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参观“‘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记者李明摄
近年来,伴随博物馆“大学校”不断融入百姓生活,“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了古都西安、三秦大地春节期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兔年新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获悉,我省多个博物馆纷纷推出富有中国传统年味的特色展览,让文博爱好者们在博物馆也能充分感受过年的气息。
多个展览
体现喜庆祥瑞“兔文化”
兔年即将到来,萌动可爱的小兔子成为不少本土博物馆的新春特展“主角”。
记者昨日在西安博物院看到,为迎接农历癸卯兔年,这里火红的灯笼已高高挂起,展览推陈出新也已布展完毕,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在该院小雁塔南侧东西长廊正式开展的“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此次展览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西安博物院及生肖文化传播联盟5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举办,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呈现数百帧兔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市民游客可在展览中,看到文物中的“自然生态兔”“历史文化兔”“民俗文化兔”……感受中国人围绕着“兔”的世代创造、日积月累,形成的绚烂多姿的文化寓意。
此外,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也于1月20日起,开启了“兔纳吉祥——中国传统织绣兔纹样艺术展”,展现“兔文化”在多彩服饰中的精致体现。
文化特展
展现烟火生活、中国年俗
热闹的春节,喜庆的年意。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正式开幕,该展览通过“孜孜不‘卷’”“又见炊烟”“马踏春风”三个主题,展现自古以来国人平凡朴实而细腻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广大游客构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送上癸卯兔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围绕春节主题,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以年俗氛围推出两个弘扬中华传统佳节主旋律的线上展览:“癸卯新春·瑞兔送福——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兔年兔文化展”“追回我们的年味——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迎春民俗风情展”。
公教活动丰富多彩
“玩”转文博兔年
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可触”“可沉浸”“可互动”……除了静态展览,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大量博物馆也同步推出了多姿多彩的新春公教活动,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让满满的年味呼之欲出。
如西安博物院乐知学堂,就从1月22日至1月27日,针对孩子们推出“新桃换旧符”“‘福兔’带你观浮屠”“Lucky小兔大闯关”“唐朝FashionShow”等趣味互动主题活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则在春节期间,带来“千年古韵非遗雕花——剪纸技艺体验活动”“汉服汉礼体验活动”“前兔有亮——兔子灯手作体验活动”等。
为丰富青少年在春节期间的红色文化教育体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春节期间将开启“我要去延安”互动体验教育活动,以及“红色电波”互动体验教育活动。
除了线下热闹的展览,线上多彩的文博公教活动也不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在春节开启“解谜大唐遗宝”数字展览。依托网络平台,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手段,以小程序的形式,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奉献出一段旨在探索何家村窖藏之谜的神奇旅程。据介绍,这一数字展不但展示大唐遗宝展所包含的丰富的文物与历史文化信息,更以多种多样的在线解谜互动为观众提供生动有趣的博物馆数字化探索式娱乐休闲,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户,也能过个文化年。
古都魅力足西安好“City”
西京医院成功救治罕见复杂头颅窦道患者
陕西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文化中国行】彬州大佛寺石窟:丝路明珠文化瑰宝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陕西: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航空航天产业“腾飞”
突发!西安一路段大量积水!已管制!
【强信心稳预期助增长】西安:“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铜川空气质量居关中6市区和汾渭平原15市区“双第一”
西安要求做好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检查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陕西6名青年科学家获奖
陕西多部作品入选国家级出版“走出去”工程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西咸一体化项目迎来新进展
陕西省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结果揭晓
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西北电网首次应用有效提升线路运行安全水平
延安首次出口果园防雹网
安康连续3年在全省长江禁捕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
聚焦智能汽车领域人才培养陕西首个华为云开发者创新中心在西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