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浙中城事》开展“记者进社区,圆你微心愿”活动的第三周。活动期间,有不少读者通过我们的官微(qjwb89111111),讲述了他们的微的心愿。
邻居家一开始养鸡养鸭
去年又养起了狗
上周,我们到星月花园采访。见到记者,陈阿姨就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她说,邻居家的问题,已整整困扰了她两年。陈阿姨是四年前搬进小区的,住在一楼,一开始都还挺好。两年前,单元楼对门的邻居开始养起了家禽,“鸡啊、鸭的,有六七只。”
从去年开始,邻居又养起了条狗,可能有十几条。
“实在太臭了,特别是夏天,窗都不敢开。洗手间里,还经常有些恶心的黑虫子爬进来。”陈阿姨说,小区里,对这户人家有意见的住户,还不在少数。
家住二楼的张阿姨说,小区里甚至有了跳蚤,“那天傍晚我在外面散步,被狠狠地叮了一口。”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也不好把关系搞僵,只能求助你们报纸了。”陈阿姨说。
邻居:养的是流浪狗
收留它们出于好心
由小区物业张经理陪着,记者来到了养狗的住户家里。这是星月花园靠东门的一个单元,前方空地上摆着不少杂物,一辆三轮车停在单元辅房的门口。记者打开虚掩的辅房门,发现里面堆放着已经发霉的纸皮、一些水泥砖、几袋装满矿泉水瓶子的袋子。窄小、阴湿的屋子里散发着阵阵臭味,还夹杂着农药的味道,确实挺难闻。
屋主老王今年已经60岁,和妻子都是环卫工人,每天轮流上班。家里有个小孙子,儿子和儿媳在江南上班,平时早出晚归。照顾孙子也是老两口的责任。
“养那些鸡鸭是为了自己吃。现在市场上的肉都不新鲜,怕给孙子吃了,出问题。”老王说。
至于那些狗,说起来,老王也是出于好心。
“那天早上我去上班,路边发现一只快要生产的狗,肚子鼓得老大。我和老伴不忍心,就把这只狗带回了家。本来打算放在外面养的,但是考虑到母狗生产免疫力弱,就养在了辅房里。”老王说。后来狗妈妈生下了几条小狗,没想到给邻居带来这么多麻烦。
经过协调沟通
邻居们都互相理解了
既然邻居们都反映养狗和家禽影响了生活,老王为啥迟迟不愿把狗给送走呢?老王说,不是自己不愿意,而是小狗们实在太小了。
“我和我老伴已经把那些可以走路的小狗放出去了,那些鸡也运回了老家,只剩下一只母鸡。”老王说,邻居们反应了那么多次,夫妻俩也挺不好意思。
经过沟通,老王同意把狗全部送走。而那只剩下的母鸡,也准备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处理掉的。堆在空地上的垃圾、废品,也都收拾了起来。
记者也把老王养狗的原因和后续处置方式转达给了陈阿姨。听闻原因后,陈阿姨表示了理解。
“其实就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及缺乏沟通造成的,我们作为邻居,也应该多多包容,毕竟都在同一幢房子里生活。”陈阿姨说。
记者手记
我们原来如此缺乏沟通
结束这次采访时,陈阿姨最后说的话,让我们有些触动。她说,老王一家平时待人其实挺不错的,为人也很朴实,就是养小动物这件事有点让人头疼,好在总算解决了。本来,意见最大的张阿姨还曾因为养狗的事情,跟老王家吵过架。但当得知老王养狗的原因,张阿姨立即就释然了,还说了句,“老王挺善良的。”
远亲不如近邻。解决邻里矛盾,或许,只需要双方都平静下来,好好想想对方对问题的看法和解释。多点理解和沟通,我们的生活,自然就会和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