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6年293个中国文物展览走出国境

当日,由国家文物局、《文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更好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建言献策、交流体会。

文物资源既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见证,也是中华文明传播发展的互通桥梁。刘玉珠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对外文物交流合作越来越活跃,成为中外人文交流新亮点。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和涉外联合考古成为文化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收获;文物领域国际合作逐步深化,2011年至2016年,从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累计100余件(套)。

“在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应着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凸显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玉珠说,还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全方位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推出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创意融合的对外文物展览,并引进一批高水平文物来华展览。

THE END
1.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 5、办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预约办理) 6、办理方式 网上申请 7、办理地点 预约 8、办理流程 1、申报人须提供有效展览备案或批复文件,并登陆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电话确认申报成功。 2、申请人须携带邀请函,查验文物清册,复进(出)境查验还需携带之前开具的交由...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749/362755/wwzlshsx/index.html
2.博物馆入境展览流程和申报工作向海关的申报内容主要涉及海关对暂时进出境货物的监管、税收征管。海关通过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等方式对暂时进出境业务实施监督管理。了解海关监管的规章制度十分必要,这是文物入境展览与境内展览申报流程中的重要区别之一。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国令...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98.html
3.国家文物局关于规范文物出入境展览审批工作的通知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未定级文物、未在国内正式展出过或未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物和其他保存状况差不适宜出境展览的文物,以及处于休眠养护期的文物,一律不得出境展览。要避免选用博物馆基本陈列(含原状陈列)中的文物特别是核心文物出境展览,切实维护基本陈列(含原状陈列)的完整性。 三、完善交流机制,确定...https://m.66law.cn/tiaoli/61511.aspx
4.杭州的冷门展览,竟藏了两件禁止出国文物!·不可错过的文物看点最重量级的自然是两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1.?簋,西周晚期厉王世,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西周晚期文字趋于成熟,字形结构排布更加自由。?簋不仅是罕见的周天子自作器(即由权力最高者周天子出资制造),而且是迄今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形体庞大、浑厚典雅,被誉为“簋中之王”。 经考证,“?...https://www.douban.com/note/859838383/
5.解读丨文物进出境小知识(二)文物出境展览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因特殊需要,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 (三)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 (四)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剥除、更换、挪用或者损毁文物出境标识、文物临时进境标识。 https://www.hnccpit.org/mch2_flfw/swfl_qtflfw/flfw_hzjz/202205/t20220512_21979.html
6.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一级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目的是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其出境展览。随着我国改https://baike.sogou.com/v63666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