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留学热和海外游升温,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借以熏陶世界文化、开阔个人眼界,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美国常青藤名校游学营”“英国顶尖贵族公学暑期拓展”“澳洲暑假亲子夏令营”……假期游学的触角延伸到各大洲名胜,游学机构火爆招生,家长趋之若鹜。
但出境游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花不菲的费用游逛一趟,能得到什么?来一场真正的高品质游学又要做哪些准备?家长们心里未必有一本明白账,不少人还遭遇走马观花式的伪游学。在出境游学市场规模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家长、机构和监管部门如何能让孩子们游出去、学回来,不虚此“游”?
游学引发攀比心
跟风去,选择难,家长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对出境游学的目的、方式和内容缺乏成熟考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国门、学在名校”,出境游学成为增加孩子阅历的最时髦方式。有数据统计,2016年游学行业市场空间约300亿元,未来5年还将保持30%到50%的复合增速。
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暑期出境游学,很多家长都坐不住了。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职员李元说,现在参加国内的夏令营还不行,得去国外,要是没出国走一趟,都该成“非主流”了。
别看李元的儿子只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但他班上90%的同学都已经去过不少国家游学。之前李元认为孩子岁数小,不放心让他单独出门,这回看起来等不得了。“假期一结束,孩子们就会在一起讨论谁去的国家好玩,没去游学的同学无形之中被隔离在外,不但在同学面前没有谈资,还有可能被同学瞧不起。”李元说,今年一定要给他儿子报个出国游学项目。
但是,去哪个国家?报什么类型的夏令营项目?李元心里其实没谱。有些项目看起来行程差不多,内容也近似。“选择其实挺难的。看宣传页吧,感觉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课程比较充实,有的师资比较专业,有的价格比较优惠,各有特点。最主要的是我自己也没想好,这出国游学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花了不少钱,最后总得学点东西吧?但是这短短几天,能干什么呢?”下决心去不难,到真要出手做选择时,李元反而踌躇不定。
自己拿不准,就问问身边的朋友们吧,毕竟口碑传播好过机构推销,但一圈问下来,李元心里更没底了。有人说,美国好,文化包容性强,能提升孩子眼界和思维方式,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人说,英国好,能感受传统教育,孩子去了能了解几所名校的悠久历史,对以后学习也是一种激励;还有人说,澳洲好,文化多元,体验和交流内容更加丰富……
临到暑假前期,李元在小区附近看见一家机构做美国暑期名校游宣传推广,有不少人咨询,他凑近细问了内容安排,感觉机构还比较专业,便当场给儿子报了名。李元说,了解完一轮,还是云里雾里,哪个项目都差不多,那就随便报一个吧。
李元这番周折是出境游学家庭的典型经历: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攀比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盲目跟风后,不少家长对出境游学的目的、方式和内容缺乏成熟的考虑。
重游轻学不省心
“在学校走一走,草坪上坐一坐,就叫走进名校?”机构宣传花哨,不少游学成了旅游项目的昂贵“变体”,“学”没游成,光安排购物了
游学的出发点本是希望让孩子亲身感受世界的多元和文化的差异,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然而,不少出境游学家庭遭遇各种窘境,花了大价钱,却没得到满意的体验。
“去国外名校学习挺好,但最担心的是名不副实。”在深圳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广胜说,去年他看到一家旅行社组织的英国游学项目,宣传页上写“80%国际学生同行”。出国游学要的就是这个氛围,陈广胜二话没说给女儿报了名。
“只能吃了亏往肚子里咽。宣传时说得好听,但细想想,一家旅行社哪有那么大能耐和当地学校深入合作?以后找游学项目真的不能被宣传册上花哨的噱头迷惑了。”陈广胜说。
韩春说,听一位多次带队游学的旅行社朋友介绍,一个报价5万元的美国项目,旅行社至少可从每人次项目中获利逾万元。“虽说为了孩子教育,该花钱时要花,但这游学价位对一般家庭来讲,压力确实有点大,其中多少是名副其实的,真的很难说。”韩春感叹。
强监管要下狠心
应当明确规定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和师资审查,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需求和特点,跟孩子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目的地,也要研究游学项目每个细节
出境游学需求大、市场旺,各类机构不断冒出,既有旅游机构,也有教育机构,还有二者相互融合的新兴机构,让人眼花缭乱,至今却没有规范的行业准则,以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目前,境外游学组织方还没有专门资质认证,不少机构看到红利都希望来分一杯羹。从监管主体看,主要由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几乎没有介入,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查和游学内容,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行业规范不清晰,资质认证无统一标准,加之监管不力,会滋生虚假宣传、责任欠缺、收费过高等问题。
对境外游学,家长要有正确认识。戴斌说,游学是让孩子体验世界各地的文化、生活和教育,不断提升素养,不必为了去而去,更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的需求和特点,跟孩子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目的地,也要仔细研究游学课程、线路、住宿等细节,与孩子共同做好游学功课。
机构责任不可少。王虎纹说,旅行社有责任和义务提前将完整的行程安排和具体线路告知家长,并适度对目的地国家的风情文化进行普及,也应提前告知家长应做的知识储备和安全常识,这样游学才不会盲目。
《人民日报》(2017年07月28日17版)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