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就是扒一扒当年郓城乡下流传过的歌谣。先说一段小编至今还记得的一首:
小花鼓
小花鼓,圆又圆,
背着花鼓下江南。
一走走了六个月,
想家想了整半年。
爹想俺,门前站,
娘想俺,盼儿还。
媳妇想俺是真哩,
小姨子想俺是枉然!
(简评:小姨子会想俺吗?是自己想多了吧!)
小时候的记忆除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还有那些散落在脑海深处的歌谣。
这些歌谣真实地记录了老家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特有地名、特有事物等,反映了老乡们在特定时期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民俗事象和感情色彩。
今天我们就简略地回顾一下这些在郓城的乡下流传过的歌谣(各地版本可能略有不同)。
先说一类讽刺生产队队长的(毛爷爷时代的吧,年代有些久远,我们这代也多少受了点影响)。
白菜帮
白菜帮,帮白菜,
队长开会才回来。
又杀猪,又宰羊,
大官吃,二官尝。
社员吃了措口粮。
小孩娘,你想想,
当官就比社员强。
(简评:最后一句是真理。)
八月十五炸丸子
问问社员吃哩啥?
菜窝窝,菜团子,
八月十五炸丸子。
小孩俩,大人仨,
队长干部大把抓。
赶快吃,赶快咽,
社员看见提意见。
(简评:验证了上面句那“当官就比社员强”。)
不够队长一盅端
瓜干面,当细粮,
鸡腚眼子当银行。
辛辛苦苦干一天,
不够队长一盅端。
(简评: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当个小领导。)
队长见队长
队长见队长,
票子哗哗响。
社员见社员,
两眼泪涟涟,
你说没啥吃,
他说真困难。
(简评:队长的票子哪来的?)
再就是生活类的,也是今天主题的主要内容,题材相对比较丰富。
小槐树
小槐树,槐树槐,
槐树底下搭戏台。
人家哩闺女都来啦,
俺哩闺女还没来。
说着说着来到啦!
爹看见,接包袱,
娘看见,接娃娃,
哥哥看见搬凳子,
嫂子看见一扭打。
嫂子嫂子你别扭,
俺当天来哩当天走!
(简评:当嫂子的有这么小气吗?)
小绿盆
小绿盆,调生菜,
两口子打架要分开。
你要你的花枕头,
我要我的花铺盖。
剩个小孩给奶奶,
奶奶不要,扔到家庙。
狗吃了,狼嚼了,
剩下骨头又活了。
(简评:这小孩是金刚葫芦娃?)
小白菜
小白菜,满地长,
三生小孩离了娘。
跟着爹爹还好过,
就怕爹爹娶晚娘。
娶了晚娘添兄弟,
兄弟吃面我喝汤。
拿起筷子想亲娘,
端起饭碗泪汪汪。
爹爹问起哭啥来,
我说碗底烫得慌。
(简评:世上只有亲娘好,晚娘好的不好找。)
筛箩箩,打堂堂
筛箩箩,打堂堂,
磨麦麦,看姥娘。
姥娘没在家,
气得妗子扑啦啦。
扑啦到锅底下,
烧成一个秃尾巴。
摘摘毛,吃了吧,
不吃不好价,
吃了肚里就饱啦!
(简评:当妗子的又躺着中枪了。)
小巴狗,带铃铛
小巴狗,带铃铛,
晃啷晃啷到集上。
集上有个卖姜的,
晃啷晃啷到乡里。
乡里有个卖馍的,
晃啷晃啷到河里。
河里有个姑娘洗衣裳,
随手打你的光脊梁!
(简评:有些无厘头。)
桃花开
桃花开,杏花败,
楝(lian)子开花拞(di)蒜菜。
(简评:最短,也念得最多。)
小老鼠
小老鼠,爬谷穗,
掉下来,断了气。
大老鼠哭,老老鼠闹,
一对蛤蟆来吊孝。
蜻蜓蚊子来陪灵,
一群蝇子瞎嘤嘤。
(简评:小老鼠是玻璃做的?)
小鸡嘎嘎
小鸡嘎嘎,要吃黄瓜,
黄瓜有种,要吃油饼。
油饼有花,要吃脚丫,
脚丫嫌臭,要吃大肉。
大肉嫌烂,要吃鸡蛋,
鸡蛋糊嘴,要吃牛腿。
牛腿有毛,要吃鲜桃,
鲜桃不熟,要吃牛犊,
牛犊叫妈,吃您娘仨!
(简评:这段也很熟悉啊,绕了一圈,最后一句是重点。)
说瞎话
村东有棵大柳树,
结的椹子黑乎乎。
拿起秫结打一棍,
落了一地胡萝卜。
拾到篮里是葫芦,
提到家里是狗肉。
煮到锅里是豆腐,
舀到碗里是蘑菇。
张三吃了李四饱,
撑的王二撇嘴哭。
(简评:没一句实话。科技发达了,没准会实现!)
月明地,明晃晃
月明地,明晃晃,
推着小车去逃荒。
前面推车妮她爹,
后面跟着妮她娘。
小妮小妮你别哭,
前面就是小车屋。
支上小锅熬糊涂,
糊涂熬的粘又稠,
喝的小肚鼓油油。
(简评:再苦不能苦孩子。)
小板凳
小板凳儿,四条腿儿,
我给奶奶嗑瓜子儿。
奶奶嫌我嗑得慢,
我给奶奶煮碗面。
奶奶嫌我没搁油,
我给奶奶磕仨头。
(简评:磕完仨头,还是没油。)
小花狗
小花狗,戴铃铛,
叮当叮当到集上。
买个桃,桃有毛,
买个杏,杏又酸,
买个栗子面旦旦。
(简评:不吃不喝最自在。)
小枣树
小枣树,嗒啦针,
顶上坐着小毛妮。
毛妮下来拾棉花,
拾到一个大甜瓜。
爹一口,娘一口,
一咬咬了毛妮手指头。
毛妮毛妮你別哭,
明天给你买个拨浪鼓。
白天拿着玩,
黑了吓麻虎。
(简评:这毛妮是捡来的吧。)
小板凳歪歪
小板凳歪歪,
上面坐着乖乖。
乖乖出来买菜,
上面坐着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上面坐着花娘。
花娘出来磕头,
上面坐着孙猴。
孙猴出来打提溜,
呕嗤!呕嗤!
(简评:纯粹是逗孩子玩的。)
月老娘
月老娘,两半子,
锅里揣哩豆馅子。
谁来了,您姑父,
带着两眼嗤麻糊。
我说给他擦擦吧,
沐啦沐啦就大哭。
(简评:姑父为啥大哭?)
小叭狗
小叭狗,上南山,
称大米,奏干饭。
大狗吃,小狗看,
气的小狗扒锅沿。
一扒扒了个小蝎子,
蛰里小狗撂撅子!
(简评:貌似有所指。)
颠倒颠
金上山,银上山,
听我说个颠倒颠。
东西胡同南北走,
出门遇见人咬狗。
拾起狗来就砸砖,
布袋驮驴一溜烟。
布袋掉进稀泥里,
砸得尘土荡青天。
喊了一声快来到,
坐着板凳拉着轿。
吹堂鼓,打喇叭,
门楼拴到马底下。
(简评:颠倒颠,毁三观!)
最后一首,感谢郓城县杨庄集镇常庄村——刘家饭庄老板小国整理(发语音一句一句告诉俺的),在此祝刘家饭庄客似云来,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