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
□史好泉
我第一次见到张全景同志,是在1976年9月19日。
1976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向齐河县派出了第三批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时任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的张全景同志被安排到齐河县华店公社(现华店镇)任学大寨工作队的大队长。和他一起参加学大寨工作队的还有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建设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贫协6个部门的53名同志。张全景等5位同志住公社机关,指导各工作组的工作。其他同志分别进驻了韩庄、张博士、大马和社直等7个单位。
9月19日,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华店公社。当年我23岁,是公社的通讯报道员(当时我的身份是民办教师),从那天开始,有幸和他朝夕相处了1年多。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处事方法,受益终生。他勤奋学习、积极工作的进取精神,敢讲实话、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严以律己、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全公社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
严格要求一身正气
张全景同志住在华店公社机关西院,当时工作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公社西院有两排平房,每排10间,每间房的面积是宽3米、长5米。张全景同志虽然是大队长(正处级干部),但他和其他几个同志一样,每人1间屋,工作和休息都在那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屋里只有1张宽1.2米、长2米的木床和1张宽0.6米、长1.2米的抽屉桌,两把椅子、1个洗脸盆、1个暖水瓶,他的铺盖等生活用品都是他自己从济南带来的。他进村骑的自行车,晚上也放在这间小屋里。他的每顿饭都是自己到食堂排队打饭,有时和公社干部、工作人员一起在公社院里的石头台子上吃饭,边吃饭边交流工作。我发现每天晚饭后,他都到食堂买1个馒头和1条豆腐皮,这是他熬夜后的加餐。我从来没有看到他喝过酒,也从来没听说他吃过小灶,每顿饭都是食堂做什么,他就吃什么,早餐是馒头咸菜,中午是1碗炖菜。每逢华店集,早饭花两毛二分钱买1只猪蹄,这就是最好的改善生活了。有一天,他感冒发烧,炊事员王师傅想给他单独做碗荷包蛋面,他坚决不同意,说:“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千万不能给我搞特殊。”那天晚饭,他只喝了1碗玉米粥。
张全景同志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当时有一位公社党委委员,生活腐化堕落,克扣农民的救济粮款。他知道后,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清理,弄清事实后,让公社党委先召开全公社干部大会令其作检讨,退出贪污粮款,然后建议齐河县委对其进行处理。齐河县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后被判处7年徒刑。全公社的干部群众拍手叫好,称他为“张青天”。有一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向张全景同志反映,有些公社干部到他村白吃白喝,并把每个干部的吃喝清单报给了学大寨工作队。他了解情况后非常生气,和学大寨工作队负责同志及公社党委商量后,在那个大队召开了全公社干部大会,公布了每个公社干部到村白吃白喝的情况,令其检讨,补交吃喝款,并举一反三,在全公社普遍开展清理吃喝款的工作,对有问题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建章立制,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这一举措,在全公社引起轰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我跟上宣传报道,华店经验曾在全国宣传推广。
热爱学习勤奋工作
张全景同志身材魁梧,非常气派,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非常平易近人,关心别人。当时我与他住在同一排房,他是从东头数第三间,我和王爱国同志住最西头的一间。有天晚上12点多了,我和王爱国在灯下写稿子,他突然推开我们的门,向我们招招手说:就咱们两间屋的灯光灭的最晚,你们别太辛苦了,早点休息吧。说完,他就关门退出去了。老领导自己加班熬夜,还这么关心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更加激起我们刻苦学习,积极工作的劲头。
有一件事虽小,但让我至今难忘。有一天,我把报道学大寨工作队事迹的稿件送给他审阅,稿件里引用了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有命要有用,拼命干革命。”我把“拼”写成了“拚”,他毫不客气的给我指了出来,还给我讲解这两个字的意思和不同用处。他严谨的学习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
张全景同志经常在工作之余和人们聚在一起聊天,谈笑风生,很多人都乐意找他交谈、请教问题。他住的那间房子门口有棵大梧桐树,夏天晚饭后,他常招呼我和王爱国等几个年轻人去到树下聊天,他知道的事情真多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涉及内容很多。从和他聊天中受教育、长知识很多。有一次我大胆地问他:“张处长,您这么有学问,是什么大学毕业的?”他嘿嘿一笑说:“我哪上过大学啊,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大学。有一天和小伙伴们到地里拾柴禾,村里一个叫我叔的同龄人,鼓动我和他一起去考平原师范,我把盛柴禾的筐和镢头让小伙伴捎回家,我们俩就去考试,还真考上了,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他又说,一个人学历高固然好,但能否成才,主要是靠平时自学,知识是靠平时学习积累起来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在他的鼓励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进步很大,1977年度,我取得了全县投稿和被采用稿件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6月,我以全公社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民办教师转正考试,随即调入齐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
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张全景同志在齐河工作期间,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工作有思路、有办法,善于抓重点、抓长远、抓典型、求实效,有些事至今仍然在当地干部群众中间广为传颂。
张全景同志走了,他的革命精神、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灯光,永远照耀着我们!
为党和人民操劳一生的张全景同志,安息吧!
2022年11月12日
(作者系德州市政协原主席)
张全景同志简历
张全景同志,汉族,山东省平原县三唐乡姚屯村人。1931年12月生,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2月至1978年9月,先后任山东省德州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干事、工业部干部科干事、工交审干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地委工业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聊城农机工作组组长,德州地委工业部干部科副科长、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平原县“四清”工作团政治部副主任,德州市委副书记。山东省德州地区革委会整党办公室主任,德州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核心组副组长、副主任,山东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核心组成员、党务组组长,山东省委组织部领导小组成员、三处处长。
1978年9月至1991年2月,先后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1991年2月至2001年2月,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部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95年12月起,先后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第三届理事会会长,第四届、五届理事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