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关始建于西汉,曾经取名雍鸡关、界首关、大南关,明代改建后易名为镇南关。1953年为表示与越南友好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中国援越抗美,再次更名为友谊关,关楼也做了改建。如今关楼已经完结了关口的作用,被开辟为展室,介绍友谊关的历史演变,也介绍中越友好时期的往事。可叹,可恨,越南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镇南千载成宗主,
两度更名示赤诚。
不领高邻深厚意,
空留友谊沐西风。
友谊关楼的内侧有一黄色的法式小楼,修缮保护得很好,旧为海关机构办事处,现也辟为展室,介绍清朝将领冯子才率军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以及刘永福率领黑旗军的抗法事迹。冯子材持剑跃马的铜雕耸立在友谊关景区前。
友谊关楼前是个很大的广场,有花坛装饰还有喷泉。西侧坐落着新的口岸联检大楼,有铁栅栏相隔,持有手续的通关人员可以入内。广场的最南端矗立着一块零公里碑,表明中越边界处为322国道的零公里点。站在零公里碑处可以看到中越边界分明,同一条路的中国侧是黑色越南侧是灰色。中国侧有很长的一列亭廊越南侧有三座,分挂各自的国旗。
顺着友谊关东侧的城墙可上到左伏山镇关炮台。经过修葺的瞭望台、炮台、凉亭及人物群雕使得百年前的历史可见一斑。
天色将晚,景区要闭门,来不及再登友谊关西侧的金鸡岭。友谊关附近没有方便的酒店宾馆,投宿要到友谊关所在的广西崇左市下辖的凭祥市。我们选择了凭祥市美食街前的西贡大酒店。沿途超过几部越南的载重汽车,大概运送的是榴莲、菠萝蜜、椰子等热带水果。
凭祥美食街内食摊密布,煎炸、烧烤、炒菜、汤煲品种繁多。泱泱大国的饮食文化浸润着九州大地的各个角落,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品尝当地的美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