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狗是美国快餐领域的经典美食之一,但马来西亚最近要求境内一家美国餐饮企业“改菜名”,缘由是热狗中并不含有狗肉,这个名字容易误导消费者。这一决定公布后迅速引发热议,马来西亚政府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热狗并非由狗肉制成,究竟因何得名?咱们中国又有哪些菜名容易让歪果仁产生误解?
穆斯林认为狗不洁马来西亚热狗将改名
马来西亚政府近日要求快餐连锁店“安妮阿姨”不得在菜单中使用“热狗”这一名称,理由是热狗并不含有狗肉,叫“热狗”会给穆斯林顾客带来困惑。如果不改名,这道菜就无法获得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认证。“安妮阿姨”表示遵从这一要求,已经选了几个新菜名提交伊斯兰发展局批准。
马来西亚人口3000万,六成是穆斯林,许多商品包括矿泉水、家居用品在内,都需要通过清真认证。2年的清真认证到期,商品要通过查验才能与伊斯兰发展局换证。
热狗非狗得名于一场美丽的误会
“热狗”一词是由英语hotdog翻译而来。hotdog一词其实源于一场美丽的误会。
1906年,细长型的香肠在美国有各种叫法,其中之一是“德希臣狗香肠”。有一次,小贩们在橄榄球比赛看台上叫卖:“快来买热的德希臣狗香肠!”漫画家塔德·多尔根听到叫卖声灵感顿生,即兴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小圆面包里夹一节“德希臣狗”香肠,上边抹了一些芥末。
多尔根回到办公室,把漫画润饰了一下,但在写说明时不知为何突然想不起来如何拼写“德希臣(dachshund)”,就随手写了个“狗(dog)”。漫画中小贩的喊声也被写成了“快来买热狗”。有趣的是,这一错误叫法居然大受欢迎,不仅站住了脚,而且还把其它叫法都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美食中国这些菜名也让歪果仁大呼“好晕”
热狗作为舶来品,它的名称可能会让人误会它是由狗肉制成的。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菜名单直译成英文也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大呼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