。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专栏的引导而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仅方便而且快捷。从而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民日报》版面设计的人性化。

4、应给农民留有说话之地,建立互动传播机制

要想确切知道受众的实际需求,唯有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果《农民日报》能够单独开辟一个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读者来信的版面或者专栏——以农业科技为探讨对象,来聆听农民朋友科技需求方面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并给予回应。这样有问有答的双向互动版面更实用、更有针对性。

注释:

张占山:《农业实用新技术》[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态伦理学;道德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

1.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1.1.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及方法。技术具有两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它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知识、经验和技术同一定物质手段相结合的系统体现。第二个属性是它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并且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实际上不过是技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1.1.2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就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可以说我国的科学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的科技舞台处于中心的位置。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中国近代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阻碍。随着各大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也迅速提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1.2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生态问题

科学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富足。与此同时,人们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十分强烈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及生态环境。

1.2.1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变得浑浊,人类在饮用此类水后,会引发各种疾病。

1.2.2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使人体吸入的有害物质增多,会引发各种疾病,人类的健康状况下降。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资源枯竭、酸雨形成、生物的种类逐渐减少,臭氧层破坏等。

2生态伦理的探究

2.1生态伦理及其基本内容

生态伦理是在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人们对这种危机进行反思,进而批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伦理把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上,生态伦理是社会的一部分,并且与他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在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上,生态伦理强调要适度消费,注重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机的统一起来,而生态伦理是把自然、社会与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依赖的。

2.2生态伦理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及意义

摆脱旧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生态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价值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2.1生态伦理指引着文明的前进方向。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总是以一定的伦理价值观为其前提。工业文明的发展,一些弊端也随之而来,生态伦理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没有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伦理思考,生态文明便无从谈起。

2.2.2生态伦理有利于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形成。传统的伦理忽视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伦理关怀,也忽视了对社会以及对于后一代的责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共处。

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新兴的产业层出不穷,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因此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

3.1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

3.1.1科学技术在工业上的过度应用

首先,一些工业应用科学技术实现高效率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盲目追求速度与效率,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这些工业排放的废弃物,特别是放射性沉降物和致癌物质对空气、水和土地造成污染,使人类处于亚健康状态。最后,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下降,过度砍伐森林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动植物的灭绝则会造成生态失衡,给人类造成重大的损失。

3.1.2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过度应用

农业生产越来越趋向机械化。科学技术使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变为可能。因此,人们将大片森林砍伐,将林地变成耕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大量动植物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了生态失衡,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2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3.2.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当物质文化不能满足需求时,人类应用科学技术过度开采,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而不懂得尊重自然、合理开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2.2人类对科学技术进行操控,作为控制自然的工具。在意识上,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是自然的主人,而自然则应该受制于人类。

4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4.1增强生态伦理意识

4.1.1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加强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从而增强道德意识,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虽然我国的生态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民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4.1.2处理好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从事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2在各行各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4.2.1退耕还林、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态环境,还能使西部地区改善贫困的状况。

4.2.2禁止围湖造田,保护湿地

湿地是处于水陆过渡地带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主要包括水域、沼泽及周围的植被等。湿地可以控制大气污染,调节气候,还可以抵御洪水,维护生态的平衡。

5总结

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是相互作用的。当科学技术被合理应用到各个领域,可以促进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生态平衡,反过来生态的平衡也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柳兰芳.当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技伦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THE END
1.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
2.Google新闻全面、及时的新闻报道,Google 新闻为您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来源。https://news.google.com/
3.《2024宠物行业蓝皮书》重磅发布:揭示千亿市场背后的新风口!近年来,中国宠物行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宠物经济的崛起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亚宠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宠物行业蓝皮书:2024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这一领域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报告全面剖析了市场规模、消费趋势以及行业创新,揭示了未来宠物经济的广阔前景。无论是宠物食品、用品,还是宠物健康、...https://www.petdhw.com/show-45738.html
4.宠物经济新趋势宠物食品和用品市场的巨大赚钱潜力简介在2022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宠物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养殖到销售,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这个行业涵盖了广泛领域,对于那些有远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宠物经济的兴起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宠物经济是如何兴起的。这一现象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老龄...https://www.wc9x6nqj.cn/si-liao-zi-xun/436675.html
5.财经网站在报道经济新闻时应遵守哪些伦理标准在数字化时代,财经网站成为了人们获取经济信息和分析的主要渠道。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即时的市场数据和新闻更新,还帮助投资者、企业家以及普通消费者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不过,随着信息爆炸和网络环境的普及,如何确保财经网站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以及遵守伦理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https://www.lynecx.cn/shui-zu-chong-wu/481508.html
6.人口出生率下降韩国宠物产品销量超过婴儿用品宠物经济崛起据近日报道,韩国的宠物市场正在经历显著增长,超越了传统的婴儿市场领域。这一变化受到双重因素驱动:人口出生率的下滑与拥有宠物家庭数量的上升。具体表现为,在食品、手推车、医疗及各类商品与服务上,宠物相关消费表现强劲。人口出生率下降 韩国宠物产品销量超过婴儿用品。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603/46633702.html
7.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暑期工作近期,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大力实施“百名专家助百企”(“双百”工程),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访企拓岗立足毕业生就业,防汛备汛确保校园安全,多措并举力推动教育事业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希望全校师生锚定前进目标,凝聚发展共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奋力建设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https://www.hnuahe.edu.cn/info/1033/9114.htm
8.环球经济报道环球经济报道提供及时的全球经济报道,全球最新的各行业发展趋势及知名企业的最新报道。了解全球经济最新动态,就在环球经济报道。http://www.glodnews.com/
9.宠物行业品牌资讯,宠业热点新闻报道,宠物资讯网中宠宠物网资讯频道发布宠物行业热点资讯,覆盖宠物行业、研究、品牌、国际等热点宠物资讯,让您了解宠物行业最新最快的行业新闻,关注宠物行业发展趋势就在中宠宠物网资讯频道。https://m.zhongchong365.com/news/
10.好贵!大数据显示中国人养宠物一年花掉1708亿社会养宠物已经渐渐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一部分,猫猫狗狗的可爱呆萌更是引得主人们一掷千金。 据央视网9月10日报道,近日,《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比2017年(1340亿元)增长27%。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宠物行业白皮书” ...https://www.jnnews.tv/p/666909.html
11.台媒《东森新闻》报道:台湾姐妹来厦创业瞄准大陆宠物市场发展...9月8日,台媒《东森新闻》报道:台湾姐妹来厦创业,瞄准大陆宠物市场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随着生育率逐年下降,养宠物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一对台湾姐妹看准契机,跨海到厦门创业,投入养宠产业。 碧海蓝天、绿地成荫,福建厦门四面环海也体现城市多元包容的一面。各种新兴产业在这里都能得到大展身手的机会。 https://www.xmtv.cn/xmtv/2024-09-08/97f18f4468d43f22.html
12.韩国新闻动态与时代浪潮中的变迁宠物食品挤出机韩国最新新闻报道,展示时代浪潮中的韩国新闻变迁。关注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动态,提供全面、深入的新闻资讯和分析评论。跟随韩国新闻的发展轨迹,见证韩国社会的变迁与进步。 背景概述 韩国,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国度,其新闻业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进,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现代的数字媒体,从单一的...http://rlspgy.com/post/16663.html
13.新闻怎么写格式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http://www.eyin.cn/pywwd/7474567.html
14.环境资源综合范文11篇(全文)龙泉新闻综合频道《龙泉新闻》栏目中开辟题花为“治理环境美化家园”的系列报道。截止目前,播出典型标题有“多部门开展节后环境治理工作”、“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整治商混车”、“散装熟食裸卖,卫生状况堪忧”、“驿马河支流污染严重”、“卢溪河治理初见成效”、“街边占道经营有所改善理”等系列报道7集,共84条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owkh9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