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话题在网上引起了争议。原因是有位妈妈在网上求助,自己的宝宝刚学会说话,两口子准备带宝宝一起回乡过年,可公公婆婆讲的是方言,平常和孩子沟通也是自己听不懂的方言,她觉得教孩子说方言不太好,但老公却认为方言也是一门语言没关系。
对此,
许多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
↓↓↓
我觉得没啥啊,方言有方言的好,只会普通话有啥骄傲吗?
我家宝宝出生以后是她奶奶带的,婆婆常年生活在农村,哪里会说什么普通话,一口标准的河南方言。宝宝现在已经3岁了,满嘴都是方言的味道,河南话说的可溜了,不过,你和他讲普通话,他也能够和你交流。我倒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应该讲方言,因为方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讲普通话了,我还担心方言最终消失了呢。
我们家4岁开始上英语兴趣班,方言没必要。
方言又不用刻意学,平时教小孩说几句足够了。
我女儿5岁时,我也才注意她一句家乡话都不会讲,后来我就努力教她,现在6岁,已经会讲许多了,我们是淮安人,不会讲淮安话,那叫什么淮安人。
我很后悔没让我儿子学方言,普通话上学就会了!还好我儿子听得懂方言!
我是甘肃的,老公是陕西的,我们刚开始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就一直用普通话交流,后来有了宝宝自然也说的普通话,最大的感受是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别的孩子还有一个方言转普通话的过程,有些不会说的会怯,不敢说话,但是我家丫头去完全适应非常自信,现在是他们班的小班长。
方言也没什么不好呀,而且确实是一种文化。普通话方便了各个地区的人交流,可很多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毕竟是晚辈,多迁就一下也没什么。
学说普通话是一定的,但是我觉得会说方言也很好。不管走出多远听到乡音都会有家的感觉,都会感到亲切。但是说普通话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我从小说普通话,现在就很羡慕两个人可以用方言交流,觉得真好!
我是学中文的,所有的语言学教授都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不会说方言的感到痛心。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从语言学发展本身的角度来讲,方言都是应该大力保护并发扬的啊……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孩子说,学方言和普通话也不冲突哇。
我们这儿刚上幼儿园,老师就要求我们在家也要说普通话,不要教孩子方言。
前提是该子刚学会说话!!看好前提好吗?!我能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普通话毕竟是“主流”。但是在孩子语言成型的阶段,我倒真的觉得普通话应该优先于方言。
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会说方言,因为这是一种不忘本的表现。方言是地方的民族特色。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最好,这两种都要学习。
说普通话吧,毕竟小孩的第一语言是他惯性思维的方式,如果是说老家话,长大以后到外地上学、工作都是说普通话,在他的脑海里会先把普通话转换成老家话进行理解,那样反应就会慢一拍,以后什么都会慢。
我老公是安徽人,我是湖北人,我们家都说普通话。我老公普通话很烂,我说的比他好,曾经上过普通话课培训。我们家孩子只会说普通话,可以听的懂武汉话,但是一点安徽话都不懂。好多人让我教他方言,可是我自己已经习惯说普通话了!也不打算教孩子说方言了。
无独有偶最近,有位浙江网友发帖
自家孩子回老家偶尔会学着说几句方言
但是老公却觉得会影响英语口语的发音两个人起了争执……▽
网友@我爱草莓巧克力
马上就要过年了,本来想开开心心回去过年,没想到跟孩子他爸在这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上有了争执。
我和老公一个来自北方,一个来自南方,过年一般都是今年去我家,明年回他家这样。之前回老家,孩子还小,刚会说话,偶尔会跟着大人模仿几句方言,我觉得还挺有趣的,感觉孩子还有点语言天赋。可是他爸就不这么认为,每次孩子讲方言的时候就会在一边叨叨,说什么不能让娃学方言,学方言会影响到学习普通话,尤其是现在也开始学英语了,他觉得还会影响英语口语的发音。
对他这个想法我真是觉得无语。我们自己回家也会说方言啊,也没见平时说话有什么口音,你说影响了英语发音?我完全没有觉得啊?而且我是觉得孩子平时又不生活在老家,没有语言环境,我们都是说普通话,所以孩子肯定不会受到太多方言影响的。再说了,家里的老人只会说方言,孩子会一点方言也和老人好交流,不是吗?真不知道他爸这个偏见是哪里来的...
帖子引发了共鸣,同时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各抒已见,意见也颇有不同。有网友认为方言是传统文化,不应该丢失。
部分网友则表示赞同老公的想法,自家的孩子说方言口音就受到了影响,为了孩子还是谨慎些好。
这时候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不管自己还是身边人,方言没见有什么影响,大环境更加重要。
还有网友说自己之前也担心这个问题,后来想法和楼主一样了,孩子能跟老人很好地沟通,有时候还会跟自己解释这句方言的意思,趣味满满。
甚至有网友表示,方言一定要学!自家孩子到现在也没学会,快愁死了。
对此
你怎么看?
其实,之前在武汉某论坛上,就有家长因孩子方言问题发过贴:《你们是不是大人之间说武汉话,转头对小孩说普通话》
楼主说,现在看到蛮多武汉的家庭,大人之间用武汉话聊天讲话,一转头对着孩子就憋成普通话,然后小孩也是回应普通话,可能小孩听得懂武汉话,但就不会说了。(其他讲湖北周边地区方言的家庭也是这个现象)
但依然也有一部分家庭还是和小孩用武汉话交流,这一部分家庭的小孩长大后完全不影响他后来说普通话。但只跟小孩说普通话的那些长大后,基本上就不会说武汉话啦,这部分后孩子的家长以80后居多。
难道作为一个从小说着武汉话在武汉长大的你看到自己孩子完全不会说武汉话啦,没有遗憾吗
这个帖子瞬间引起许多武汉家长的回响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方言
关于方言,记得汪涵这样说过:“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可以让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现在越来越多父母重视孩子的普通话标不标准、外语学习能力,让我们再回头看看方言是什么?它其实就是在一定地域用于交流的语言,本质上跟英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网上看到一个例子:我的大学舍友佳丽毕业后在香港工作,并结婚生子。她是福建人,说闽南话;老公是广东人,说粤语;家里的菲佣,说的是英语。宝宝从一出生开始,便在这三种语言的环境下成长。虽然和一般的孩子相比,他开口说话更迟些,但是一旦孩子掌握了发音的技巧,三种语言可以说是并驾齐驱,迸发式地进步。
而且对着妈妈一定是闽南语,对着爸爸一定是粤语,从不会搞混。当他自言自语的时候,就三语混着说,超级可爱。
无论是我们的方言、普通话还是英语,其实都是组成世界人类语种的一部分。区别在于方言适用的地域小。但如果都能帮助孩子们建立一套较之以往不同的思维表达体系,我们为什么要排斥它呢?
方言是家乡传统习俗和文化的载体,但它的传承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有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说过,“如果以后全中国人只会讲普通话,那很可惜,也很可怕。”
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正在以每周一种的速度消亡。而每一种语言的消失,都意味着它背后的文化基因连带着泯灭。这不单单是这个族群的损失,更是全人类的遗憾。
就像下面两位网友说的:
所以,无论对于方言,家乡传统,习俗文化等非物质文明,我们都应该抱有敬畏之心,并将其传承和发扬纳为义不容辞的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