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4.30
这就是那篇最经典、最多网站转载的尼罗河…………
附上我在实体店看到的一只尼罗河,真的是超美:
当你已经买了一只尼罗河
那么你首要的任务,是区分它的产地和水深。
产地区分-印尼还是澳洲?
首先请去问鱼店……如果你还想自己印证,那么印证方法如下:
1-典型的印尼深水尼罗河
印尼深水尼罗河通常生活在泥沙底的海床上,由于是泥沙底质,它们的骨架会被“污染“成深色,看上去黑黢黢的,脏脏的。
由于深水光量较少,它们生长相对缓慢,体型也相对较小。它们通常有平圆锥形状的骨架,上面带有一圈圈相隔1/4英寸的”年轮”。
2-典型的澳洲浅水尼罗河
澳洲的生存环境远好于印尼。
在这里生活的尼罗河骨架洁白,并通常带有五颜六色的海绵、小生物。个体通常较大,骨架如脑回路一般蜿蜒曲折(而非印尼的平圆锥体)。
由于澳洲的尼罗河一般生活在硬质礁衬底上,而非像印尼那样“自由”地生活在泥沙中(这句话如果不理解就忽略吧,解释起来太长)。
采摘的时候需要用铁锹等工具砍下,所以骨架上一般都有刀斧痕迹,而不像印尼的骨架那么平滑完整。
(澳洲的实在找不到骨架照片,你们自己去鱼店里看吧~)
当然,印尼也仍有少量浅水个体,澳洲自然也有偶尔深水个体,但这都已无从考证。上述的方法只是一个大概,不是绝对!
总的来说,水越浅的尼罗河,个体越大、肉质颜色越浅,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概,并不绝对。
有的人会以为澳洲嘛这么高大上的地方,尼罗河当然更漂亮。
其实通过大量浏览个例,我发现也并非如此,比如下面这些就都是澳洲尼罗河,看上去还真是平凡无奇啊……
我实在分不清产地,反正我已经开始养了
没问题,即便你分不清产地,搞不清水深水浅,你的尼罗河也会通过各种症状告诉你。
如果一只较深水尼罗河,被你放在较强的光下,也就是说你的光超过了它的承受力,他会如何呢?
长期来看,它当然会脱藻,但是短期(比如三五天)它不会脱藻,所以你无法很快进行判断。他会:
触手变短,口器膨胀(敲黑板!划重点!)
当光量过大,尼罗河体内的虫黄藻就会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过量的氧气。
这一开始并没什么,但是随着氧气含量越来越高,尼罗河已经表示不能承受,这时他会吸收周围的水来稀释自己体内的氧气浓度。
于是整只尼罗河就会膨胀起来。如下图:
这个时候你要赶紧把它放到低光区或者把光调弱,虽然你肉眼看不到,但是过量的氧已经对尼罗河内部细胞造成了成吨的伤害。
最大的伤害发生在触手。
触手中虫黄藻含量通常很高,过量的氧气会损害触手中的刺丝囊,导致触手无法像健康时那么长,并且降低了触手捕食的能力。
所以你会发现,当你把虾肉放在它触手上时,它没有那么粘了,反应也没那么快了。
而且这期间尼罗河会变的很脆弱,如果再出什么差错,它可就要狗带了。
有些商家更是不靠谱,告诉我这尼罗河是一个额外的品种……
然而更多时候,不是老板太黑心,而是他们也不懂。
比如这是一个很靠谱的商家发的图:
好了,下面来给大家看一个励志故事:
一位鱼友买了一只尼罗河,这是刚买的情况:
几天之后,他的尼罗河变成了这样(典型的光照过量):
他降低了40%光量,尼罗河有所恢复:
继续饲养,持续恢复,终于在10个月之后,他的尼罗河修成正果:
除了光照,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1-放置
其实要注意的地方还挺多的。
歪果仁都喜欢剪一段PVC管,然后把尼罗河插在里面,这样尼罗河能均匀受光:
这样确实很好,不过如果你嫌不美观,那也没关系。
只需要替他找一个足够大的地方,让它能充分伸张自己的触手(而且它的触手有攻击力哦),不要左边碰玻璃,右边碰活石。
注意,不要碰到活石这点很重要。很多朋友的尼罗河,都是因为碰到活石,导致触手磨损萎缩。切记切记。
2-水流
这一点相当重要,水流一定一定不能大(划重点!考试要考!)。主体纹丝不动,触手轻轻摇摆,这样的水流就最为合适。
3-喂食
虽然不喂食也能养很久,但是就像人除了吃米饭也要瓜果菜蛋一样,尼罗河也最好定期喂食。
珊瑚粮和丰年虾?
对于它们来说简直就等于没吃,它们还是喜欢货真价实的硬菜。比如五仁月饼。
开玩笑的啦…………
去超市买一袋冰冻虾仁,每次喂食,取出来一只,充分解冻。
然后,把虾肉剪成黄豆大小,放在它的触手上,它会自己塞入口气中。
一周喂一次,会使它们开的更好。
如果你的尼罗河已经有伤,那么喂食将会有利于它们恢复。当然,前提是你自己的水质要控制好。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尼罗河吧!
未完待续……下一篇,我们会讲讲尼罗河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