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通关管控措施,取消闭环管理,取消核酸检测——友谊关口岸恢复元气
1月8日起,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我回来了!”上午9时,首批入境旅客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申报顺利入境后,迫不及待地来到张灯结彩的友谊关关楼前拍照,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营造出熟悉的年味,让他们忍不住激动高呼。
“三年没回家,太想家人了。”常年在越南务工的黄家峰难掩心中的激动。取消闭环管理,于他而言,是最大的“礼包”。
“友谊关口岸采购了10多套核验一体机,今天开始投入使用,从友谊关口岸入境的旅客实现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凭祥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陆少霞介绍。
接驳车忙碌往返于停车场与通道出口之间;满载货物的货车早早在货运专用通道等待通关……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友谊关口岸恢复元气。
三年疫情,友谊关口岸是广西外防输入的“最前线”。友谊关口岸首创进出境货物吊柜甩挂“非接触”交接通关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分区分级管理、率先推行跨境代驾制……确保口岸运行顺畅、是疫情下全国唯一保持旅检和货检从不间断运行的口岸,是中国—东盟产业链衔接、供应链畅通的有力“稳定器”。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卡口二,满载货物的跨境车辆等待通关。代驾司机脱下了厚重的防护服,“轻装上阵”。
“通关手续的办理时效和疫情前几乎无差别。”凭祥国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原车司机彭自斌早早在卡口二等候开关。车上的电子产品是三年来他拉往越南的第一批货物。疫情期间,只有代驾司机可进入口岸区域过驳货场交接货物。措施调整优化后,往返中越两国之间,又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取消闭环管理,我们可以自由开展口岸业务,根据需要选择货物通关模式,车主可以驾车经友谊关口岸出境卸货,预计通关效率提升60%、厂家出货成本下降60%。”广西顶一供应链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梁东海相信,公司的业务量会很快恢复到疫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