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辆车,9个人,1只狗——丝路上的“追星人”
星空下从来不缺少故事。
7月的尾巴上,绵延的雪山环抱着巴音布鲁克草原,银河从雪山顶上升起,满天繁星映照着遍布沼泽和湖泊的原野。沉浸在这静谧而璀璨的氛围中,阿怪神思飘渺,觉得整片草原上仿佛只有他一个人。
7月28日,9个人相聚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租了两辆车,“西安”“茶卡”“卡拉库里湖”“喀拉峻草原”开始从行程表上的一个个字眼,变成一条绵延的车辙。
按照出发前的计划,读经济学专业的阿悦管理大家一起凑的“公共财产”,队长阿怪安排每天住宿的青旅或露营点,庆阳、依依、道长等几个有驾照的人轮流开车,9个人的团队俨然一个小剧组,白天赶路,夜晚拍摄日出日落、追逐星空,一切安排井然有序。
人生中第一次换备胎的经历,在“追星之旅”的诸多艰辛中显得微不足道。用依依的话说,“没想到‘风光狗’会这么苦”。追逐风光就是起早贪黑。为了拍到最璀璨的星空,需要避开灯光辉煌的城市,“追星”小分队专门到没有人烟、没有灯火的高山、峡谷、沙漠、荒原,架起相机,有时一拍就是一整夜。夏季新疆的大沙漠白天像火焰山,晚上就成了冰窖。依依还记得:“晚上最冷的时候,我穿了四条裤子,穿着卫衣、冲锋衣、羽绒服,戴了帽子、手套。来之前,我只想到会熬夜、会很累,但没想到还要跟这么恶劣的天气和环境‘做斗争’。”
那些日子里,因为行程紧张,旅途疲惫,团队里的女生几乎满脸痘痘。即便是户外经验丰富的男生,有时也实在累到懒得动弹。那时候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想象下一个目的地的日落和星空,一定无比壮观。
为了拍摄一个完美的镜头,再苦再累也值得,只怕天公不作美,不给人拍摄转瞬即逝的美景的机会。在出发前,团队就抱着一个信仰般的目标,在8月13日晚拍摄北半球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英仙座流星雨。然而就在流星雨即将到来时,天空阴云密布。为了能看到星空,一行人临时改变行程,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他们问当地人,那里多久下一次雨。“我来这儿20多年了,从来没下过雨。”当地人说。
“可是偏偏那天就真的像陈粒唱的那样,‘我看过沙漠下暴雨’。”子游哭笑不得,“不过也算是经历了‘活久见’。”尽管后来雨停了,但云迟迟不散。“追星”小分队不死心,傍晚时分扛着机器选好拍摄点,就在相机旁边席地躺下,仰望天空,等待天晴,一语不发,心情复杂。天色逐渐暗下去,身下的沙子从些微发烫变得温暖舒适,又变得冰凉。“那一晚哪怕有半个小时云层能散开,哪怕只能捕捉到几颗流星,我也心满意足了。”子游说。“追星人”一夜没合眼,但这一夜云未开,月未明。
和塔克拉玛干里一夜枯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青海大柴旦打仗一般地逃离突如其来的暴雨。大柴旦有全球唯一一片水上雅丹地貌,是拍摄风光的绝佳地点,而他们到达大柴旦时,天上乌云无比壮观。被美景勾住了魂儿的风光摄影师赶紧拿出相机一通捕捉,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到来。不一会儿天色骤暗,风吹着沙子割得脸生疼,9个人都前所未见的特大暴雨从天而降。他们赶紧跑上车,由于能见度极低,只敢慢慢往前开,然而汽车还是不小心陷进了沙地。手边什么工具都没有,大家就用手挖沙子,挖出一点就往车轮下垫一块儿石头,终于把车解救出来。
“那一天我们经历了太多。”子游说。就是那一晚,阿怪预感晚上乌云可能会散,设定了凌晨3点的闹钟,从帐篷里爬出来。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雨洗后的天空星汉灿烂,雪亮的银河镶嵌在穹顶之上,从空中俯视着大漠中小小的帐篷。阿怪和子游二话没说,收好机器,步行3公里来到水上雅丹。那一夜的星空和翌日的日出,用子游的话说,就是“真的真的真的太壮观了”。
经历了数不清的恶劣天气和旅途波折,闯荡在户外的“追星人”已经对突发情况处之泰然。第一次陷车之后,他们买了铁锹,后来不知道又陷过多少次车,每次都“很淡定”,“随意挖一挖垫一垫”,车就开出来了。他们在户外搭野灶煮泡面,芷倩说,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泡面。他们在八卦城捡到一只白色的小狗,给狗取名“八卦”,从此过上了“狗比人吃得好”的生活。旅程结束后,“八卦”被小黑带回了家。
他们的相机里,美轮美奂的画面越来越多,水上雅丹的绝美日出,航拍的视角呈现的U型天路,大柴旦晶莹宝石般的五彩盐湖……还有一个个寂静深夜星云变幻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