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指南从社会工作的学科角度出发,涵盖了住院贴士、常用医保政策、心理情绪和人际社会关系适应等内容,梳理了政策救助和社会救助等支持资源。医务社工希望借助该指南进一步增强首次入院患者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有效缓解住院期间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疾病适应和住院适应。
本指南内容会持续进行更新,同时热烈欢迎同事和患者提出修改建议。
一、住院贴士篇
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病房,如需到院内做检查,请与管床医生或护士说明。
如何查看检查结果
在你的主治医生处可以看到结果。
出院后在病案统计科复印全部病案材料,包含详细的检查结果(文帝院区在外科大楼负一楼病案库复印,龙门院区在杏苑小区病案楼一楼病案库复印)。
院内导航
文帝院区
龙门院区
季梁院区
二、医保政策篇
随州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
一、基本医保
1.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为50%,每年可报销200元封顶。
抢救费用报销:参保居民因急、危、重症在门诊抢救后住院治疗的,其门诊抢救费用纳入住院费一并报销。
2.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甲类费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可达90%、80%、70%,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年度报销限额为12万元。
3.国谈药品“双通道”药品费用。已有199个国谈药品纳入随州“双通道”管理,按50%予以报销,市内住院期间按规定外购的“双通道”目录内药品照此报销比例予以报销。
4.特殊慢性病费用。每年起付线20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60%报销,年报销1200元封顶。参保居民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的,每月增加30元,年报销1400元封顶。
5.重大疾病门诊费用。医疗费报销70%(其中肾病患者符合规定的透析报销80%,当年政策内累计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计算。符合大病保险政策的,纳入大病保险报销。
二、大病保险待遇
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2万元,累计金额在1.2万元以上3万元(含)以下部分报销60%;3万元以上10万元(含)以下部分报销65%;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5%。大病保险基金支付最高可达30万元。
将卫健部门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全部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简化认定程序,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使用范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50%。
另:困难群众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还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保障。
随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目前我市各级定点医院的住院起付标准如下:
①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当年第一次300元;
②一级医疗机构:当年第一次400元;
③二级医疗机构:当年第一次600元;
④三级医疗机构:当年第一次800元;
⑤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当年第一次1200元,转市外部属医院当年第一次1500元,转省外及其他医院当年第一次2000元。
在当年多次住院的,每增加一次住院,起付线标准减少100元,但最低不少于300元。
门诊待遇:定点门诊就医医疗费在起付标准以上至年封顶线以下的部分,每日发生在50元以内规定的医疗费用,门诊统筹基金支付50%;
特殊慢性病门诊待遇:起付标准400,在起付标准以上的,每年在限额以内的政策内费用报销70%;
住院待遇:甲类药品报销95%,乙类药品报销80%,进口材料和人血及其制品费用70%,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费用在原支付比例的基础上提高8%,支付比例最高不超过95%。
慢病鉴定通过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进行鉴定;慢病用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慢病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依据《随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随政发[2018]36号)规定,暂定我市慢病病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冠心病、糖尿病(伴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病、重症肌无力、晚期肝硬化、精神分裂症、癫痫、器质性心脏病(伴二度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含强直性脊柱炎)、慢性重症肝炎抗病毒治疗等。
异地就医管理
异地就医备案包括: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在异地居住生活人员(含职工和居民)。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5、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备案方式有:
1、参保地县域内各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3、市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直接办理。
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或医疗条件限制确需转市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需要具有转诊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材料,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批后方可转市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办理异地就医手续成功后拿患者社保卡去就诊医院医保办做医保登记即可,医保登记成功的即可以实现出院直接报销。
三、心理一社会适应篇
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遇到积极的事情感到开心,遇到消极的事情感到难过,是人体对外部刺激正常的反射,这是客观的心理规律。就像我们碰到火会感觉到痛,然后远离这种危险,有些负面情绪同样是心理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看见和接纳负面情绪是缓解和应对的开始。过度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到担忧和羞愧,反而容易使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走出。
出现负面情绪怎么办
看见和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
接纳自己的情绪。
向信任的人倾诉和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看见负面情绪背后真正的担忧,找出这些担忧中夸大或者不合理的成分。如果这一步骤完成起来有挑战,我们建议你寻求社工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进行一些减压活动。如体育锻炼、瑜伽、听音乐、绘画或阅读等。
对于难以缓解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做其它事情暂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情绪得到喘息。
进行冥想
自我关怀
每天写下或画下三件当天发生的、能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哪怕是非常小的事情都可以。可以把它们贴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电脑等醒目位置,感到沮丧时就看看它们。
情绪自我评估工具
四、医患沟通篇
初次入院确保让你的医疗团队知道
你的躯体症状;
你的既往重大疾病史和治疗经历;
你的药物过敏情况;
除你以外,你还希望哪些人和医生沟通你的治疗?
你的经济压力;
你的情绪状态;
你对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的期待;
其它你认为可能会对治疗有影响的事情。
每日查房如何与医生沟通
自己近期的身体症状;
用药之后的积极变化或负面影响;
可能会影响疾病进展的饮食、休息或生活事件;
自己的情绪状态;
自己更专注的治疗层面和对治疗计划的偏好。
可以和护士沟通哪些内容
护士是承担你日常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士,你可以和护士沟通如下的内容:
医生开具医嘱后,护士负责执行你的医嘱。
身体出现不适需要相应护理的时候,可以请求护士进行护理干预。
想要获得一些日常自我护理的科普知识(饮食、药物、休息、活动、安全防范)的时候,可以向护士请教。
五、出院准备篇
出院流程
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经上级医生同意,下达出院医嘱,写好出院小结,交代出院注意事项。
护士执行出院医嘱、整理出院病历,通知患者准备办理出院手续(备齐预交金收据)。
患者持预交金收据及医保结算所需资料到收费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
出院带药患者到护士站领取出院所需药品。
出院前,你的管床医生或者护士会找到你,讨论你的出院计划。
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即可出院。出院10个工作日后,您或您的家属可以凭患者身份证或社保卡在病案统计科打印病历。
六、支持资源篇
你在医院内的支持资源
01.医生
针对你的病情变化和实际情况,为你提供疾病治疗方案和症状控制方案。我们建议你找到自己的管床医生和主任医生,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02.护士
护士在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患者的救治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建议你找到自己的管床护士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关于护理、生活起居、用药安全的问题可以询问护士。
03.社工师
提供咨询和辅导,帮助你更好的适应疾病和治疗产生的社会功能失调。这包括协助你保持稳定的情绪应对当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关系、获得稳定的社会支持资源应对疾病和治疗。社工师的服务往往由医院免费提供给患者和家属。
04.心理医生
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提供专业指导。
05.营养师
06.理疗师
通过针灸、火罐、物理治疗等方式,帮助你缓解疼痛、躯体紧张、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
07.医保咨询窗口
为你提供关于转诊、报销、门诊重症、医疗救助等医保政策方面的咨询。
08.志愿者
为你提供导诊、协助检查、协助打印报告、协助取药和打印病历等志愿服务。各服务窗口、工作站及自助机旁。
你在医院外的支持资源
01.法律援助热线
这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热线,有一些患者因为职业病、工伤或者没有缴纳职工医保而影响报销,我们会建议咨询该热线维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农民工朋友也应该经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医保)
在申请政策救助的过程中,遇到政策层面的困惑,我们也会建议咨询该热线。