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鉴定,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早些年电视台热播的鉴宝类节目。事实上,已经有部分院校开始以此现象作为考题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诚然,鉴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某些人“一夜暴富”,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物鉴定对于文物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我们将结合李晓东《文物学》第六章和吴诗池《文物学概论》第十一章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及考点进行整理。
但是,根据考纲和实际真题考察情况分析,我们在此不会对具体对象的鉴定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对这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翻阅吴诗池《文物学概论》的第十二章进行了解。
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文物鉴定,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学科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或专门史打下基础。同时,文物鉴定学也是文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受到市场高利润空间的影响,文物作伪自古以来十分盛行;对于部分信息不明的传世文物或出土文物,鉴定也是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文物鉴定尤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作伪使文物真假难辨
任何一件(一处)文物,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和环境,说明某个问题,成为历史真实的、形象的见证。这是文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真伪之所以能够辨别,是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物,都不能离开时空而存在,其次,文物是不可再生产的。文物的时代性(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2.判明年代之必须
文物是某一时代或时期的作品,必然有其明确的制作和出现年代。文物年代的确定,对揭示文物价值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判明文物年代,是文物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3.揭示文物价值
文物的价值具有客观性,而价值的高低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价值的表现往往并不是直观的。许多文物的价值,是隐藏于实物遗存的深层结构之中。鉴定就是揭示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古代金石学家和书画鉴藏家所持的确认文物价值的标准,当然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苛求,应当批判地继承,并与时俱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物的价值作出鉴别。
4.文物定级和保管
文物的等级是根据文物的价值与作用而确定的,并且对于文物的保管、保存、研究和利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前面的推送中,我们已经了解到:
对于可移动文物可以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可以分为一、二、三级;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可以划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文物藏品定级时,需要在文物年代明确的前提下,评定它的价值,确定它的级别。等级的确定与采取什么保管措施,有直接联系。分级保管是文物藏品保管中一条重要原则。
5.文物出境需要鉴定
文物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文化财产,各国都需要对禁止出境文物进行鉴定标准的制定,这样的标准是以保护本国文化遗产为原则的。
6.文物市场管理的要求
文物鉴定的内容与要求
文物鉴定的目的,是金石文物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一切文物均需要鉴定,就构成了文物鉴定学。由于具体对象的不同,鉴定内容有差别,鉴定手段不尽相同,由此又形成了专门的鉴定学分支。
1.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
文物鉴定,从总体上来说,其对象是所有的文物。对于某些文化史迹的鉴定,明显地受到条件的限制。在这些条件未变化之前,鉴定只能是局部的,评定的价值也是相对的。
文物鉴定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是可移动文物,即文物藏品和和传世文物;二是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也就是文化史迹。
2.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
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辨别文物真伪,判明文物年代,评定文物价值和等级几个方面。
①辨伪
辨别真伪,主要是对可移动文物而言。对不可移动文物来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辨伪,比如石刻。
在古建筑中,有后代在原址重建的,也有异地仿建的,对此类建筑物主要是判明修建年代。
②断代
辨别文物的年代,是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物的真伪,最根本的是时代及时代特征的不同。文物断代,对一切文物来说,都是必须的,极其重要的,是文物研究的前提。
③评定价值
在文物价值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它的内容、制作工艺,揭示它的内涵,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评定它价值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
④评定等级
此外,对于出境文物、查获的盗掘文物和走私文物等可移动文物的鉴定,也要辨伪、断代、评定价值、评定等级。
3.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
文物鉴定本身是一种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①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物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一件器物仔细观察,从造型、质地、纹饰、工艺等方面深入考察,去伪存真,对文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作出正确鉴定。
②通过鉴定研究和比较分析,力求准确地判断文物的真伪、年代、时代特点和风格,以及它的作用。
③通过对文物的综合研究,分析和揭示文物的形式与内涵,力求准确的评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高低,为划分文物等级以及保护、研究、宣传打下科学基础。
④文物鉴定者应当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掌握和了解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分析鉴定方法,力求对文物作出准确的鉴定。
⑤文物鉴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鉴定人员必须具有法律观念和敬业精神,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国家文化财产高度负责的崇高品质。
⑥认真做好鉴定的各项资料整理工作,包括跟本身鉴定资料和鉴定工作资料等,写出鉴定意见,作为完整资料档案妥善保存。
4.文物鉴定的意义
文物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术意义
②经济意义
首先,文物保护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次,国家对文物经营部门的定价标准是依据文物鉴定意见而定的。第三,文物鉴定为国家提供捐献者物质奖励标准。
③防止国宝流失
文物鉴定工作既需要帮助制定文物销售、出口和出境的标准,也要有专门的严格把关的鉴定人员,以防止文物外流。
④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文物鉴定方法
文物的类别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因为文物鉴定的对象是文物,因此,关于文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前面的推送有提到哦~)也同样适用于文物鉴定。
在鉴定文物之前,必须对文物进行分类。对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一般以质地分类,更有利于排比和辨别;在对不可移动文物的鉴定中,一般按性质分类,以便于对不同种类的文化遗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定。
文物鉴定方法,通常分为传统鉴定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
1.传统鉴定方法
传统鉴定文物的方法,是自古以来人们在研究、鉴定文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科学成果。其基本内容是,在对文物分类的基础上,对同类文物进行比较辨别和综合考察。就各校历年真题的考察情况来看,具体鉴定举要考察情况不多,在此不多加赘述,有需要者请参考李晓东《文物学》P99-105,吴诗池《文物学概论》的第十二章进行了解。
2.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文物,是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面貌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