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发布《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华田园犬与松狮犬、秋田犬等多个犬种被列其中。意见稿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城市里能不能养犬近年来一直争论不断,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犬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犬治理”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城市治理“新考点”。
事件
合肥拟禁养中华田园犬等烈性犬种
合肥市发布的《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有约40个大型或烈性犬种被禁养,其中包括松狮犬、秋田犬和中华田园犬等。
市民怎么看?
反对养了数千年,现在要被禁养不能接受
记者注意到,一些市民对禁养中华田园犬表示不解。“禁养中华田园犬?在中国禁养中华田园犬,难以理解!”市民钱小美告诉记者,中华田园犬在中国养了数千年,是我国自己的物种,现在要被禁养不能接受。
对于中华田园犬被列入禁养名录,从安徽全椒来合肥照顾孙女的杨阿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家‘红豆’就是一只小土狗,来家两年,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一分子。特别通人性,自己家人回来它早早就到门口等着,一听有不熟悉的声音,立刻就会汪汪叫着报警。”杨阿姨强调说。
支持必须在城市禁养,应该予以规制
也有居民认为,中华田园犬属于大型犬,必须在城市禁养,应该予以规制。“我天生就怕狗,经常有人遛狗不系绳索,电梯里碰到狗都吓得直哆嗦,名字再好听的狗性情也是难以琢磨的,大型犬尤其危险。”合肥市民何康告诉记者,之前恶犬伤人事件频发,自己支持禁养大型犬、烈性犬,安全第一。
对于即将施行的养犬管理条例,从小怕狗的王女士表示非常期待。“在我们小区周边,傍晚经常有人不牵绳子出来遛狗,其中甚至有些是几十斤重的大型犬。这些狗窜来窜去不但让小孩子们挺害怕,而且随地大小便,让人防不胜防。”她说。
网友怎么看?
管狗的核心是管人
而对于城市中到底能养什么狗、该如何养狗,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少网友表示,“管狗的核心是管人”,关键还是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养不养狗、怎么养狗好像是大家的私事,而一旦宠物狗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场所,养犬问题也就因涉及公共利益而成为社会公共的问题。遛狗要拴绳、及时打疫苗、粪便随手清理……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文明‘小节’,其实是城市生活的基本规矩,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网友留言说。
还有网友认为,养犬不慎,责任在人,重点不在于养什么犬,而是养犬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养犬人不文明养犬现象突出,养犬者遗弃犬只导致流浪狗越来越多,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疏于对养犬人的管理。
专家怎么说?
“狗患”难治,关键是违规成本过低
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范和生表示,城市“狗患”难治,关键是违规成本过低,疏于对养犬人的监管和惩戒。
范和生表示,治理城市养犬问题,规范犬种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规范养犬人。“治理养犬难题,维护养犬秩序,需提高违规养犬的成本,特别要加大对不文明遛狗等不依规养犬行为的惩处力度。”范和生说,同时,建立健全社区监督管理规定,扎牢制度的笼子。
不应简单地以体型和品种作为区分依据
有专家表示,城市禁养、限养中华田园犬不代表就是全国不养这种国产犬了,不能偷换概念,“广大农村、城市郊区依旧是中华田园犬撒欢的世界,依旧会生生不息。”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蒋书东认为,中华田园犬作为中国本土的一个犬种,与人类相伴生活已有数千年历史。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犬种都需要被改良和驯养,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
“这类品种一家一户当宠物犬养的有,在街头巷尾成为流浪犬的也有,在家里驯养好了这个品种可能就不是那么凶猛。”蒋书东建议,有关城市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流浪犬收容、驯养、领养机制,不应简单地以体型和品种作为区分依据。
媒体点评
城市“犬治理”难题
考验基层治理能力
随着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屡见报端、不文明养犬行为渐成城市顽疾,多地先后出台“最严养犬令”。中华田园犬的名字,已陆续在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的禁养名录中上榜。
不管禁养犬名录之争有多激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犬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犬治理”也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新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