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作为16年考研大军的一员,深知考研之艰难,复习之不易,每天花10+小时泡在图书馆的时光还历历在目,那些年看过的“肖秀荣四套卷”、“新东方英语真题”、“考研数学复习全书”还堆在我家的桌子上。
说来好笑,最早我打算考研是听了家里人和前女友的劝,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那么强,那时候还是大三上学期,没有太大的目标,就想跟跟风考考本校。在上了贼船之后,我压根没把考研这件事放在心上,买来的参考书更是一字没看(看一眼算我输)直到大三暑假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时候有个不大不小的理想,就是想进一个互联网大厂,特别是对游戏公司情有独钟(你懂的)咱们的网易爸爸对游戏开发岗位的要求上明确写着只要“985以上学历”的优秀同学,那我这不是连门槛都到不了吗。这下我可不乐意了,于是下定决心打算考个985学校。
贰
你读研,究竟图个啥?
准备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为了啥,不要跟风,不要妄自菲薄,你需要有一个考研的理由,毕竟考研的路真的不是那么好走的,开始了就不能停下。
我之所以读研,无非为了三样东西:学历、平台、专业
1、学历指的就是985硕士的学历,在目前国内的就业环境下还是比较吃香的,基本上可以比较轻松地通过大部分公司的简历筛选,并且可以满足一些大厂的最低要求。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公司都会按学历来定薪资,所以很多硕士毕业生的起薪要比本科生高一点。这也难怪博士们的起薪会那么高了,毕竟人家毕个业不容易呀。
2、所谓平台,也不难理解,我校作为鹅长最大的代码人才供应商,每年都会生产一批批高质量码农,然后把他们送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偶尔还有一些送到了大洋彼岸。一般大公司都喜欢往名校里跑,开开宣讲会啊,搞搞内推什么的,这也意味着大厂机会会往这些学校倾斜。
3、专业重要吗,当然很重要,为什么我放最后说呢,因为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是跨考。我之所以跨专业考研,主要还是因为兴趣,再加上未来想进BAT这样的大厂,于是转专业就是势在必行了。
之前跟读者小伙伴交流的时候,有一些想考研或者正在读研的同学跟我说了他们目前的情况,是让我感到比较意外的。举几个栗子说说:
A、小A本科和研究生都是非计算机专业,有的甚至和计算机不沾边,但研究生期间想做软件方向。
B、小B本科是非计算机专业,想做计算机方向工作,但是担心考不上,于是选择考原专业。
在我看来,既然要考研,那么一定要选择好专业,要和你的工作方向非常契合。跨考虽难,但是不一定就比考原专业难,如果读研还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么可能就不太值得了。实话告诉你们,现在的计算机和软件方向的研究生招的多,只要你们肯用心去了解,一定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水平的一些学校的,而且它们的考试难度并不会太高。
事实上,读研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那么你们读研,又是图个啥呢?
叁
关于读研必须聊的几件事
1、读研无用论
以前经常听一些人或者媒体鼓吹读研无用论,后来出现了一位培训机构的“张雪峰”老师成为了“读研无用论”的坚决反对者,媒体曝光了几次以后,相信“读研有用”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了。其实对于读研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不同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的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往往那些劝你不要读研的人,很多都是没有读过研的人。
2、考研一定要考名校么
很多双非、二本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疑惑:我是不是没有能力考上211或者985院校呢,是否应该退而求其次,就考一个和本科学校差不多的学校就好了吧。我想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考研这件事,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唯一能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事情就是你是否足够努力,你的目标和你的努力是否匹配。
我就认识很多双非甚至二本的朋友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学,他们最后也可以进bat等大厂。我想对于这些同学来说,考研路上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学习环境,或者是会感觉很孤单,毕竟身边一起考名校的人一般也不会多。只不过,在考研战场上能够笑到最后的,往往也就是那些孤独的少数人。
3、学硕VS专硕
也不知道哪一年起,硕士被分成了两类: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前者偏重于学术研究,后者则偏重于工程实践,前者一般比后者更难考一点。事实上,这两者的区别也没那么大,特别是在找工作时,更是不会有任何差别。只不过一般只有学术型硕士才有机会去读博,继续做学术研究。
4、出国读研
相比于在国内考研,选择出国读研貌似更像是一个绿色通道,毕竟在国内考研的难度还是比考雅思托福要大一些的,虽然你申请好学校也不容易,但你一次可以申请多个学校,只要你有钱,同时也有不错的绩点。
出国读研是一种趋势,也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可能可以很轻松地申请下全球排名前100的一些高校,却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排名在100以后的国内院校。这不是危言耸听,好比你本科在上海的两所985,你考本校研究生的难度要远高于申请国外名校的难度,之所以有把握这么说,是因为我有好几位同学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我也不建议所有人都选择这条路,出国读研的终极目标就是上名校以及在海外就业,比如美国、新加坡、澳洲这类国家,但是像英国等一些国家要留下就业的机会不大,这反倒可能影响你在国内的就业,因为你的竞争力可能还不如国内院校的一些学生,当然如果你如果是名校出来的研究生,那当我没说。
5、工作后读研
最近挺说很多小伙伴辞职考研,加上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是工作后才考研的,所以想谈谈这个话题。一般工作后想读研无非就是几个原因,可能是升职遇到瓶颈,也可能是发现学历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于是才想回过头来考研。工作后要考研的压力是很大的,毕竟要丢掉工作,又要面临年纪比同学大的窘境。所以尽量不要到工作后再去读研,如果已经工作了才想考研,那么趁早吧。
肆
读研只是一个开始
读研确实让我一定程度上逆袭了,虽然只是一个起点,但是确实也足以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原本我可能选择本科毕业在老家的一个国企上班,但是现在我研究生即将毕业,拿同时到了BAT头条滴滴网易等大厂的offer,最后签了蚂蚁金服。事实上我身边还有很多比我要牛X得多的人,但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读个研,你真的有机会完成华丽转身。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就算你读了个研,那也离逆袭还差的远,不过最起码,你还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