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古老文物“活”起来现代生活精彩不断时事聊城新闻网聊城门户网站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保护好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黄河,为华夏大地带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坐落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珍贵的文物标本、过水工程模型等,向我们生动展示黄河的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

3600年前,商王朝在郑州建都“亳”。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的郑州商城遗址,见证了3600年来这座城市的人脉不息、城址不移。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专属文化空间,集中展示了近70年来的考古成果和早商文明。历史的亳都、今天的郑州,古今同地,古代遗存与城市中心区交互。人们漫步遗址公园,走进博物院,感悟历史,品味厚重的中华文明。

游客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观看筑城场景复原(央广网发马玉鹏摄)

“看到兽面纹铜方鼎、兽面纹铜钺等精美文物,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游客申旖琨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参观过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游客们能够领略古老文明的辉煌,亲身感受文物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殷墟博物馆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展厅设置了青铜铸造模拟场景、裸眼3D大屏及沉浸式数字体验厅,让文物栩栩如生,带领观众穿越回商王武丁的盛世,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场景。

动图:殷墟博物馆裸眼3D大屏展示的亚长牛尊(央广网发赵梦阳制作)

目前,殷墟博物馆展出4000余件文物,有备受瞩目的亚长牛尊、司母辛鼎和首次展出的嵌绿松石刻辞骨柶等。该馆的特色不仅在于展品丰富、文物数字化,也在于其文创产品的开发。

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介绍说,为了让文物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博物馆开发了亚长牛尊开瓶器、“妇好”手办、甲骨文面条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殷商文化的魅力。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甲骨片有16万件,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球甲骨数字回归活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表示,该计划将重新对全世界的甲骨文进行全息数字化高清采集,实现对甲骨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活化。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文创产品“商小鲜”(央广网发邢小龙摄)

“除了传统的展览展示、公益讲座外,当下比较流行的古墓剧本杀、博物馆时装秀等活动,也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大家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宋朝丽认为,文创产品、文博类综艺节目能够让更多普通大众爱上博物馆、爱上文物。现在的文化旅游、沉浸式文化体验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

THE END
1.[中国新闻]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中国新闻]应对大客流 多家航司加大运力投放 00:02:06 [中国新闻]中国驻外使领馆举行活动庆祝国庆 多国人士期待与中国深化友好合作 00:01:50 [中国新闻]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 00:01:31[中国新闻]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来源...https://tv.cctv.com/2023/09/29/VIDEqVmhku2oItW5eQ9mZcou230929.shtml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物事业发展成就掠影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百废待兴到“破茧成蝶”,文物工作者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物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http://www.ncha.gov.cn/art/2024/9/27/art_722_191670.html
2.赵争耀:用文物新闻讲好陕西故事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赵争耀绝大多数时间奔走在文物新闻采访第一线,发表文物新闻稿件4000余篇、数百万字,数十篇稿件获得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好新闻及陕西新闻奖。其中,《秦陵发现大型陪葬墓 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获得201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最懂秦始皇”的那个人走了》获得2019年度中国文物好新闻和陕西新闻奖...https://www.sanqin.com/2022-06/09/content_9646605.html
3.“传承文脉藏富于民”2024文物艺术品交流体验...7月26日,“传承文脉、藏富于民”2024抖音电商文物艺术品交流体验季活动于北京中法大学旧址开幕。此次活动由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及抖音电商联合主办,获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该活动由中创文贸(北京)文物艺术品有限公司、文物出版社印刷厂有限公司、北...https://www.cet.com.cn/wzsy/ycxw/10085250.shtml
4.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72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72642
5.西安新闻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西安日报官方网站西安新闻网是西安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xiancn下设西安、旅游、美食、教育、房产、长安文 化、原创镜头、魅力西安、韵味西安、时政、社会、陕西、科教、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健康专题、政务、评论、社区、视觉、人物等频 道,拥有西安人气最旺的老城根论坛社区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19-11/15/content_3520297.htm
6.国际博物馆日在山西博物院探秘千年文物如何再现芳华博物馆,一个常去常新的地方。每一次走进这里,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不同的震撼。国际博物馆日,央广网开启顶流博物馆“密室”探访,记者将带着大家以更新的视角,去感受全国各省市顶流博物馆的魅力,赏文物之精妙,见文保之匠心。 5月18日上午10:00,探访第一站——山西博物院。 https://www.sxgov.cn/yaowen/content/2024-05/17/content_13225429.htm
7.法治面文物保护法时隔20年大修,回应商业化开发等诸多热点界面...界面新闻注意到,针对文物保护违法行为,修订草案也加大了处罚力度,并补充有关法律责任。例如增加责令承担相关文物修缮和复原费用、吊销许可证书等,并相应提高罚款额度,对于单位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或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施工的行为,将罚款最高数额从50万元大幅提高到1000万元,进一步制止建设施工单位“花...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304036.html
8.襄汾陶寺:让文物活起来新闻链接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崇山(俗称塔儿山)西麓,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约4300—3900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列入国家文物“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的大遗址保护工程;2021年10月,陶寺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月入选中共中央...http://www.lfxww.com/linfen/qyxw/271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