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记者陈子帅王冬】在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等因素的多重加持下,中国入境游市场在红火中迈入了下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中方主管部门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还将持续升温。7月15日起,河南、云南多地将进一步优化过境免签停留范围和适用口岸。在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用潮流新词“好city”来感叹他们的中国“零距离”之旅的背后,中国旅游业也在市场热潮之中紧盯新的商机。
中国行“说走就走”带来泼天客流
去年11月,中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六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免签入境政策。今年3月,该计划扩展到爱尔兰、瑞士、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一免签政策试行期原本截至今年11月30日,但现在已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自去年11月生效的扩大免签过境政策,现在包括来自54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在持有有效的中转机票的前提下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免签证停留长达144小时。游轮乘客也受益于这项政策。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环比一季度,享受该过境免签政策的54国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订单增长28%,其中韩国、新加坡(2月9日起与中国相互免签证)、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入境游客较多。主要入境游国家中,希腊、巴西、匈牙利、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环比一季度增速较高。
进入下半年,中国针对入境游的政策还在进一步优化。根据7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公告,即日起,在河南郑州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为河南省行政区域;将云南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由昆明市扩大至昆明、丽江、玉溪、普洱、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红河、文山等9个市(州)行政区域。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等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
从“老三样”到“沉浸式”
“中国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了,这里到处充满了活力。”玛丽昂感叹道,尽管已经尽可能做足功课,但自己的行程安排依然有很多细节没有被照顾到。相比于传统的名胜古迹,让玛丽昂和茹安娜更感兴趣的地方是中国的商场,这里的美食小吃、特色玩具和各种外形新颖的电动车,都给她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中青旅国际公司副总经理胡继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公司针对144小时免签客人旅游特点,以各个免签城市为中心点,设计并推出了1-5天的各类旅游产品及单项旅游服务产品,方便客人进行自由组合,随报随走,灵活度强、匹配度高。
以北京为例,1-5天的包价旅游产品,围绕北京代表性景点,进行不同的组合设计;半天或单天的深度旅行产品,涵盖徒步、骑行、主题文化体验:京剧、民俗、非遗、美食等;在单项服务方面,提供订车、订票、多语种导游服务等。
今年上半年,国内重点文旅场所不断推进入境旅游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给商家和国际游客都带来便利与实惠。在北京标志性的国际旅游购物场所秀水大厦的外墙上,“北京礼物”的中英文招牌十分醒目。记者了解到,秀水街大厦外卡POS机覆盖率已超过90%,还能为外国游客提供多语种的接待服务。北京秀水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董青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我们接待的外国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倍。”在北京国贸商城,外国购物者的“出镜率”也极高。
王笑宇表示,下一步我们应继续打磨入境游产品的细节,一是在服务流程、技术支持和语言便利上更贴合外国人习惯,丰富信息化手段;二是服务内容上优化、完善多一些介绍和讲解,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最重要的是,打造与其他国外目的地存在差异化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康养旅游的中医理疗康养,研学旅游的儒学主题研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