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报2024101821053版

《中国文物报》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坚持正确导向,服务大局,对文物事业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报道,宣传方针政策,透视热点问题,讲好文物故事,传播文博知识,已成为全国文博工作的信息源和交流平台,公众感知中华文明、汲取智慧力量的窗口阵地。

订阅方式:

全国各地邮局可随时订阅

邮局发行代号1-151,国内统一刊号CN11-0170

定价:

每周二期,每期对开八版,全年定价180元

<<返回

以法治护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聚焦文化强国,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这些重要论述和改革任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守护好中华民族根脉是攸关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大命题。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能够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支撑,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障。

法治的核心要义在于“良法善治”。完善的立法是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全面加强制度供给,不仅是促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确立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与原则、以《文物保护法》进行全面制度安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保护特定对象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为补充的立体化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效力层级上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结构合理、内在统一、逻辑自洽,凝聚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经验和有益探索,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强国之路,弘扬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也迎来新的变革性发展,这对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应当保持文化遗产立法的开放性。《决定》要求我们随着时代与实践发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也应伴随着中国法治体制和工作实践而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健全和创新发展。立法应及时回应文化遗产事业实践发展变化的关切,扩充保护内容,丰富保护路径,深化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与融合共生,实现法律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其次应当保持文化遗产立法的协调性。避免不同位阶、同一位阶不同主体制定的文化遗产规范在内容上出现矛盾和冲突,造成执法困扰。最后还要进一步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要聚焦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客观实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制度规制,明晰权利义务、权责职责与法律责任,以更严格制度更严密法治保障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完备、高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实施机制,是认真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落实《决定》精神,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举措。

优化现有的文化遗产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依据《决定》部署,通过明确文化行政执法行政裁量权基准,完善行政处罚、推进文化遗产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合作,切实履行文化遗产保护法定职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提高工作质效,夯实保护责任,提升文化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通过健全文化遗产执法队伍,加强文化遗产专业与法律培训,打造敢于担当、恪尽职守、懂法守法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稳步提升文化遗产执法水平与效果。

文化遗产保护是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2023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2023年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达22个。只有通过多部门制度化协作机制,实现各方高效联动,才能为文化遗产系统化保护提供切实的现实基础。

强化行政部门协同协作,织密织牢文化遗产安全防护网。《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应当强化制度供给和资源要素支持,细化协作内容与流程,规范协作程序,通过信息共享、介入支持、应急配合等多种方式构建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法治保护协同机制,强化执法职能、提升协作实效,多方联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真正实现政策落地、制度配套和机制完善,为守护历史文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的协作配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作为惩治文化遗产违法和犯罪行为的两个重要手段,只有两者有效衔接才能真正落实立法精神、实现执法司法效能。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行刑衔接工作的开展,但是行刑衔接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当进一步完善衔接主体、移送标准、程序、证据规则,同时全面开展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措施,建立健全随时会商、定期会议、文物犯罪案件侦办咨询制度,协调解决文物犯罪案件诉讼进程的行刑衔接问题。以权责划分为基础协调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内在关系与权力配置,构建以司法公正为旨归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刑衔接多力协同机制,打造稳定而可预测、符合中国特色且接轨国际的文化遗产安全环境。

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通过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加大文物执法督查力度,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改革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健全司法执法监督机制。《决定》首次提出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保证各执法司法机关既各司其职、又协调有序,以利于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三是系统整合党内党外各种监督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拓宽监督渠道,凝聚增强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方的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实效,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当深入贯彻《决定》精神,加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建设,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法治护航下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THE END
1.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PROFIBUS PROFINET协会 AS-I中国 专业委员会 KNX中国 科技期刊 《中国仪器仪表》 杂志 《仪器仪表标准 化与计量》杂志 联系我们 E-mail: itei@instrnet.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甲397号 科研动态更多>> 重磅!我国主导的第二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推动人工智能算...2024-07-24 ...https://www.wwbh.net/
2.中国文物报网站的微博中国文物信息网官方微博 +关注 g 私信 =主页 443关注 23691粉丝 2821微博 中国文物信息网官方微博 3 公司 中国文物报社 ü 简介: 中国文物报的官方网站——中国文物信息网期待各位的关注。 T 友情链接 国家文物局官网 中国文物信息网 更多a 微关系 他的关注(435) 沸点视频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探秦 ...https://weibo.com/n/%E4%B8%AD%E5%9B%BD%E6%96%87%E7%89%A9%E6%8A%A5%E7%BD%91%E7%AB%99
3.中国文物报守正创新弘扬少奇精神立破并举打开传播局面...中国文物报 2月9日刊发《守正创新弘扬少奇精神 立破并举打开传播局面——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新媒体宣传创新途径》作者:聂勇李艳珍 近年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始终以弘扬少奇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中心,在守正创新的轨道上不断突破传统宣传模式,创立宣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把少奇精神、红色文化与时代发展有机融合,持续...https://www.shaoqiguli.com/Survey/news/13683
4.常务理事任瑞波常务理事? 2.任瑞波、陈苇《安宁河畔,考古情深》《中国文物报》,2017 年 7 月 17 日。 ? 3.任瑞波:《公众考古之我见》,《中国文物报》,2014 年 3 月 28 日。 科研项目及到账经费 一、主持项目 1. 2017 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基金:中国史前“丝绸之路”彩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项目号:17CKG004),到账经费 20...http://www.qijiawenhua.cn/html/2021/cwls_1201/1218.html
5.李戴蟾李戴蟾官网李戴蟾作品2011年11月 苏州龙宝斋《李戴蟾中国画山水花卉小品展》, 2012年5月 泰州《李戴蟾中国画山水花卉画展》, 2012年7月 北京新华社书画院《逸风问石——李戴蟾中国画山水花卉展》,画展期间《书画频道》、《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http://artist.ldc.zhuokearts.com/
6.公报案例:彭家惠诉《中国故事》杂志社名誉权纠纷案作为登载该文的《中国故事》,我们对在审稿中造成的失误深感痛心并向彭家珍烈士及其亲属表示深深的歉意!”杂志社将该《郑重致歉》于2000年11月16日、11月19日、11月22日相继刊登于《武汉晚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四川日报》和《成都晚报》。《中国故事》2001年第1期还登载了《义烈千秋——...http://www.fangzeli.com/sys-nd/1900.html
1.中国文物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报纸库> 中国文物报 报纸名称:中国文物报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出版地:北京市 刊期:周二报 开版:对开8版 国内统一刊号:CN 11-0170 通信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84625980 ...https://inds.cnki.net/knavi/newspaper/Detail/WHBN/CWWB
2.中国文物报社1985年,《中国文物报》的前身《文物报》创刊于河南郑州。1989年,中国文物报社于北京组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文物报社已经成为全国文博领域权威媒体单位,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目前拥有“一报两刊两网三微四品牌活动一户外媒体一产品群”的工作格局。 http://www.ncha.gov.cn/art/2024/4/26/art_1738_50217.html
3.中国文物报征订中国文物报订阅报纸简介:《中国文物报》是中国全国性的文物专业报纸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的前身,是河南省文物局于1985年8月创办的《文物报》。1987年10月1日,改由国家文物委员会主办,更名《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宣传国家文物法律、法规和文物工作方针、政策;介绍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https://www.zazhiyouxuan.com/2247
4.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东侧二层,我公司主要提供出版《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电子出版物制作;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像制品制作;市场调查;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经济信息咨询;...https://www.11467.com/qiye/98430844.htm
5.海昏侯海昏文创产品的开发立足于汉代文明和海昏文化,在注入海昏元素的同时,将文创产品与文物故事联系起来,树立品牌意识,通过跨界合作和多平台方式推广,利用游戏、影视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利用官网、微博、微信、网店及线下实体,并积极参加各地文博会,不断延伸海昏文创品牌的深...http://hhhmuseum.cn/html/detail.html?parentID=58fae6a0-76cd-48e7-a76c-689f81df93f3&id=da6bc95d-6786-4c47-bbf2-bd03ff573b7d&articleID=082942bd-4921-4019-b4d4-54a4be0ab91c
6.《中国文物报》展览专刊文创专刊社教专刊征稿启事创刊二十年来,《中国文物报·展览专刊》广泛联系行业内外,做好党和政府文物工作的喉舌,追踪行业热点、焦点问题,发表有关博物馆研究、展览、社教、文物征集等各类文章和报道7300多篇,为博物馆文化传播与阐释做了一定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专业传媒的力量。 http://chuangyisai.com/zjds/13324.html
7.中国文物报“文博热”折射“传统文化热”——河南博物院暑期大数据带...从观众人身安全、参观安全、文物安全到设备安全,博物院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部署。打造“医疗保障服务点”,增配防暑药品;针对高温天气,特别增设了百米遮阳棚和树荫区域的休闲椅,有效防止了观众中暑事件的发生;通过“3分钟应急拉练”等训练方式,提高安全队伍的应急响应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广场电子屏...https://www.chnmus.net/ch/information/media/details.html?id=7243910785993281536
8.藏在博物馆里的虎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品读文物,感知文明 2022年壬寅年来临 愿您如虎添翼 虎虎生威 参考文献: 淮南子-注释 | 淮南子兵略训 袁靖:虎年说虎(中国文物报)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 小莫:敦煌说|动物,是给人类会动的礼物 图片:除标注出处外来自各博物馆官网和其他网络...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17/07/73409704_1013596687.shtml
9.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参考文献在线免费阅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编:《良渚文化玉器》,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曲石:《中国玉器时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2257216562662435
10.殷墟博物馆通知公告: 殷墟博物馆“殷墟文物猜猜看”活动及门票优惠政策正式发布 通知公告: “殷墟文物猜猜看”活动开始啦 通知公告: 殷墟博物馆殷墟遗址土质遗存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监理四次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通知公告: 殷墟博物馆殷墟遗址土质遗存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监理三次废标公告 通知公告: 殷墟博物馆6月1日起全面实行...https://www.ayyx.com/
11.固原博物馆旅游线路固原博物馆旅游攻略,固原博物馆旅游景点...二十多年来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宁夏电视台、《中国文物报》、《宁夏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和报刊先后对固博进行了宣传报道;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在《考古》、《文物》、《考古学报》等1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5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30多人次;配合当地宣传等有关部门举办各种临时性...https://8088.dujia.qunar.com/
12....美丽中国行精品画廊展资讯《光明日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报记者》、《中国军网》、《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文汇快讯》、《光明图片网》、《大众摄影网》、《中国社会报》、《中国文物报》、《河北工人报》、《燕赵都市报》、《中原商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燕赵晚报》等机构和...http://mlzgwlx.com/mshow_4797.html
13.专家学者16定稿业余致力于安福理学名家、书院文化及明清古建石雕窗棂研究,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中国书院论坛》《南方文物》《江西日报》《井冈山报》《庐陵文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物博物专业论文、调研文章30余篇;其他类文章140余篇,32万余字;照片200幅。其中《江西安福严田地区的出土文物》载《南方文物》1994年第4...http://www.diaoshanghai.com/nd.jsp?id=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