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杭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杭州公安“服务民生助力发展”新闻发布会。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金洪亮,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杨辉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马莉莉主持。
2023年杭州全市有效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0.6%、24.1%,助力全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和连续17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全方位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圆满完成亚运会、亚残运会重大安保任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关于出入境便民服务措施
中国新闻社:2023年杭州公安推出了“一窗通拍”程序,“高考办证专场”等一系列利民便民举措,春节出国游旺季马上也要来临,请问在2024年公安出入境部门还会推出哪些便民措施,服务保障群众出国旅游、经商?
杨辉主任: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准备出国境旅游的市民朋友越来越多,我们预计今年出国境的人数还将继续增长。杭州公安出入境部门已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办证高峰。重点将从4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出入境便民服务。
二是快速服务,提高办证效率。我们持续做好“专窗办、专场办、加班办、加急办”等服务,全面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快受理、审批、制证的速度,确保群众尽早地拿证,更顺地出行。
三是深化“一窗通拍”,提升便民效能。我们在实现所有公安业务相片通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深化“一窗通拍”在其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真正实现“公安一个窗口拍照,政府多个窗口应用”,让群众办证更加省时简便。
四是深化助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将打造助企的“惠客厅”,构建“一站式”优质服务专区,保障企业紧急出国境办证的需求,让企业“走出去”更便利、更快捷。同时,针对企业外籍人才、外籍客商的紧急入境的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口岸签证政策,实现“落地快签”。谢谢大家。
2、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
法治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要求。请问杭州公安机关是如何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法治化水平的?
金洪亮副书记:近年来,杭州公安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秉持执法为民的理念,聚焦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质量和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一是严格规范执法。编制了《规范执法执勤指引手册》,针对现场执法、警情处置、行政刑事办案等176个常见执法场景,明确“流程、标准、要求和法律依据”,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语言+行动”规范执法体系,所谓“语言+行动”,也就是我们执法中使用法言法语,规范执法行为等体系。在亚运安保期间也充分发挥了作用。
二是聚焦民意导向。我们研发杭州智慧法制平台,对所有执法要素环节行为全流程全链条监管起来,把执法活动都关进监督的“笼子”里,防止权力滥用。同时,针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调而不解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旨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报警报案难”“等待结果难”“矛盾化解难”等问题。
三是坚持宽严相济。落实46项“首违不罚”清单,体现了执法有尺度,也要有温度,坚持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的理念,比如我们交警的“优驾容错”机制,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一些轻微违法行为,通过柔性的警告教育手段,提醒司机主动遵守交规;再比如我们对旅馆业变更登记备案、保安从业单位未按规定进行保安员培训、企业不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等措施的行为,以提醒、告诫、约谈的方式代替处罚,旨在鼓励企业自我纠错。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3、关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卫视:龙年春节临近,每家每户都会置办年货,我们想请问下,杭州公安是如何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
杨辉主任:谢谢您的提问。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关联千家万户。守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公安机关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们对食品犯罪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连续破获了假劣牛羊肉串、注水牛肉、有毒有害保健品等食品犯罪案件10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38人。
春节即将来临,食品消费将进入一个高峰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广大市民的年货安全,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剑锋”专项打击行动,一方面配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入各大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农产品直销点开展排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围绕节日热销的一些产品,加强线索发现和打击力度,重点打击肉制品、水产品、农产品、保健品、烟酒饮料等领域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的犯罪行为,切实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线,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年味”。谢谢。
4、关于交通优化措施
钱江晚报:我们了解到,杭州交警在日常交通治理特别是在亚运期间推出了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我想请问下在2024年公安交警部门还会推出哪些具体的措施,进一步保障市民群众的出行?谢谢。
二是实施路口精细化治理行动。将以路口精细化治理为切入口,依托城市大脑等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继续通过优化信号配时、调整可变车道、优化交通组织、加强路口疏导、规范设施设置等措施,做实、做精路口的精细化管理。
四是深入开展“民呼我为”综合治理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像医院、学校、综合体停车难等社会关切、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通过采取部门协作、民意调查、决策共商等方式,开展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5、关于落户政策
杭州日报:杭州公安推出多项落户便利举措,请问对新杭州人来说,有什么具体利好信息?谢谢。
杨辉主任:谢谢您的提问。杭州一直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2023年5月8日,杭州的户籍制度改革新出台了若干项新举措,来回应广大市民群众的呼声。借此机会,我用三个关键词向媒体记者和市民群众再宣传一下这个户改政策的利好消息。
第一个关键词是“优才”。普通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在杭州落实了工作单位后即可落户,毕业2年内的本科及45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新政实施后,共引进四万两千名人才在杭州落户,同比上升19.8%。
第二个关键词是“圆梦”。目前,40岁以下高中学历的普通劳动者且在杭就业居住满4年的在杭务工人员,按照《积分管理办法》参与落户积分的分数从原来最高160分下调到目前的100分,原则上只要达到这个分数即可办理落户,同时取消了原有的积分落户名额限制,真正圆了在杭务工人员安家落户的美好愿望。
第三个关键词是“安居”。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居住证的申领条件,让更多在杭州工作生活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申请居住证时,涉及就业、居住和就学的三个时限条件,由原来的一年调整为半年。
我们将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让生活、创业在杭州的人都有归属感、获得感,真正在“人间天堂”安居乐业,与温暖的杭州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谢谢。
荣光承载责任,使命催人奋进。2024年,杭州公安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大攀登行动”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大局、服务中心,持续深化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