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的庙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用面团捏成的各种小人儿,在京城管它叫“面人”,也叫“面塑”。
北京的面人,北洋人们赞誉为“中国的雕塑”。当然,面人也不一定光用面团,它也可以用糯米捏成。通常,它们是由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还要添加一些蜂蜜、甘油等,这样一来,做成的面人就不容易腐裂。
捏面人,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人清楚,但是从一些古墓中出土的面制成的人俑来看,这个手艺至少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不过,捏面人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和手法。北京的面人算是出了名的,而且花样繁多。有人专门捏历史人物或者神佛,其中大名鼎鼎的师傅,就是名传京城的汤子博,人称“面人汤”。也有人专门捏清末民初的市井角色,以及三百六十行,这个最厉害的要数京城的郎绍安,人称“面人郎”。还有一家专门捏小人儿和小孩儿的,这个师傅叫曹仪策,因而人称“面人曹”。
在北京城,这三家是最有名的捏面人高手,但这三家各有特点,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如今他们各有自己的弟子和传人,好歹没有让这门手艺失传。
如今,北京的面人在全国各省中算是最有名的,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些面人,其中就有京城的汤子博的杰作,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看来,那些面人依旧色彩鲜艳,光鲜如初。
不过,市面上流传的大都是孙悟空、黄天霸等这些人物,它们好捏,也受大人小孩欢迎。
我们是2018年春节期间去过五台山。高速免费!五台山所有的景点都不让带宠物、五台山景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68处寺庙,是最早的道家地盘。门票成人140。我们免费(65周岁以上的)我们排队给五爷上香、拜拜五爷。人们都100、100的给五爷上供。我们也例外。人们都说拜拜五爷许个愿是非常灵验的。疫情期间是不让宠物进的。五台山风景壮丽,很美、是个养生的好地方!
你好楼主,我是来自山东临沂的旅者行者,荣幸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自古以来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山西人过春节那可是有意思了,单说晋南风俗,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天地爷财神爷灶王爷土地爷上天言好事开始,每天要干一件对过年特别重要的事,比如24扫尘土,25要宰鸡,26去割肉,27要煮油等,一直到年30,围福屯,贴春联,安好天地财神灶王土地神位,正月初一凌晨可热闹了,家家烤旺火,家家接福爷,献爷,家家放鞭炮,家家吃饺子,人人穿新衣,邻里亲兄一家互拜年,还要添福水,说吉话,互祝吉祥。正月十五元宵节村村闹社火,家家出节目,还要整合到乡里县去表演,县上表演声势浩大,是全县人的一大幸事。
#丁酉新春#
正月初一禁忌颇多。说话都说吉利话,做事要特别小心谨慎,忌打碎碗碟。万一失手打碎碗碟,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捡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意为破财不外流。如今,无论年节或平时,遇到失手打碎碗盘的,都会不失时机地说几声“岁岁(碎碎)平安”。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初二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大同一带则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晋南的新绛,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去时抬着食箩,担上食盒。一箩油食,一箩馍,礼品很重,尤其第一年,花样齐全,相当排场。婆家取礼极轻,如果没有公婆就不取油饼,有则取。油饼表示敬老。回礼一般也是回馍。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之“送穷节”。晋西北地区许多村落,太阳出来要掀起炕席,打扫炕土倒掉,称为“送穷”。晋东南则习惯将烂衣破衫扔到院墙外。晋南民间传说古代颛顼时期,闾中生下一男孩,穿上新衣就哭闹,不是撕破新衣就是故意在屎尿中打滚,人皆呼其为“穷子”。所以晋南有些地方在这天掏院厕将粪送出门外,称“送穷子”。
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破五以后人们开始干活,过年的气氛日渐稀疏,所谓“五日年下”即是指此。
有句话说:了解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众多节庆中最为盛大隆重的节日,在三晋大地上自然也有丰富多彩的年俗。
晋北主要指山西北部一带地区,著名的#雁门关#、#五台山#都在晋北地区,记得上学时我们一位老家在山西繁峙的老师讲据他考证,当年#杨家将#镇守雁门关,杨宗保去五台山搬救兵就是从他家那边一个山坡上上去的。晋北地处边塞要地,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冲突交融之地,农耕与游牧在这里碰撞汇聚,春节风俗也是兼容并蓄。
晋北比较知名的年俗主要有晋北社火、点旺火、打冰人等等。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包括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介休市、吕梁等县市,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提起晋中,就不能不说晋商,“祁、太、平”可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气势恢宏的商贾大院都坐落在晋中。
晋中地区春节风俗文化呈现出商业化特色,一些在外地经商的商人将其他地区的习俗带入家乡,如太谷宫灯,有民间俗谣唱道:“南庄的架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铁棍爱煞人”。
晋南位于山西省南部,主要包括临汾、运城、长治、晋城等地,晋南紧临黄河,是历史上的河东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尧舜禹故事、蚩尤传说,关羽、薛仁贵等历史人物,王勃等文化名人,不胜枚举,还有洞大槐树、运城关帝庙等文化古迹。
晋南农业风俗特色鲜明,春节习俗体现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求吉心理。晋南的蒲剧,过年的花馍、跑鼓车、秧歌等都是代表性的年俗文化。
#丁酉新春#山西春节的民俗发生了变化,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