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关笼子似乎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原因来自身为人类的我们,一直高高在上认为它们可以被关起来,所以但凡任何时候,比如说您要忙的时候、出门的时候、嫌它烦嫌它吵的时候,或是怕它在屋里乱大小便,就把它关在笼子里,目的就是为了“好看管”。
但是“狗狗不是用来看管,而是用来宠爱的”如果您开始理解到它有多爱您,您就会非常舍不得把它关在笼子里了。您会不会把自己的小孩放在笼子里?只因为他会哭,或是会乱大小便?不会的,因为那是您的—部分、您的挚爱。反观自己的狗狗呢?您可曾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它?没错,小孩也会被放在摇篮里避免出问题,您也可以把狗狗放在摇篮里避免出问题,重点是,所谓的摇篮以及笼子,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
多数人的思维,笼子是一个隔离的地方,把狗狗关进去,让它产生“被处罚”的效果,即使您的目的不是处罚它。但是对于狗狗来说,那是一种社交的隔离,或者常常都是在某些不良的状态下被您给扔进去的,对于它来说,它需要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解决不要被社交隔离的问题,或是解决在笼子里面的不舒服感,无论那是孤单、无聊、还是不舒服的感受。
狗狗被关进笼子大多是不舒服的
假想一下,如果您被关在笼子里想要出来,您会用什么方法让别人来帮您?您会跟狗狗一样在笼子里走来走去、喊叫,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重点是,前面提到过的尝试错误中也告诉您原因了,每次狗狗一吠叫,您做了什么?如果它叫个不停,就意味着您对于它的吠叫做了什么:骂它、叫它安静、瞪它、一直不理它直到您受不了,或是跟它说话……无论您用了哪一种,结果就是您有意无意地加强了它的吠叫行为,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它可以把您叫到它的面前,即便是被您骂了一顿,您还是来了!
所以理解了吗?狗狗的吠叫,不论您去做了任何处理,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产生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增强”。也就是说,您不是制止了行为,而是加强了行为。就算当下它停止了吠叫,那也只是因为您的出现,无论是肢体的接触,还是言语的传递,这种社交接触让它暂停了行为,却又增强了下一次的吠叫行为。
狗狗会以吠叫或咬笼子来抗议
应对秘诀
如果让它觉得“我喜欢在里面,我不要出来”或是"不需要把我关在里面",那么,吠叫就没有必要了。
当狗狗看笼子的时候,就丢零食在笼子外面奖励它,让它愿意接近笼子,等它愿意接近笼子以后,把食物丢到笼子里面,让它进去吃,不要把笼门关起来,每一餐的狗粮都不要用碗来喂,一颗颗扔到笼子里,让它进去吃。等到您发现它进去吃了一颗却不跑出来的时候,可进入下一阶段,当它进去里面的时候,关门并且开心地笑着说“好乖”,同时把食物扔到里面,扔完之后把门打开,无论它有没有出来。如果它跑出来,您就在那里等待它自己进去,只要一进去,您就重复之前的方式:关门并且开心地笑着说“好乖",同时把食物扔到里面,扔完之后把门打开。如果它开始不会出来了,那么就隔着笼门扔食物进去,连续丢五颗,等它吃完再把门打开。
您也可以把它最爱的玩具、食物放在笼子里,把笼子关起来不让它拿到,让它想办法得到。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进到笼子里面,关起笼子。在笼子外面时,没有社交互动,没有食物,没有玩具,进到笼子里什么都有。运用模式也跟刚才的一样,差别只是故意让它看到笼子里有它要的东西但是它拿不到。如果您要用这种模式就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它拿到玩具时冲出来跑掉,那会让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