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死而后生”的国产猫粮是如何逆袭的?
每一个养猫的卑微铲屎官都曾为主子的口粮问题薅秃过头发。
选国产猫粮还是进口猫粮?选低端猫粮还是高端猫粮?
一、跟不上市场需求“打倒”国产猫粮
经济学上将产业分为四个生命周期,国产猫粮被挂上“毒猫粮”标签的时候正处于宠物行业发展的初创期。我国的宠物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大约到了2000年左右养宠观念才开始逐渐变化,大多数人开始接受宠物是家庭成员而不仅是看门和保护财产的工具。随着养宠观念的改变,市场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猫粮市场上,主粮喂养的需求逐渐超过剩菜剩饭喂养,这个时候饲主对于猫粮品牌的认知还未形成,购买渠道也以宠物店为主。
随着宠物行业的飞速发展,2016年前后宠物饲养迎来了激增期,“粗放型养宠”到“精细型养宠”的过渡基本完成。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月收入为4000-9999的宠主占比最高。经济基础的提升同时提高了宠主对猫粮价格的接受程度和对猫粮品质的要求。而此时的低价国产猫粮已不能满足宠主的需求,因此价格更高但品质更好的进口猫粮成为首选。
回归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可以看出,今天之所以会产生“国产猫粮=毒猫粮”的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猫粮的市场需求已经精细化而国内猫粮生产仍处于满足基本需求的阶段。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一定是良币驱逐劣币,国产猫粮应对市场需求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二、“死而后生”的国产猫粮
随着猫粮产业进入成长期,部分老牌宠物用品企业开始由低端向高端转型,一些优质国产猫粮品牌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资本的涌入也加速了行业发展进程。
在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的近两年新锐猫粮品牌中,国产猫粮占比逐渐增加,市场反应则是月销量逐步上升。诞生于2019年前后的卫仕和高爷家猫粮在天猫旗舰店的月销量均达到了1W+,宠主对国产猫粮的认可度正在提升。但整体来说,国产猫粮市场仍呈现出产能不足、各自为营的局面。
以国产猫粮品牌“高爷家”为例,虽然销量和口碑都不错,但上市至今只推出了三款猫粮和三款冻干,且均由代工厂加工制作,无论是产能还是品控都有所欠缺。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高爷家当前的产出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虽然玛氏的产品也被人诟病,但由于其产品能满足宠主对于宠物健康的最低要求,因此仍然成为大部分人精细养猫的首选猫粮。
三、国产猫粮的“逆袭”之路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宠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猫粮只是宠物消费的其中一环,但说其市值千亿也不为过。《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表明,2020年全国城镇猫只数为4862万只,较去年增长10.2%,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884亿元,较去年增长13.3%。且二线城市宠主占比显著增长,已超过一线城市成为目前最大的宠物市场。
宠物猫的养殖规模不断攀升,且市场重心逐渐下沉。在市场规模急速扩张的背景下却无一家企业站上行业金字塔尖,这是国产猫粮的危机,但也是机会。
国产猫粮的“逆袭”进口猫粮之路本质上也是国产宠物用品品牌击败海外宠物用品品牌的过程。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推断出国产猫粮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
(一)现有宠物用品企业向上发展
作为国内老牌宠物用品企业代表之一的上海宠幸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刚于2020年底完成了一轮2亿元融资。上海宠幸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卫仕”从诞生至今已发展近16年,前期依靠生产销售低价的宠物营养品积累了一定资源。融资后,于今年5月宣布成立卫仕宠物营养研究院,并邀请明星胡歌代言树立品牌形象。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显露出卫仕对于未来品牌发展的定位:一是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二是从粗放向精细转型,三是从小众向国民品牌的目标迈进。
(二)成熟的食品企业进入猫粮领域
总体来说,“国产猫粮=毒猫粮”的时代已经渐渐过去,在市场选择下,国产猫粮必将走向规范,猫粮市场也将成为宠物用品市场的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