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20日电(记者方堃实习生张煜欢)随着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员出入境卫生安全保障、有害生物疫病疫情的防控、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等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20日,浙江杭州首次发布《2016年杭州市出入境质量安全》白皮书,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陈景从国门安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杭州市2016年出入境质量安全情况及2017年工作举措。
“希望通过这份白皮书能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企业双创提供指引,为市民消费提供指导。”发布会上陈景透露,下一步杭州将推进收寄件人名单与“信用浙江”对接,打造国内跨境电商进境宠物食品聚集地,建立国内首个生物医药制品示范区,全方位严守国门安全。
国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实施收寄件人联合惩戒
随着杭州市出入境人员和货物贸易的持续增长,该市疫情疫病传入风险增加,跨境跨区域传播越来越频繁,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加大,国门卫生、生物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016年杭州市出入境质量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6年,杭州在国际邮路口岸、旅客携带物、入境货物及快件中截获禁止进境物12840批次,共截获动植物疫情817批,涉及昆虫、真菌、杂草、细菌和线虫等128种。其中,国内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4批次,从入境邮件中,连续截获活体蜘蛛和蜈蚣7批256头。
面对国门安全挑战,陈景表示,杭州将完善口岸查验、检疫处理、疫情防控和监测设施,提高口岸卫生管理水平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将支持杭州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构建更加有效的国门安全风险防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杭州还将实施对收寄件人的联合惩戒,持续加强收寄件人的有效监管,推进失信收寄件人名单与“信用浙江”对接,即从源头防控风险,探索建立面向社会的诚信系统通报机制。
产业外贸提质发展建国内跨境电商进境宠物食品聚集地
经济新形势下,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但质量提升和外贸发展面临的压力增大,产业和外贸的提质发展至关重要。
白皮书显示,2016年,杭州抽查检验出进出口商品不合格4298批,其中,进口不合格3427批,出口不合格871批。跨境电商监控抽查1144批,其中异常113批。
为加强跨境电商监管,杭州创新机制,对进境电商实施“提前申报备案、入区集中检疫、出区分批核销、质量安全追溯”的监管模式,形成跨境电商杭州新经验。
据悉,该模式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可,并向其他试点城市进行复制推广。截止2016年底,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累计备案457家电商平台及2486家海外电商企业。
与此同时,“杭州经验”还在不断摸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下一步,杭州将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宠物食品试点工作,助推杭州打造国内跨境电商进境宠物食品聚集地,探索宠物食品贸易新机制。
保民生建化妆品追溯体系打造国内首个生物医药制品示范区
严守国门安全,归根究底是为了加强民生保障,让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对于进口消费品的品质需求逐渐提升。据白皮书显示,2016年,杭州在日常检查和市场抽查进口消费品过程中,共检出不合格产品545批,主要涉及进口玩具、仿真饰品、食品接触产品、服装等。
除食品化妆品外,生物医药品也在百姓生活中占据相当地位。浙江省作为中国生物制品出口大省,对国内生物医药制品产业起一定示范与指导作用。2016年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开建,成为国内首个生物医药制品示范区。据悉,未来杭州将争取国家进出境特殊物品检测实验室落户该市,为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纵观白皮书可发现,2016年,杭州在推动口岸建设、推行检验检疫一体化、破解贸易壁垒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杭州在外贸发展、国门卫生、生物安全等方面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杭州检验检疫部门将继续严守国门安全、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向社会通报检验检疫工作,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添砖加瓦。”陈景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