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代词分为(疑问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组合特点)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结构特点)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区别词)。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组合能力)和词的(造句功用)。这里不知会不会是“功能”才对呢???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结构成分);(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的)我没听清楚。(2)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的)处理。(4)高兴(得)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得)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暗喻)。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以作者代作品)。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
B、兼语句
C、双宾句
D、主谓谓语句
E、主谓短语作宾语
(1)他让我骑自行车。(B)(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A)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E)(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D)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副词)和(动词)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介词)(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连词)(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动词)(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动词)
二、单项选择
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C)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
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C)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D)
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
C、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4、“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B)
A、副词、副词、形容词
B、名词、代词、区别词
C、副词、代词、形容词
D、名词、副词、区别词。
5、“一锅饭吃十个人。”中的宾语属于(B)
A、断事宾语
B、施事宾语
C、受事宾语
D、工具宾语
6、“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B)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断事主语
D、用事主语
7、“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B)
A、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
8、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B)
A、明天开会谁的主席?
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
C、谁说明天不上课?
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
9、中心语是体词性,修饰语是(A)
A、定语
B、状语
C、同位语
D、插入语
10、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B)
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11、“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