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个星期,家住晨光花园的刘女士每天晚上11点、第二天早上7点,在自家门口洒上风油精、花露水。问及这么做的原因,她无奈地道:“哎,家门口天天有小狗的尿,地上有一块都变黑了。天气冷的时候还没在意,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门口的气味也特别难闻。”为了不让自家门口成为小狗的“公厕”,刘女士上网查了很多办法,最后便用了上述方法,希望自家门口的环境能改善。
刘女士向记者坦言,小区里养狗的人不少,但是不拴绳的不文明养犬现象仍然比较常见,没想到自己家门口有一天会“中招”。她表示,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倡导文明养犬。去年5月1日起,《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施行。希望各部门能够合力监管,真正把“文明养犬”这件事情落到实处,共建人犬和谐的美好家园。
狗狗喜欢“到此一游”市民每天防狗尿内心“纠结”
前半个月的一天早上,刘女士出门无意间看到,靠近大门的地上一角黑了一大块,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尿渍。“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认为可能是之前放在门口的垃圾袋漏了,早上被保洁人员清理了。”刘女士说,不过,之后出门,她就会多看两眼。这才发现,家门口好像每天都有尿渍。
“我蹲在地上,一股尿骚味扑鼻而来。结合地上很小的一摊尿渍,加之老公家里也有养狗的经验,这才判断家门口不知不觉中成了小狗的‘公厕’了。”刘女士说,她家住在四楼,这栋楼有三家人养狗,家门口的尿是谁家狗的“杰作”,无从得知。
于是,刘女士每天早上洒一遍风油精,晚上洒一遍花露水,一连做了一个星期。“整个楼栋飘得都是风油精的味道,刚走到一楼就能闻到。”刘女士说,这个方法好像真的有用,家门口再也没有尿渍了。
同时,刘女士也很纠结,这几天她已经停止洒风油精、花露水了。可是又担心如果有一天不洒这些东西,狗狗还会不会再次“光顾”她家门口,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
不文明养犬行为引发市民反感乱跑乱拉乱尿影响环境卫生
对于文明养犬,大部分市民都表示支持与赞同。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养犬人并不能约束好宠物狗,随地排泄、四处乱窜,甚至恶犬伤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其他居民以及城市管理带来极大困扰。
采访中,记者发现,遛狗不拴绳、便后不清理是市民最为反感的不文明养犬行为。
在兰凌路上,记者看到有不少居民带着宠物犬出来散步。记者调查发现,该路段周边小区,居民饲养的宠物狗的种类繁多,泰迪、吉娃娃、金毛、哈士奇等,其中小型犬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月光花园附近,一直狂奔的小哈士奇向记者直面冲过来。小哈士奇没有拴绳,当它离记者脚边不足半米时,硬生生停住脚步,朝着记者狂吠了一通。最后,这只小哈士奇在主人的呼唤下跑走了。
虽然体型硕大的凶犬存在着安全隐患,但那些小巧玲珑外表可爱的小犬也并非是一点麻烦也没有。“我家女儿都被小区的一只泰迪犬吓哭好几回。狗主人遛狗从来不拴绳,气死了!”市民王女士说,小区的道路、草坪也经常见到狗的粪便,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
“不仅如此,单元楼电梯里经常能看到狗尿、狗屎。真应该好好管管这些养犬的人,主人的不文明行为不能让狗‘背了锅’。”李先生称,大家都知道,每个养狗的人都会在狗小的时候用各种方法训练它不在自己家随意便溺,可当遛狗时,难道就不用去管它在公共区域便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