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沈先生接好左手拇指的第六天,断指基本成活了。他和病友是一样的,都是做断指再植手术;可沈先生的情况又和他们不一样,他的左手拇指是被爱犬咬掉吞进胃里后,在胃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后取出再植的。
断指从狗肚子里取出后已经发白,部分血管已被胃液消化,这比普通再植手术难度要大得多。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主任王欣说,医院每年要做近千例手指再植手术,但是沈先生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在全国,有公开报道的类似案例也就两三例。
(4月2日)12:00左右帮爱犬洗澡遭不测沈先生左手拇指被狗“吃”了
主人给养了多年的爱犬洗澡,不料被咬断了左手拇指。如此凶险的事情发生在清明小长假期间。
见此情况,家属立即把沈先生送往宁波市第六医院进行救治。
13:00左右3名特警合作击毙恶犬家属解剖后顺利取出大拇指
这是一条高高瘦瘦的黄色杂交牧羊犬,属于大型狗。派出所民警一时半会儿没法处理,余姚市巡特警大队3名特警随后前来支援。
观察过后,3名特警队员开始行动。两名队员打开困住狗的玻璃门。趁狗不注意,小胡手持微型冲锋枪迅速对狗实施了第一次射击,成功击中腿部。受到惊吓后,狗疯狂跑蹿,特警队员继续实施紧逼战术。下午1时左右,狗被逼入脚轮厂内一间简易库房中,小胡在二楼寻找合适射击点。这时,牧羊犬逃窜至厂房墙角,小胡翻出窗外居高临下射中牧羊犬的要害部位,将其击毙。
紧接着,家属和员工迅速对狗解剖,成功在胃里找到了沈先生的断指,然后按照医生的指示,用纱布包起来,放进塑料袋里,外面还覆盖一层冰块,立即送到六院。
16:30左右断指被胃酸侵蚀已发白六院医生为沈先生做再植手术
断指送到六院,大约两点半。六院手外科主任王欣立即组织医生会诊。“在十个手指中,大拇指非常重要,占了整个手部50%的功能。接不接这个大拇指,对沈先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王欣说。
下午4点半左右,沈先生进了手术室,主刀的是手外科副主任医师潘佳栋。眼前的这截断指,经过胃酸的侵蚀已经发白,部分血管等组织已经被消化。这个断指再植手术,对于有12年从医经历的潘佳栋来说,技术难度不大,但风险不小,“因为断指被胃酸浸泡过,会有各种细菌,感染的风险特别大”。
手术第一步是在显微镜下清创伤口。一般的清创半小时就够了,而这次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狗的胃里还有其他食物,会有很多细菌,清创必须非常仔细,被消化过的各种组织也要清创干净,尽量把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清创结束后,开始接断指。因为部分血管被消化,潘佳栋从沈先生的左前臂取了一段3.5厘米长的血管,移植到断指上,用作拇指的动脉。这次手术,总共缝了三根血管。
根据之前的会诊,沈先生的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接好断骨,修复血管和神经,保证手指存活;第二期是一两个月后,缝合肌腱,重修拇指功能。所以,潘佳栋在这次手术中,把下次手术要缝合的肌腱做好标识,最后缝合血管表皮。整个手术持续近4个小时。
4月6日经观察沈先生手指再植初步成功这种手术国内外都很少见
断指再植成功的观察期一般是7天。目前,沈先生手指再植初步成功。等二期手术之后,经过功能康复,沈先生的拇指可以恢复大部分功能,像吃饭、系鞋带等都没问题。王欣说,六院手外科每年要做近千例手指再植手术,其中被狗、猫、甚至是人咬下来的断指经常碰到,但是被狗吞食后从胃里取出来的还是第一次碰到。
王欣查了资料,国内外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不做再植手术,直接做残端清创处理。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断指再植手术难度太大。
“首先,被动物咬下来的断指,通常是撕破伤,伤口不整齐;胃液有消化功能,断指被溶解侵蚀;另外狗的胃里有特殊的细菌,跟平时日常中碰到的细菌不一样,感染风险特别大,而再植手术很重要的一关就是感染关。”王欣说。
服务提醒春季动物进入发情期小心猫狗“为情”伤人
据了解,这条狗是黄色杂交牧羊犬。家属说,这条狗已经养了好些年,平时挺乖巧,沈先生待它就像家里的一员。这次,狗为什么突然发癫,大家也不知缘由。
在此,金报提醒大家:春天来临,市民外出春游要谨防身边的犬类。
春季万物复苏,狗、猫等动物进入发情期,“脾气”会变得暴躁一些。尤其是母狗,在发情期集中表现出焦急和暴躁的情绪,饲养和逗玩时都要格外注意,谨防其“为情”伤人,在狗有恐惧感的时候,不要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去抚慰它。
由于犬类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容易攻击陌生人,所以不要接近或逗弄正在进食的狗、哺乳期的狗;切忌徒手分开正在相互嬉闹、撕咬的狗。另外,遭遇车祸的狗因为受到惊吓,也会咬伤救助者(包括狗主人),所以在救狗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