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猪热游趣评:《物华弥新》在游戏中讲述历史故事

这款让玩家们直呼“终于等到你”的游戏,便是《物华弥新》。

《物华弥新》在B站首次曝光是在2020年,彼时它名字还是“来古弥新”,正如2020年9月官方放出的概念PV简介中所说的那样——故事的开始,来自古物。

2024年1月,《物华弥新》出现在了“2024年1月国产网络游戏版号过审名单”中,玩家们也很快发现,原来《物华弥新》就是更名后的“来古弥新”。

所谓“物有光华,历久弥新”,《物华弥新》的名字便来自于此。

预约物华弥新的收藏家,或多或少会对“文物拟人”四个字感兴趣。能让这些承载历史岁月的古物以人物形象开口说话,无论是讲述昔日时光,评说现今感受,抑或经历种种生活趣事,当中可发挥的余地都非常大,涉及的面相当广。

文物拟人,首先入眼的是“人”的形象,物华弥新当中的立绘形象不似完全架空体裁那样随意描绘,而要根据文物本身的尺寸、色彩、花纹、功用、历史故事甚至是发掘过程等等进行考量,既有鲜明的特点彰显个性,又将细节元素一一囊括。

像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这件文物,其立绘从形上用饱满的裙身展现半圆球体合拢的外壳,用花鸟镂空纹样再现精巧的镂空花纹;在对话里关于香料的渊博知识表现用于盛放香料的作用,还用如雾如烟的缎带来贴合功用表达。每每看到游戏立绘形态,更能强化对文物本身的认知印象。

文物题材的风格还体现在剧情叙事上。游戏里的玩家成了能和文物沟通的“收藏家”,而能用拟人形象沟通的文物称为“器者”。整个主线前期围绕基金会、派遣公司、器者、收藏家之间展开,映射文物发掘、保护、展览、交流各个环节。用反派超自然现象“曲解”收束任务线,让天南海北的器者有了一起行动的背景,整体故事偏悬疑紧张,直到此次测试开放的第四章结束,对于敌人的真实还是扑朔迷离。

从立绘到剧情,再到系统的设置上,“文物”主题贯穿始终,各项内容与主题紧紧相扣。游戏的风格没有任何割裂和突兀感,整体自洽。

物华弥新的核心玩法就是战棋回合制,这种玩法因烧脑和耗时容易让人劝退,但也是这种偏策略向的玩法,能够较大程度摆脱数值依赖,获得低配挑战高难的成就感。

游戏的角色职业共有5种:轻锐、远击、构术、战略、宿卫,对应其他游戏大致可划分为刺客、射手、法师、炮手、坦克。有趣的是职业和职能的关系并非单纯一一对应,比如游戏里没有僧侣、传教士这样承担治疗职能的职业,但是构术、战略当中都有能满足该职能的角色。同样承伤职能也并非宿卫的专利,轻锐、远击、构术也都有相应的角色,甚至比本职更加胜任。

这样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角色技能的多样性,物华弥新的角色技能雕琢得比较细致,各个角色使用上很少有雷同的感受,不存在简简单单因为数值的提升,让某个角色成为另一个角色的“上位”,角色技能配布强调的是机制的不同。

物华弥新的器者养成主要包括等级、考核、致知、武器和好感度五个方面。考核糅合了等级突破、技能升级和属性数值提升三方面系统,通过关卡材料解锁项目。致知可以等同于某款游戏的命座,主要靠抽取同样角色进行提升。角色在致知上的提升,通常在致知三上产生质变,致知三的突破会带来某个技能的变化,有的甚至能带来操作流程的彻底变更。

除了核心主线破关外,游戏的其他玩法和活动水平也是吸引玩家长期体验的关键。日常玩法目前开放的有后宅玩法-派遣公司;爬塔玩法-试炼场;挑战玩法-冬谷竞赛。除了过于简单暴力的试炼场玩法,其他两项都值得一聊。

1.派遣公司

派遣公司算是好感度、工房、小游戏、布置装饰的一个合集。将器者派驻到对应的岗位,获得或是加快资源的产出,游戏中的金币、经验书、材料、武器都可通过该系统获得。茶室作为一个小游戏合集的场所,可玩性也是相当足,包含了四子棋、迷踪盘、合成玩法,每个小游戏还有玩家间的分数排名。有趣的是这些小游戏看似熟知,但玩法规则上都做了创新。

2.冬谷竞赛

可以说,整个游戏最让我沉迷的就是冬谷竞赛玩法。它是最无关玩家养成练度,纯粹依赖对关卡和对器者的理解来取胜的玩法。

冬谷竞赛中将角色全都拉平到50级,考核是刚刚解锁最后一个被动的程度。每局开始前,可以看到关卡的BUFF情况,敌方阵营状况。同时还有“律法”的选择,对关卡的BUFF效果进行调整配置。

由于整个竞赛每位器者只能上场一次,总共四轮共需要24位器者。这就要求必须细心甄选上阵选手,即便是日常从未瞧上眼的器者,在对应关卡可能会有超出预期的抢眼表现。可在不用投入任何养成资源的情况下全面了解器者特性,趣味度直接拉满。

虚与实的碰撞,让《物华弥新》做到了赋予古物全新活力,深度激活文化价值。

器者,这种古物拟人的创新表达,不只为产品弯道超车提供了新动能,也激活了玩家心中对于古物的爱,让爱通过游戏得以更直观的表达。

THE END
1.海波这些博物馆文创为啥受青睐?方晓恬说“近段时间”多元,博物馆文创热“故宫文创的火热带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切入文创赛道”参观博物馆是重要途径,出来;更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形帛画等各种文物让人流连忘返“博物馆不再”买的最多的就是冰箱贴,一定得看看湖南博物院,冠上镶嵌的;让文物IP,“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陈琪均为化...https://bbs.9you.com/forum.php?a=shows&catid=wap&id=917418
2.天天热点评!哔哩哔哩怎么关闭截屏分享功能?哔哩哔哩关闭截屏分享...世界热资讯!服贸会冰雪设备出新 中国冰雪市场未来被看好 2022-09-05 每日时讯!材料黑科技亮相服贸会 有了它,125摄氏度不烫手 2022-09-05 天天最新:数字化新场景、新应用 让文物“活起来” 2022-09-05 环球信息: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您身边有哪些“为老”服务 2022-09-05 信用卡逾期还款以后还可...http://m.chynews.cn/tech/tech/2022/0905/44484.html
3.让文物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热起来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我国对文物的重视日益增强,相信正在收听的各位网友对文物都有一二了解,可能更有一些网友家的老房子在三普中被评为不可移动文物。但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对文物的认知不够清晰,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家的房子却不允许自己装修,更不懂什么是文物安全。 今天,我们邀请到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郑...http://www.siming.gov.cn/zmhd/ldlt/202311/t20231113_1023704.htm
4.官方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利好消息或带动收藏热?文化频道为了保证该项举措的实施,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说,将开展民间文物收藏情况调研,组织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相关课题研究,建立健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印发《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文物市场管理办法》,“规范文物经营活动,引导民间收藏行为”。 https://culture.china.com/11170621/20170304/30299383_1.html
5.线上“火”起来文物“活”起来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文物再次成为焦点。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高冷范”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接地气”,如今的文物正“腾‘云’驾‘数’”,以云观展和数字化手段的新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博热 活动花式上新 人们对于文物究竟有多热爱?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就是最好的证明。太原博物馆迎...http://news.sxrb.com/GB/314078/10000372.html
6.头条文章道即為自然,自然孕育一切,塑造世界的多樣性,註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品特色: 花想容唐风茶菓,作为博物馆文物活化走入大众生活的案例,使研究成果通过大众更易接受的形式表达...参赛机构:杭州热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现代年轻人生活已经离不开咖啡这个产品,而咖啡使用场景及...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45823635620487
7.“考古热”折现文博人才的寂冷看到就说 “考古热”折现文博人才的寂冷 谢志伟 对考古界来说,2002年无疑是物丰厚载的一年。据2003年1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考古专家公布了2002年度国内考古六大发现。而刚跨入新年,考古领域又有多项发现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如在江苏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出汉代马厩模型等精品文物,在秦始皇陵封土堆北侧...http://zqb.cyol.com/content/2003-01/21/content_600382.htm
1.地评线河声丨让博物馆文创成为传承文化的璀璨明珠一方面,要加强对博物馆文物的有序开发,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创意和传播,打造知名品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播渠道,扩大文创产品的影响力,让它们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我们才能用文创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https://opinion.dahe.cn/2024/11-15/1848649.html
2.20人获评2024“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天山网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贾春霞报道)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二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主会场活动上,楼兰古城遗址看护员李鹏飞等20人获评2024“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 2024“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颁奖仪式现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贾春霞摄 ...https://www.ts.cn/xwzx/shxw/202406/t20240608_21839677.shtml
3.马上评用照片代替实物?博物馆不能辜负博物馆热澎湃评论马上评|用照片代替实物?博物馆不能辜负博物馆热 10月8日,一段由游客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洛阳某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 随后博物馆方面解释称,博物馆入馆的确需要购买门票,馆内并非所有展品均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84660
4.时事热点评论:中国梦(精选6篇)真正的中国梦应是有符合中国国情及历史潮流的社会价值观,即恪守礼义廉耻,崇尚公平正义。人人崇尚正义...劣势:冬季严寒, 夏季干热, 温差大, 风沙多, 无霜期短, 生存环境较差, 被称为“生命禁区”。...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上,看到中文题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持续关注和讨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n308jfp.html
5.高考作文备考:不要因不文明参观行为给“博物馆热”降温(附:文题...准备高考作文:不要因为不文明的参观行为而冷却“博物馆热”(附:题目的详细解释和对文章的评论)作文问题读下面的课文,根据要求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刻,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精神家园的厚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如今,随着公众欣赏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很难说“博物馆热”的出现不是不可避免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88318940.html
6.pyqt5中sender方法介绍热重——差热同步综合热分析仪及热机械仪两种仪器的研究是在陶瓷烧制过程不可逆的限制前提下,通过对陶瓷类文物一定量的粉末或固体样品,在同等条件下多次(一到两次)高温焙烧,利用样品热流变化和物质重量变化、以及应用不同探针测试样品形变量等的相关数据曲线,来实现琉璃、陶瓷、古砖等文物胎体的烧结温度、釉料膨胀率与...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00405/article/details/112227521
7.“活起来”的文物每一件都这么好看——中国青年网让文物走下神坛并“活起来”,是近年来文博界面向大众的新姿态。此次三星堆“上新”,由官方制作的融入四川方言的电音神曲《我怎么这么好看》,把文物手绘动画和发掘现场画面结合,用rap形式呈现三星堆历史与故事,一经推出即登上热搜。春节期间,河南电视台春晚上的《唐宫夜宴》让此前只是乐舞俑的唐朝小胖妞“活生生”地...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gzy.youth.cn/qsnag/zxbd/202103/t20210329_12811855.htm
8.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安徽省太和县城乡掀起文物捐赠热据了解,太和县至今已集中举办三届社会文物捐赠及展出仪式,共接收社会文物711件(套),其中三级以上文物80件。在文物捐赠热的带动下,作为“中国书画之乡”,太和籍书画名家捐赠书画作品59幅,捐赠者44人中大多是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会员,白鹤、王金泉等都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书法家。此外,还有农耕民俗捐赠品324件(套)...https://i.ifeng.com/c/8cHcEKVRgsd
9.36万件川博文物如何“防病”于未然?炎炎夏日,博物馆收藏的珍贵书画会不会因为高温高湿加速老化或滋生霉菌?长时间灯光照射,文物是否会渐渐褪色?展厅里游客熙来攘往,超标的有害气体是否影响文物健康?“千里眼”们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瞬息万变的数据,为文物保护提供着宝贵参考。 328个监测终端“知冷知热”...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64&newsId=4986055
10.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在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对铁器进行保护修复时,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根据器物的锈蚀程度对器物进行了清洗、除锈、脱盐、粘接、封护等处理。时隔四十多年,再次审视和查看当年保护修复过的四件铁器时,为了更科学地了解当时使用的保护修复材料的现状,本工作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Micro-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515/6768.html
11.评《逆转成为柯学黑月光》咖啡热可可评《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评论主题:评《逆转成为柯学黑月光》 评论人:咖啡热可可 作品名: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评论字数:11214 评论时间:2023-01-16 17:10:05https://www.jjwxc.net/comment.php?novelid=7166170&commentid=561531
12.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热起来”历史在这里与生活相遇当下,随着文化保护利用模式不断出新,文化遗产正从“活起来”到“热起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随着我市各区陆续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及“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持续推进,无锡文化遗产事业将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时代生活赋能添彩。 https://www.wxrb.com/doc/2024/03/19/338370.shtml
13.这个假期,豫博很“热”与抖音及头条官方合作开展的#dou来百科看文物#云游博物馆活动,其中头条阅读量达到319万人,有近3000人参与了线下带图定位打卡;抖音百科活动相关视频推广的浏览量达290万,转评赞32万人,百科有关河南博物院词条的阅读量达312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关联互动,大家的参与度增强,分享参观的真实感受,发布文物及博物馆相关...https://www.chnmus.net/ch/information/dynamic/details.html?id=711636670587339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