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四川德阳女医生安某因为泳池的一个摩擦,经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之后遭到人肉搜索,后因不堪压力在车内服药自杀;同年,南京发生摔死“泰迪狗事件”,网友对当事人童先生进行了人肉搜索、言语威胁,其妻子不堪重压选择自杀;2022年1月,天津返乡女大学生确诊新冠后遭网暴,母亲无奈跪地求情:“孩子崩溃了,放过她吧······”
这诸多网络暴力事件表明,现实的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每一个新闻事件的背后,都会聚集一大堆“键盘侠”,他们往往不分黑白,爱批判爱跟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阵乱喷,文字成了他们伤人的利器,给当事人造以巨大伤害。
早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就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应当文明健康使用网络,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用户协议约定,切实履行相应义务,在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形式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2022年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再发布通知,决定自25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包括五方面整治任务。其中,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利益。重点整治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中央网信办部署此次专项行动,严正彰显了对网络暴力行为坚决说“不”的鲜明立场和态度。网络自有道义,言论亦有边界。面对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事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不人云亦云,不盲目站队,只有守得住指尖上的文明,才能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