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短剧再现当初抖、快、微视短视频大战的历史。
一、看短剧领红包,成获客新方向
ADX行业版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前,红果短剧投放趋势基本稳定,日投放素材数普遍在1万(视频+图片)左右,8月中下旬迎来高峰期,日投放素材最高达10万+,而后快速回落并在近期稳定在4万组左右,但相较于1-7月份仍处于高位。
此外,DataEye研究院在部分高曝光素材中也发现了主打"看短剧领红包"的视频素材及文案。
结合8月份开始投放力度加大,并主打"看短剧领红包"营销动作,不难看出:在投流上重点发力"领红包",是目前红果短剧获客的一个重要方向。
DataEye研究院推测有两点原因:①8月恰逢暑期档,文娱需求激增。为对接特殊时期所产生的庞大需求,红果加大投放量增加曝光,一方面以量取胜抢夺用户注意力,另一方面挤压同类型产品曝光空间。
②竞争压力增大,需要提升运营数据(以完成KPI)。随着短剧行业爆火,目前有不少资本下场试图分一杯羹,红果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通过现金补贴可以在短期内直接对日活、留存等各项运营数据起到刺激作用,维护其行业领先地位。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DataEye研究院发现,也有新平台借助"看短剧领红包"模式突围。
ADX行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的短剧新品周榜中,排名第二、三位的来米小剧场、赚米小剧场几乎所有投放素材均围绕"看短剧领红包"展开。
凭借补贴,这两款产品近期投放趋势均不断走高。
此外,美团也通过"刷视频领红包"进行推广,拼多多"多多视频"也一直借助该模式吸引用户。
短期来看,"看短剧领红包"模式既能帮助头部平台提升运营数据,也能帮助新平台快速突围,无论其未来走向如何,都意味着:
短剧行业除常规的"内容竞争"外,又叠加了一层"资本竞争"。
二、补贴获客,容易"上瘾"?
看短剧领红包,并不是互联网新模式。
短期来看,这是行之有效的获客方式,有着完整的将新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的链路。典型如抖音在2018年首次加入春节"红包大战"
整个链路里最核心的是后续:领完红包后,如何能够打动用户留存、付费等,需要依靠内容。
抖音、快手、微视都进行过从"内容竞争"到"内容+补贴竞争"的阶段,直到最后分化为:
①抖音以"内容+算法推荐"取胜
②快手仍在持续补贴
③微视在"内容+补贴"都失效的情况下,淡出市场。
持续贯彻现金补贴模式,快手的业绩如何呢?
近几年快手连年亏损,营收、DAU增长缓慢,只有2023年终于扭亏为盈64亿元,不难看出,目前仍采用现金补贴模式的快手单用户价值并不高,大量营销费用用于维持DAU,而非创造收入。
可见:红包补贴模式如泥潭:越陷越深。
这也是"补贴获客"的弊端之一,毕竟被补贴吸引而来的多为下沉市场用户,很多人单纯只是为了每天薅平台羊毛,领红包赚钱,而非受平台内容吸引,自然用户质量较低。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能"损人利己"。
三、"看短剧领红包"或冲击行业!
透过短视频竞争史,我们也可以一窥短剧行业"看视频领红包"的未来走向。
从平台视角来看,无论快手,还是微视的情况都说明,"补贴获客"只能用作竞争加剧下的短期刺激,提升数据,而不宜作为长期战略展开。
毕竟内容永远是维系用户、平台立足的核心,补贴只是吸引用户的一点甜头罢了。
即便是刷视频、看短剧放松休息,他们也会更加偏向观看自己喜欢的、有趣的、能给自己带来情绪价值的视频内容;而非为了红包去观看自身并不感兴趣的内容。
二来,即便"看短剧领红包"吸引到了许多下沉市场用户及中老年人,但这一用户群体更多也只是看中了红包补贴,对平台本身并没有形成依赖。
一旦高强度的烧钱补贴力度减弱,用户收益减少,那么用户流失几乎是必然事件,平台也会不得不陷入"越补贴、越依赖补贴"的负反馈循环,进而导致平台单用户价值低下。
毕竟靠补贴烧出来的用户忠诚度,本来也不牢固。
三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用户边际效应逐步递减,长期来看,"红包补贴"获客模式的效率也在不断降低。
从行业视角来看,"看短剧领红包"模式短期内可能会使IAP短剧陷入越来越难的境地,进而倒逼内容方产出差异化更大的内容产品、短剧素材。
——IAP只会越来越难!
今年以来,IAA短剧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短剧赛道新的增长引擎,与之相对应的,是IAP短剧份额开始降低。
毕竟对于用户而言,尽管IAP短剧往往制作更加精良,但免费模式相比付费模式更能吸引受众,用户群体更加广泛。
如今随着IAA短剧向"看短剧领红包"模式转变,不仅短剧免费看,还能获得现金收益,那么它的基本盘将进一步扩大,对IAP模式所造成的冲击也将更为明显。
面对这种冲击,IAP短剧有可能逐步面临用户流失、入不敷出的情况,生存土壤持续缩小,届时只剩下一小部分消费能力较强、用户粘性较高的高质量用户,内容方针对该群体产出高质量短剧获得收入。
其余内容方要么转投IAA模式的怀抱,要么缩减预算、降低质量,产出差异化较大的内容产品、短剧素材。
DataEye研究院看来,"看短剧领红包"模式对短剧行业造成的影响程度几何尚不能盖棺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卷内容、特别是卷优秀的剧本、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才是王道。
无论是否有补贴,新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依靠的核心都在于能否为之提供"内容价值"、"情绪价值"。
无论短视频、短剧、还是影视剧,有趣、有意义、有爽点的内容总能抓住用户。做出好内容,再辅以各种获客手段,才能更好促进短剧行业的良性发展。
否则,资本的快速冲击,只能一时搅乱浑水,退潮之后,终会水清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