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0日,张某将其宠物狗大妞卖给钱某,但是由于钱某出国旅游,于是约定钱某回国前大妞由张某继续照顾。在这期间,大妞产下小狗,张某的朋友陈某误以为是只柴犬,便向张某购得该小狗。陈某回家后才发现小狗是秋田犬而非柴犬,遂去找张某理论,两人因此产生争执,大妞为护主而抓伤陈某。
小李和小华在结婚的时候,住在小李父母婚前给小李买的房屋内。小华婚后一直要求小李将自己的名字加到房本上,小李父母一直不同意。因此,小李和小华经常吵架。为缓和二者关系,小李父母又单独出资152万元给小李买了一套房屋甲。这次小李父母同意了小华加名字的要求,后小李和小华到不动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房产增名手续。之后,小李父母要求小李写了一张借条,借条上的内容是儿子小李借母亲152万元用于购房。但之后小李和小华的婚姻并不美满,最终还是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离婚时小华要求分割房屋甲,但小李母亲要求小华承担还款义务。
【推荐2】议题:定分止争—所有权
◆王某将一套商品房卖给丁某,丁某按合同约定支付了房价的80%,余款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支付。王某将房屋钥匙交给丁某,供其先行入住。几个月后,王某又将同一房屋卖给刘某,并且到房管部门将产权过户到刘某的名下。刘某与丁某就该房屋的产权归属发生了争议。
◆陈某在电子市场碰到一名男子,该男子称自己有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市场价格的三折出售。陈某到其住处,付钱后取走电脑。三个月后,警察找上门来,原来该男子是一盗窃团伙成员,电脑是其行窃所得。警察将该电脑作为赃物扣押。
北京的苏爷爷与李奶奶育有四个子女:在西城区有一套四居室住房。小儿子夫妇没有住房,一直与老人共同居住,并照顾其日常起居。其他三个子女经济条件较好,每月只给老人赡养费,但较少探望。苏爷爷与李奶奶在无其他人见证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房子赠送给小儿子。李奶奶去世后,苏爷爷和小儿子签订了一纸房屋买卖合同,象征性地约定房款为100元,并迅速办完了产权过户手续。其他三个子女得知房子被父亲“送”给了小弟后,把父亲和弟弟告上法院。苏爷爷不明白,和睦的一家怎么就对薄公堂了?
【案情】14周岁的原告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某平台先后七次从被告经营的网店“X游戏”购买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36652元,上述游戏账号内的装备都是皮肤、面具、小花裙子等。原告父母次日发现后,及时与被告经营网店的客服人员联系,表示对原告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被告退款,被告不同意全额退款。
【判决】法院判决原告李某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无效,判决被告向原告全额返还购买游戏账号款36652元。
被告陈某系未成年,父母离异后随其母被告于某生活。2021年被告陈某开始在原告西平某服装店内购买衣服,后经双方核算,被告陈某于2022年7月4日向原告西平某服装店出具欠条一份,被告陈某共欠原告西平某服装店88572元。经原告西平某服装店多次催要,被告陆续向原告西平某服装店支付货款5800元,余款82772元至今未付,原告西平某服装店遂起诉至西平县人民法院。
某日,小李家的小狗(自家院内饲养)突然挣断绳索,跑到街上,不慎将正在路边行走的小张咬伤。小张因此受伤并花费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经调查,小李作为小狗的主人,平时对小狗的管理并无疏忽,且小狗之前从未有过攻击人的行为。事发时,小李也不在场,无法预见并阻止小狗的行为。
王某用车拉着十只羊去集市正常售卖,正当他忙着做生意时,路人李某(19周岁)用石头故意砸向羊,羊受到惊吓乱窜,将路边停放的一辆小汽车(停在停车格内)的车灯撞坏了。车主张某联系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维修需花费5000元。车主张某向王某索要全部赔偿,王某认为这并不公平,两人对此产生了纠纷。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者或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难免因权利受侵害、义务未履行而产生争议,引发纠纷。
材料一老李送小孩上小学的路上,一只斗牛犬趁其主人张某不备扑向小孩,小孩猛然侧身躲避,将路边店铺正常摆放的装饰撞倒,店主定损后确定维修费2千元。
材料二蔡某与某餐厅签订劳动合同后得知,餐厅因拖欠工程款而无法开业。蔡某找到餐厅经理,表示1个月后如果餐厅开业,就不解除劳动合同,两人就此达成共识。1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餐厅经理拒绝。蔡某认为经理失信,经理认为蔡某曲解之前的共识。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