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到底有没有必要?旅行开心带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来临,不少家长又开启带娃旅游模式。

“带孩子去看世界,见天地、见众生,让孩子开心”是李女士带娃旅游的初衷。暑假期间,李女士和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到河南旅游。为了体验沉浸式旅游,他们特意花699元住进某主题公园内部。但是,刚入住宾馆,当地就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和防汛提示。

李女士介绍,公园夜间的游园活动原本非常热闹,有跳舞、杂耍、巡游的队伍。这也是7岁的大女儿期盼已久的游览项目。可惜的是,受到暴雨的影响,当天晚上所有游园活动都被取消了。“灯光设备关掉了,园子里一片漆黑。这一晚孩子们只能待在宾馆里,啥也没干。”李女士表示,这是她出门前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

雨停之后,李女士又被景区的酷热和排队人数震撼。“小小的景区里全是人,不管做什么都要排队。这是最让人崩溃、受不了的地方。”尤其是在某景区观看非遗表演“打铁花”的时候,露天场地里、走廊上、台阶上全部挤满了人,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打铁花的高温加上炎热的天气,“真的觉得要被热死了,挤死了”。

演出看到一半,李女士发现一岁半的小女儿“头发梢都往下滴汗”。她吓坏了,担心继续看演出孩子会脱水,只能让丈夫先把孩子抱回宾馆。当李女士询问孩子旅游的感受时,7岁的大女儿只说了一个字——“热”。

“这三天忽冷忽热的,一会儿进空调屋,一会儿又到户外晒太阳,感觉孩子们从来没吃过这种苦。”结束旅行回家之后,李女士的小女儿已经有发热症状,而她自己也双脚痛得没法走路,丈夫更是承担了所有的辛苦任务,“全程抱着孩子、扛着行李,又累又乏”,到家以后倒头就睡。

而孩子在旅游中的实际收获,也与家长的预期相差很多。在观看实景演出时,李女士被宏大的舞台场景和感人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但是,观看这场演出却是孩子口中“最难受”的经历。“演出用宋代的几首词开场,孩子没有接触过自然看不明白,就会觉得热和无聊。”李女士7岁的大女儿最喜欢的是一个叫“皇家冰库”的景点,“因为里面能滑滑梯,还可以玩雪车”。

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到底有没有必要?

对于暑假亲子旅行的“艰苦”,两次带娃到武汉旅行的简女士一家已经有了经验。第一次“打卡”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一处著名景点时,简女士5岁的女儿“不愿爬楼,是爸爸抱上去的,又热又累”。但是,孩子还不太能理解经典背后的文化,“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个大建筑,木头砖头的,她不感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景点的网红雪糕”。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认为,旅游其实对孩子人格的发展、世界观的塑造、社交能力的提升有非常良好的正向作用。但是,“如果把旅游日程安排得太满,运动量太大,又不顾孩子的兴趣,家长和孩子都会感觉到特别疲惫,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绪,甚至让孩子对旅游产生厌烦的心态。这样会把旅游这件开心的事情变成了不开心的旅程,而且非常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她建议家长,不要用投入产出的方式来功利性地看待旅游。“并不是去一次旅游就要打卡多少个景点,到了景区需要背几篇诗词,到科技馆要学会几个公式、记住多少个知识点。这样目的性很强的旅游,反而会给小朋友造成压力,甚至让他们不愿意再出门旅游,暑假的意义就失去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雳也表示:“三岁至六岁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已经基本具备了身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很顺利,也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时候孩子最关心的是对世界的探索,有自己的目的性、主动性,想自己去做事情。这个阶段,如果父母对孩子探索世界的想法给予支持,孩子就能获得做事的主动性,成长得更有责任感。”

参观景点不如海边挖沙子,哪些旅游方式更适合儿童?

第二次带娃到武汉旅游时,简女士就改变了策略:“只带孩子去她能玩的地方,比如玩沙、玩水、捞鱼的地方,小朋友能玩一整天。”这次她也不再盲目去知名的网红景点,而是将重点放在沉浸式感受当地的人文环境上,比如到江滩公园、紫阳公园打卡,带孩子坐渡轮。有几个晚上,她就带着孩子在长江边上玩,“娃开心,家长带娃也不累”。

对此,雷雳教授解释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低龄的孩子实际上更适合互动类、体验类的旅游项目,比如博物馆、科技馆的动手制作和体验项目。而被动观光性的旅游,比如参观文化历史景点,对低龄的孩子可能意义有限。“因为这些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来也有很多知识储备的要求,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讲可能作用不大。”对于青春期过后的青少年,学习知识、了解文化和历史的旅游项目比例可以相对高一些。

张杨所长也建议,旅行中家长要选择与孩子的认知相匹配的景点,“孩子的学习方式跟成年人不一样。在海边挖沙子、搭城堡的过程中,其实都是孩子在体验自然。家长不要过度追求到看起来高大上的景点打卡。”同时,旅游线路也应该与孩子自身的兴趣相结合。“如果孩子喜欢航天,就多去航空航天博物馆;如果他喜欢戏水,可以去海边。在这一点上,家长也要与孩子做好沟通。这样家长也轻松,孩子也开心。”

THE END
1.1岁宝宝出去旅游的利弊1岁宝宝出去旅游的利在于可以增强体质、满足探索欲、增进亲子感情,弊在于可能导致宝宝食欲不佳、疲劳、生病。 1、利:带宝宝出去旅游,可以接触更多的新鲜环境,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环境适应能力,帮助增强体质。宝宝正处于好奇心比较旺盛的时期,此时旅游可以满足宝宝的好奇心、探索欲,有利于身心健康。旅游过程中,宝宝与家长的...https://www.xywy.com/arc/292288.html
1.带宝宝游玩的好处外出游玩好处太多了,但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住处不总是让人满意,比如总是避免不了阳光的暴晒等等,但是对于旅游的成就感来说,这已经显得不重要。 春季怎样带孩子游玩 1、大自然天地广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孩子在大自然中游玩,在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https://m.ruiwen.com/w/134537.html
2.如何评价“孩子小,带去旅行也不记得,浪费钱”这个观点?有家长觉得,3岁孩子不记事 带出去旅行了 也是白旅行,因为他长大后 不记得了!等到6、7岁了,再带出去,才算有意义、有记忆,才算对孩子有好处!但现在也有一些家长,孩子1岁时,就带着环游世界、去中国各地旅行,他们认为——这会“潜移默化给孩子更包容、更多元的生长环境”,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更乐观、更豁达。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5048016.html
3.带孩子旅游就是见世面?原来你一直都错了带孩子旅游就是见世面?原来你一直都错了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拓展孩子的眼界,不惜花很多钱和孩子一起去旅行。但是,一些所谓的“眼界旅行”,是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01 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渴望,让儿童旅行变成热门。种旅游网站的火爆,层出不穷,从每个周末的公园游,到五一...https://www.swust.edu.cn/myxlczzx/2019/1125/c10660a115199/page.htm
4.旅游对孩子有什么好处我们要先定义一下,这边说的旅行,孩子不是只负责玩而已。 家长也会让孩子参与规划和带他进行深度体验,并不断从旁引导他正确观念的才算。 1、适应力 有一个朋友,他的父母完全没有旅行的概念,他自然也没有。 他最盼望的就是每天待在家里刷抖音,朋友说他的适应力特别差,说出去旅行睡不惯。 http://www.qcuheqm.com/rmly/15163.html
5.离婚夫妻一起带孩子旅游合适吗?综合法律旅游是人们平生活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法,对孩子而言,旅游则提供了新奇的体验和丰富的学机会。对离婚夫妻而言,一起带孩子旅游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个疑问上,人们意见不一,故此咱们需要针对多个方面来探讨离婚夫妻一起带孩子旅游是不是合适。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262474.html
6.为什么父母不愿意带宝宝出去旅行很多父母会觉得有了小孩,去哪里都不方便,麻烦,于是就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每天都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偶尔父母想心血来潮出去旅游,也会把孩子丢到自己父母哪里,不会带宝宝出去,接下来晴天宝贝就带大家来分析一下究竟带宝宝出去旅游好不好。 一、记不住 ...https://www.douban.com/note/473556181/
7.旅行结婚的好处和弊端旅行结婚要考虑的问题3、 旅行结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度的去旅游,享受美好的时光。 在我们举办传统婚礼的时候,也是要耗费非常的多的钱的呢。如果说,我们本身在于结婚的预算当中就是比较的少的,那么在举办完婚礼之外,我们可能也是会没有什么钱去享受我们的蜜月旅行的啊,也许我们本来的梦想是去欧洲玩一趟的,但是这样一来,可能国内一些高消费...https://mip.jy135.com/qinggan/1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